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她回府,便匆匆赶去沐浴更衣。裴慎久未归来, 用过晚膳, 沈澜略略消食,也不等裴慎, 只径自睡去。 两更天,裴慎方才忙完,只遣了陈松墨提着盏羊角灯,打上红绢芙蓉皮纸伞回后院。 此时更深夜重,月隐星稀,萧萧秋雨,声声淅沥。裴慎路过廊下,伴着雨声,忽而问道:“可查过了?” 陈松墨会意, 即刻点头:“夫人今日去了两家绸缎庄坐坐, 一家位于陆家桥, 主营南货,多卖苏杭绸缎,松江棉布,俱是整匹整匹的好料子。另一家位于范甫巷,零剪绫罗,兼卖各类绣线。” “平山使了银钱,问了两家铺子的伙计,俱是经年的老人了,近日来并无人忽来铺子做事,也不认识什么苏州杨氏。” “除此之外,平山又问了铺子附近邻居,陆家桥的那家是祖孙数代所营,已有四十余年。范甫巷的铺子是一寡妇开的,如今交由儿子打理,约有二十余年了。均无异常。” 裴慎点头,暗道北新关乃钞关所在,素以夜市闻名,夜航船沿着运河载客,昼夜不停。思及此处,便淡淡道:“她可靠近了码头、船只?” 陈松墨摇摇头道:“夫人只一路寻些有意思的地方,路过鱼铺问螺狮青多少钱,看见一家茶馆兼卖稻叶熟水,便买了一盏尝尝,又在小摊买了两个萧山方柿。路过一民居,见一老妇煮簦叶,夫人驻足看了会儿,还好奇上去攀谈一二。” 裴慎心知她这是憋狠了,好不容易身子好了,便要去最繁华的地方肆无忌惮地逛一逛。 两人说话间已到了后院院门处,陈松墨犹豫片刻,躬身道:“爷,下一回夫人出门,可还要如今日这般,沿路细细查问?” 裴慎淡淡道:“不必了。”秋雨绵绵了大半个月,汾河、渭河、黄河水量暴涨,若决堤成灾,涉及河南、山西、山东三省,恐怕流民四起。朝廷必要对苏杭等地加白粮役,钞关又要多征发船料课税。若再摊上倭患、胡虏、女真,裴慎哪里还抽得出人手来细细盘问沈澜去的铺子可有异常。 裴慎径自入了后院正房,见帐幔重重掩下,室内半分动静都无,便猜到沈澜已是睡熟,低声吩咐紫玉:“明日且告诉夫人,只说外头乱的很,叫她少出门。”釜底抽薪便是,何必再费人手查检。 紫玉哪里敢问为何不让夫人出去,只点头应了下来。 裴慎吩咐完,沐浴更衣后卷上珠帘,掀开帐幔,见她睡得香甜,白晃晃玉臂横在外头,俏生生脸上两颊飞霞,显得憨稚可爱。 裴慎一时意动,奈何想起自己答应了她一个月的期限,便叹息一声,又去沐浴一场,方才搂着沈澜沉沉睡去。 第二日,沈澜醒来时裴慎早已不在。一大早,紫玉绿蕊端来铜盆棉帕为她净面,紫玉拧了帕子,递给沈澜,又犹豫道:“夫人,爷昨晚吩咐了,只说外头乱,叫夫人少出门。” 沈澜一顿,暗道少出门,又不是不让她出门。况且前些日子才答应她可以做一个月菩萨,裴慎总不至于在此刻反悔禁足她。 沈澜慢条斯理地擦了脸,点点头道:“我知道了,少出去便是。” 已是七月底,裴慎日日早出晚归,沈澜睡得早,每每错过。索性她要的就是这般错过,倒也不甚在意。 只是裴慎既叫她少出门,沈澜便也佯装听话。窝在府中,熬了五六日,方带着护卫丫鬟出去闲逛一回。 秋雨绵延了一整个七月,及至入了八月雨水依旧未停。 沈澜本欲再歇上四五日,待八月初七初八那会儿,便去银楼寻玉容。有了前头数次出行做铺垫,想来再无人会对她出行起疑心。 沈澜本打算的好好的,谁知她最为担心的事发生了。 沈澜自喝药调理后小日子颇准,每每初五来,鲜有延迟提早的时候。可如今已是八月初七了,葵水竟还未至。 她不敢确定,怕是自己想多了,实则不过是小日子延了两日,又怕是真怀上了,那该如何是好?若要流了,裴慎必定不许,若生下来,岂不是一辈子都要被困死在这里。 四四方方的后院里,她要打碎脊梁,低下头颅,对着自己的孩子自称姨娘,对着未来的主母屈膝行礼,仰仗裴慎的恩宠活着…… 思及此处,沈澜陡生绝望之感,只觉自己似被泡在冰水里,几要喘不过气来。五脏六腑渐冷渐寒,似有朔风砭骨,刺得她血色全无。 她坐在圈椅上,怔怔凭窗望去。见疏窗外小风寒,细雨薄,洗过满庭碧草秋色。 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作者有话说: 不好意思,今天只有这么一点。后面的情节其实已经写了两千字了,但是因为很连贯,我想一口气写完,明天发掉,所以今天就这么一点了。 1. 北新关和夜航船的资料均出自于《明代杭州的夜市》(陈学文) 2. 零剪绫罗出自《叶思芬说金.瓶.梅》 3. 文中提到的螺蛳青、稻叶熟水、萧山方柿、簦叶都是明代风物,出自《明代社会生活史》 第71章 沈澜满腹愁绪, 枯坐半晌。良久, 忽然高声道:“紫玉。” 守在门外做绣活儿的紫玉即刻放下络子,推门而入:“夫人可有吩咐?” 沈澜笑道:“外头下着细雨, 天气轻寒, 你且叫厨下弄一份拨霞供来,熬了猪肚、三黄鸡成汤,配上茱萸、花椒, 又鲜又麻, 再烫些菘菜肉片, 鱼脍细面,热乎乎的, 岂不舒服?” 紫玉应了一声,点头出去了。 到了晚间, 裴慎未归, 沈澜只将薄如蝉翼的羊肉片烫进猪肚鸡铜锅子里。热气氤氲,烟雾缭绕, 肉片在红汤里翻滚,又鲜又麻,滚烫热乎。 没过一会儿,沈澜便吃出了一层薄汗,只吩咐紫玉道:“我热得很,你且去厨下取一盏冷吃的蜜水来,要拿井水湃过,解热解渴的,快去。” 沈澜一叠声地催她, 紫玉不作他想, 只匆匆取了冷蜜水, 沈澜一口气吃用了一盏,方就着冷蜜水,继续吃起锅子来。 裴慎这几日也不知在忙什么,越发的早出晚归,等闲和沈澜碰不上面。 第二日,沈澜又带着护卫丫鬟出门去。她如同前两次出门一般,只在外头走走晃晃,又挑了一家绸缎铺进去坐了坐,方才去往李氏金银楼。 这金银楼原是李宝珠家中产业,自然早得了李宝珠吩咐,见巡抚爱妾上门,青衣褶子的掌柜即刻迎上来,笑盈盈道:“可是裴夫人?” 沈澜点了点头,笑道:“我闲来无事,且来你家坐坐。” 掌柜年过四十,拈须笑道:“夫人来了,当真是蓬荜生辉。”语罢,一叠声吩咐伙计上茶,又请沈澜往二楼坐去。 见沈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