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王二毛:…… 知道就完事了吗?对方就是故意来打他的脸的。 王二毛:“要不我找人……” 他恶习不改。 裴彦:“你别胡闹,这事儿不归你管。” 裴老栓来镇上看孙子的时候就看见了那个豆花铺子,他还认识里面的老板正是他家以前的小伙计儿。 这小伙计姓刘,叫刘顺,当年刘顺才十六岁,现在早就已经成了老头了,现在他把生意交给他儿子在卖,他自己当闲人了。 看到裴老栓的时候刘顺有那么一瞬间不自在,但是马上就平复了心情,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十年了,谁还能想起当年的事儿了,再者说了,他取名正宗裴家豆花,那还不是怀念师父吗?他有啥错? 正不正宗,那还要口味儿说了算,刘顺坚信他做的豆花才是最正宗的。 但是他这种行为叫偷窃。 当年裴老栓的爸爸死的时候把祖传秘方告诉了刘顺,让刘顺告诉裴老栓,哪知道刘顺压根就没有跟裴老栓说这事儿,自己带着铺盖走了。 这些年刘顺靠着这个手艺发家致富,一辈子吃香喝辣的,裴老栓自责没有保住自己祖传的手艺不说,还在地里苦干了一辈子。 要是一辈子不见面,裴老栓也就认了,谁知道偏偏又见面了,他心里那口气又翻涌上来。 刘顺居然又带着儿孙回来,他还敢回来? 看来外面的生意也不好做呀! 裴老栓脸色漆黑,没说几句话就要走,裴彦马上就知道啥原因了。 “爷爷您是不是看见刘顺了?” 裴老栓:…… 他这个大孙子太聪明了。 裴彦:“您放心,做豆花其实就是个手艺,讲究一个味道,咱们家味道绝对错不了,味道好顾客认可,没必要非得争一个正宗不正宗。” 裴老栓点点头。 他虽然点头,但是心里这根刺,拔不出来,他更痛恨自己无能。 刘顺手里有秘方,那是裴家的祖传秘方,裴彦怎么可能赢? 裴老栓心里压根不信裴彦能赢,他觉得裴彦是在哄他。 不把招牌拿回来总觉得对不起祖宗。 裴老栓走了之后,裴彦也没有闲着,他仔细的研究了一下做豆花的食谱。 其实这种东西很简单,但是越简单的东西,想要做好了越不容易。 就比如说这做豆花的水,要山上的甘泉水最好。 他们这山上没有泉水,但是裴彦知道山上其实有一条小溪流,山顶积雪融化之后从那小溪蜿蜒而下汇入村边的河流。 人们出门就有河水,自然不会费心去山里找什么小溪水。 这小溪水质最好,裴彦家的豆花一直都是那里的水,这个秘密除了他没人知道,这也就是别家的豆花怎么都不可能超过他的原因。 这一点刘顺肯定也知道,就不知道他用不用就完事了。 果然刘顺家的豆花开业之后没有裴彦家的好。 人们吃惯了裴彦家的豆花,再吃别人家的不习惯,尽管刘顺的口号是正宗裴氏豆腐,但是也极少有人买账。 刘顺觉得不可能,他在外省买了那么多年豆花,生意一直不错,怎么回家之后就不行了呢? 有顾客吃了刘顺家的豆花马上摇头:“味道不行,你家的豆花味道有点苦,照着猫儿豆花差远了。” 刘顺:…… 刘顺卖了一辈子豆花,还是第一次听见有人说这话。 他不服气。 这时省里的电视台来镇上做民生访谈,顺便采访一下镇上小吃。 镇上最有名的小吃,现在不就是豆花吗? 主持人带着摄像师走进了刘顺家的豆花铺子。 刘顺家的招牌是正宗裴氏豆花,沾上正宗两个字,总能引人注目一些。 记者不但是自己过来的,还带着一个自称尝过大江南北小吃的美食家。 这时候不叫美食家,叫吃货。 “你是刘师傅是吧?你们做豆花多少年了?” 刘顺想了一下:“少说也得三十年了。” 周航:“三十年的手艺,那得好好尝一尝了。” 第八十一章 一家子炮灰 周航:“三十年的手艺, 那得好好尝一尝了。” 其实他走遍祖国山水,吃过的好东西不计其数,只要往舌尖上一放, 就能尝出东西好不好。” 豆腐花放进嘴里,周航马上眼前一亮, 来不及说话, 赶紧竖起大拇指。 “不错!不错, !不愧是正宗的裴氏豆花, 据说裴氏豆花从清朝起就十分有名气了, 果然不错。对了, 您贵姓刘是吧?您姓刘,怎么正宗裴氏豆花的招牌在您手里呢?” 裴氏豆花的传人也应该是裴氏子孙才对。 刘顺:“我师父传给我的,他老人家能看的起我,是我的荣幸。” 那意思不是不传裴氏子孙,是因为他们无能。 这种情况只有子孙无能, 才会传给旁人。 周航点点头, 然后把那一碗豆花吃完了。 刘顺家的豆花没过两天上了电视, 知名度一下子上来了,正宗裴氏豆花成了热议话题。 年代久远,人们已经不去管裴氏豆花出自哪里了, 只会议论刘顺的手艺好。 其实这个记者是刘顺的儿子故意从电视台找来的。 正巧电视台要拍一个民风访谈类的节目,刘顺的儿子刘国坤自荐自己的豆花,专门给电视台写了好几封信。 老百姓不知道正宗不正宗,他们就知道上了电视的, 就是好东西, 那刘家的豆花想不火都难。 但是记者刚从刘家铺子出来, 就听见有人议论, “你们想吃正宗豆花就去裴家豆花铺子呀?那儿的豆花才正宗。” 记者:“这不就是裴家豆花铺子吗?你看看招牌。” 众人:“我们不看招牌,这不是裴家豆花铺子,裴家豆花铺子在这条街斜对面,人家才是正宗的呢,招牌叫猫耳豆花。 记者带着周航半信半疑的一路找过来了。 裴彦家的豆花铺子里座无虚席,连一个空位子都没有。 记者:…… 这么火爆吗?不能吧、这边正宗裴氏豆花,那边还要厉害,怎么这么多人? 周航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尝一尝猫耳豆花了。 周围吃饭的顾客,看着记者带着摄像师进了铺子,一个个都都不由得多看好几眼。 这年月很少看见记者和摄像师。 人们虽然好奇,但是谁也没有给他们让位置。 越是心急越没有位置,周航越是好奇。 等了好一会儿才有了空位,周航要了一碗豆花,然后又要了店里的酱猪蹄,他看见猪蹄子格外有食欲。 周航这个人游遍大江南北,走到哪里吃到哪里,他这张嘴最挑剔,也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