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念着潮生在一旁,到底忍了下来。 谁知她越忍,裴慎倒得寸进尺起来了:“我来的早,尚未用早膳,沈娘子可否饶我一碗?” 潮生睁着大眼睛,左望望,右望望。 沈澜虽念着潮生在,忍了他一次,却也不想次次忍他,便似笑非笑道:“莲子百合碧粳粥性寒,不好多吃的。” 裴慎干笑两声,全当自己没听见。只管吩咐一旁的丫鬟道:“去给我也盛一碗来。” 秋鸢求救一般地望着沈澜,却见沈澜白了眼裴慎,再没说话。 秋鸢松了口气,便吩咐厨房又上了一碗粥。 微青的碧粳米掺入雪白的莲子、淡黄的百合,小火慢炖后泛着淡淡的香气。 裴慎吃得心满意足。更让他满意的是,妻儿俱在身侧,一家三口头一回坐在一起吃饭。 饭毕,裴慎道:“今日乃盂兰盆会,潮生,我带你出去玩。” 潮生偷摸瞥了眼沈澜,见她面容平静,只管摇头道:“我不去。” 沈澜暗自叹息:“潮生想去就去罢。”还没等潮生拒绝,她又笑道:“娘今日有事,不去了。潮生去了庙会,且给娘带些有意思的东西回来,可好?” 潮生犹豫了一瞬。下一刻,已被裴慎抱起来,惊得潮生赶忙搂住他脖子。 “我带着潮生去玩,晚间便回来。”裴慎约摸是怕潮生再次拒绝,当着沈澜的面,他又不好威逼利诱、哄骗潮生,只能抱着潮生快步离开。 两人一走,室内便静了下来。 沈澜望着外头朗朗的天光,怔怔坐了一会儿,方才起身道:“秋鸢,你吩咐下去,只说今日是盂兰盆节,照例放一日假,叫仆妇婢女们四散上外头玩去,也松快松快。” “夫人仁善。”秋鸢取了棉帕递给沈澜,又捧了盏香茗与她。 沈澜净了手,望着铜镜里的面容,叹息一声,摆摆手,正要叫秋鸢退下。 秋鸢却忽然道:“夫人,今日可还要去点地灯、烧箱库、送寒衣?”往日里这些事情,夫人都是早早吩咐的。今年也不知怎么的,夫人不曾提过,秋鸢只能来问。 沈澜愣了愣,点点头:“你将东西备好,拿去后院小竹林里,然后便去玩罢,我自己会处理的。” 秋鸢应了一声便出去了。到了中午就来禀报,只说东西都放好了。 沈澜吃过午膳、晚膳,见夜色四合,府中人却一个都未归来,心知他们必定是去看夜间各大庙宇放河灯了。 沈澜刻意换了件白绫扣衫,月牙白襦裙,未施粉黛,不着簪环,通身素净地去了后院小竹林。 说是竹林,实则也不过是三两修竹,旁有嶙峋怪石、新绿芭蕉。 沈澜来时,见地上已用竹签插着四支蜡烛,旁边有一包冥纸折的银锭,两三个纸扎的箱子、还有几件旧衣罗裙。 沈澜只将那蜡烛点燃,任那蜡烛静静地燃烧起来。蜡油顺着烛心点滴而下,这便是点地灯了。 她取出怀中提前写好的白纸条,只见那纸条上赫然是“绿珠”二字。 沈澜苦笑,最开始的时候,不过是装模作样,烧给潮生那个已死的假父亲。清明、中元节,忌日,沈澜扫墓祭拜,一次不落。 可演戏烧给虚构的人,沈澜烧得久了,难免觉得虚无了些,便想着顺手烧一份给死去的原身罢。 如今已被裴慎戳破,按理沈澜已经不需再祭拜,可既然给原身烧了六年,沈澜也不愿意断了去。 若细究起来,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烧给绿珠。或许是盼着若真有神佛,可怜的绿珠能好过些。又或者是盼着绿珠没死,只是与她交换了身体,能替她奉养父母。 沈澜拿出一张纸条放入纸扎箱子中,又放入些许印有“京宵花银”四字的冥纸,借着蜡烛烧了,这便是烧箱库,将纸钱烧给故人。 接着便是送寒衣。她将写着绿珠名字、生辰八字的纸条放入旧衣内裹好,又将裹好的包袱靠近蜡烛。 火苗撩起,旧衣迅速燃烧起来。沈澜将其放入地上的铜盆之内,看着它静静地燃烧。 送寒衣,送寒衣。 他乡非故里,游子寒无衣。 沈澜鼻子一酸,几要落下泪来。 绿珠死了,送寒衣也不过是份寄托罢了。可沈澜身在他乡,即使十年过去,也无法忘怀故里。 他乡游子,何日归家? 沈澜的眼泪一点点涌上眼眶。黑漆漆的夜色里,寒风瑟瑟,冥钱打着旋儿散在铜盆里,被火苗舔噬,直至彻底吞没。 夜色已深,蜡烛也燃烧殆尽,沈澜拭了拭眼泪,用棍子拨弄了一番铜盆,任由里头的火焰尽数熄灭。 她正欲将铜盆端起,收拾干净,却忽然听见外头似是潮生扯着嗓子在喊娘。 沈澜匆匆起身,直往前院而去。 “我娘不在正房,府中的仆婢也不在。”潮生嘟囔了一句,牵着裴慎的手想往厢房去。 裴慎蹙眉,花厅、正房、书房均不在,她去哪儿了? 裴慎刚要去寻,却见沈澜遥遥穿过月洞门,沿着抄手游廊而来。 “娘——”潮生扯着嗓子,甩开裴慎的手,哒哒地跑上去。 沈澜笑着,一把抱起他,问道:“玩得可高兴?” 潮生搂着她的脖颈,依偎在她身侧,笑嘻嘻道:“好玩呀!白日里抬着城隍爷出巡,地藏庙还烧法船、开地狱,又舍了吃食给人。” 裴慎一面听着沈澜与潮生说话,一面却忍不住心生狐疑。 沈澜平日里虽也素净,却也不至于这般,连带着上衣下裙俱是白的,便是月牙白是微蓝,可洗的次数多了,照旧偏白。 还有她身上,带着股烟火味儿,像是烧过什么东西。 裴慎起了疑却不曾声张,堂而皇之坐进正房里,等着沈澜哄睡了潮生出来。 “劳累了一日,裴大人且回去歇着罢。” 灯火通明的室内,裴慎看得清清楚楚,沈澜眼眶略略发红,似是哭过。 裴慎假装没发现,只是笑道:“我带着潮生玩耍了一日,减轻了你不少负担,你怎得这么早便来赶我?” 沈澜似笑非笑地看了他几眼,裴慎这才讪讪不已,佯装依依不舍的被她赶出去。 见正房门已合上,裴慎却不曾离去,只是顺着沈澜方才走来的方向,踏上了花园子里的乱石小径。 刚行了数步,裴慎便看见不远处有一块嶙峋怪石,旁边的小竹林中插着蜡烛、铜盆里还有残余的灰烬,约莫是焦黑的纸钱。 按理她已无需祭拜假丈夫,若是父母,为何要特意遣散丫鬟,避开旁人? 她到底祭拜过谁? 月色微寒,凉风已厉,裴慎负手立于竹林中,满心疑惑。 作者有话说: 1. 点地灯、烧箱库、送寒衣、送城隍出巡等等文中提到的习俗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