。他本以为会被随意安排一个位置,冷待一段时间,没想到,第二天竟是九卿之一的李斯亲自上门,直言陛下安排,让他随在他身后做长史。 这看似仅是一个幕僚性质的官位,萧何却瞬间明白过来,始皇帝不知为何如此重视他,让他跟在廷尉李斯身后学习。 以李斯在大秦的地位,他可谓一步登天。 “廷尉并不藏私,臣于他处所学颇多。” 这也是萧何初始时诧异的地方,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事,不管在哪都是一个道理,而李斯分明对他有些不喜,却依然尽心尽力指点他,让他成长飞快。后来他才知晓,始皇帝不仅为他安排了老师,还提前吩咐,必要对方倾囊相授。 让萧何心底一暖。 也正是如此,入咸阳之前,原本只打算隐藏自己,暂且先明哲保身的萧何,才会在此时,试探着对始皇帝提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哪怕……只要陛下采用……不,只要陛下面上稍微在意一下,他就安心呆在大秦,一展自己所长。 始皇帝道:“至于你所言,土地缺少,实权武将几乎世袭之事……” 萧何立刻紧绷了心弦。 “你实际上是想说,商君的政策只适合统一前的大秦,如今将士已力竭,黔首已无法再承担战时高劳累的运转,整个大秦若不再次变法,恐难以维持下去?” 萧何听到一半时,有些愕然始皇帝会挑破此事,待他听完时,却已不胜欢喜。 未来的大汉相国一生唯谨慎,却也能在乱世到来时毅然选择了辅佐当时势力低微的刘邦,而非去更声势浩大的起义军中自保;亦在韩信离开时果断月下相追。 当时刘邦已经历了鸿门宴,被迫入蜀,诸将逃跑了数十人,士卒逃跑之人不计其数,这时候,萧何连汇报都来不及就去追韩信,不可谓不是一场豪赌——毕竟,以他离开后,刘邦大发雷霆,恨恨不已的情绪,后续脑子一热,不听解释,直接把他砍了也不是不会发生。 萧何谨慎,却也不失奋力一搏的机勇。此时此刻,他意识到了秦皇帝早意识到秦的弊病,也有变法的心思后,以一种哪怕后来回想时,也要惊叹一番的冷静心态,语意清晰道:“是。” 始皇帝道:“你先回去。” 萧何骤然生了一种从悬崖跌落的感觉,胸口一闷,低垂的双眼里弥漫了失望,“唯。” 始皇帝又道:“写好奏文,明日廷议,将其上书。” 萧何苍白的脸颊泛起了一丝激动的浅红。 来咸阳前,他只是一名微小的吏官,虽不知始皇帝为何如此看重他,但也自觉人微言轻。可此刻,陛下对他的提议,却是认真考虑,并且如同对待朝中|功卿重臣那般,给予他议辩的机会。 萧何站立起来,长身一揖。 “必当竭力。” ——君择臣,臣择君。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第49章 国策土壤 始皇帝却说:“汝是国师大力推荐给朕的, 望汝不要令国师失望,亦不要令朕失望。” 这是在告诉他,真正把他这颗明珠从底层挖掘出来, 拭去泥泞的, 是国师,他最该感激的也是国师。 萧何什么感激的话也没说,仅是再一次拱手弯腰,道:“必然不令陛下与国师失望。” 始皇帝笑了。 他知晓, 对于萧何这样的文人来说, 一个知遇之恩便已足以。他们会在小恩小惠方面言谢, 但是默然于大恩,仅会将其记在心中,若是有需要,必舍身以报。 陛下从没想过吞了神女的功劳,整个天下都是他的, 无论萧何心中向谁, 也不阻碍他必须为皇权效力, 如此,何必斤斤计较那些蝇头小利呢。 况且…… 始皇帝看着端坐在一旁, 没有任何邀功想法的神女,眼底仿佛燃烧着微暗的火焰。 她给大秦带来的益处, 哪里是区区一个人才的感激比得上的。 * 萧何走了, 韩信就来了。当一个带着虎皮小帽,穿着皮革所制冬衣的小男孩半点不怯场地走进来, 黑溜溜的大眼睛四处打量时, 不论是青霓还是始皇帝, 都有些懵逼。 这小孩多大了?八岁?九岁?十岁? 始皇帝眼皮子一跳, 看向青霓。 青霓也眼皮跳了跳,先向始皇帝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随后冲小男孩招招手。 小男孩眨了眨眼睛,小跑过去,腰间挂着的小巧玉坠摇晃。 青霓拼命戳:“统统,一般只有贵族会佩戴玉制配饰,韩信他不是平民吗?该不会真的搞错了吧?” 系统探查了一下,“是他。”又补充:“放心,有韩信是六国贵族之后的猜测,而且,他识字,会兵法,还佩剑,普通人家很难教出这样一个孩子。” 青霓趁机撸了一把兵仙的脑袋,假装是借此来探查对方身份。金雕玉琢似的小男孩抬头看着她,眼瞳如太阳初生般干净,“你就是国师吗?” 神女态度和善:“吾是。”又对着始皇帝微微点头。 ——这人就是他们要找的韩信。 小孩回想起来之前被教导的礼仪,有些迟钝地行礼,“新黔首韩信,拜见国师。” 陛下眼眸微亮。 小孩好啊!小孩可以从小就培养对大秦的忠心,而且,他们大秦非常缺年轻一辈的将才。就连屠睢其实也已经三四十岁了,蒙恬亦是快四十了。满打满算,目前仅有个王离能够拿得出手。 周朝天官那么多,神女却为他挑了韩信,必然是考虑到大秦现况,特意为之。 她说了当大秦的国师,就确实在为大秦尽力,没有半分掺假。 始皇帝微垂下眼眸,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直到韩信行礼的声音把他惊醒,“新黔首韩信,拜见陛下。” 小男孩的声音黏黏糊糊的,行礼的姿态也有些僵硬别扭,唯有浑然天成一股子灵气,区分了他与寻常小孩的不同。 始皇帝便问他:“你如今几岁了。” 韩信道:“十一岁!” 同样被赐了坐,韩信看也不看,睁着大眼睛抿着唇直面始皇帝。 陛下也不恼怒,问他:“为何不入座?” 小男孩眸光灼灼,初生牛犊不怕虎,“陛下让我来咸阳,又不理我,这是为什么!” 始皇帝挑了挑眉,“所以你在不满?” 韩信道:“是陛下先说请我来做官,我来了,又整整三十三天把我放在旁边自己玩,陛下这是言而无信!” 小孩子自有小孩子的一套观点,可不管什么皇帝不皇帝的,你把我放置了一个月,那我就能够跟你生气。 始皇帝脸上反而浮现出一抹笑意。 “不错。”他坦诚:“是朕失礼在先,不曾交代臣子为你安排去处,还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