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 即便是低着头跪在那里也比别家的孩子好看太多。 就像是粉雕玉琢的小仙童从画卷里走出来的一样。 景帝坐在龙椅上, 低头打量着跪在地上的孩子, 心头不由得一动。 “抬起头来。” 按理来说皇帝让他抬头, 是让他把脸抬起来,方便皇帝看他,并不是让他抬起头来跟皇帝对视,那是僭越。 但是裴彦偏偏就不跟其他小孩儿一样,皇帝让抬头, 他就抬头跟皇帝对视。 景帝被这孩子精灵澄澈的眸光看得一愣。 好一个机灵通透又干净桀骜的孩子, 看着就那么赏心悦目。 这孩子不卑不亢, 丝毫也没有胆怯的意思,就那么敢跟帝王平视。 孩子毕竟才八九岁,景昌帝不会在意, 不但不会责怪他僭越,反而对他多了几分欣赏。 这是朝中重臣都不敢做的事情,那些七老八十的老大人,连皇帝的面儿都不敢看, 连眼神儿都不敢直视, 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娃娃就有这样的胆识。 当然了, 可能这小孩子没有受那些君权神授思想的侵蚀, 初生牛犊不怕虎。 不过景昌帝十分喜欢。 他自己那么多个儿子,都没有发现有跟裴彦这么样有胆识有气魄的孩子。 “你叫什么名字?” 这会儿景昌帝已经把手下暗卫报告给他的关于裴彦的调查信息给全都洗干净了。 眼见为实,手下人报告的那些东西是有水分的。 裴彦恭恭敬敬地回答,回答的时候还不忘行礼。 旁边裴海都看傻了,早在裴彦跟皇帝平视的时候,裴海就吓死了,就怕皇帝会突然降罪与他。 谁知道陛下不但没有降罪,好像还挺喜欢裴彦的,这让裴还松了一口气,心里默念千万不要幺蛾子,千万不要连累他。 裴彦用眼角瞟了一眼裴海,心说这个人真是自私,心里只记挂着他自己。 景昌帝对裴彦十分满意,尤其是裴彦行礼的动作十分赏心悦目。 他紧接着又考问了裴彦经史子集。 裴海不等裴彦回答,便在旁边请罪道: “陛下,犬子天资愚钝,不曾读过什么书,怕是在陛下面前……” 他的意思是,他怕裴彦丢人现眼,在外面还好,在皇帝面前丢人,那是要害得他没有脸面的。 是陛下传旨让裴彦进宫考试的,并不是他们裴家主动送人进来的,要是有什么错漏,他承担不起。 裴海隐晦的意思都漏出来了。 他话音刚落,景昌帝便是不高兴了。 当父亲的这样轻视自己的儿子?既然是他让裴彦进宫来的,那么裴彦能不能回答上问题来,都是景昌帝乐意的,倒是这个裴海也太自私自利了一些。 你这当父亲的这样轻视自己的儿子吗?莫说裴彦还没有回答,就算是回答错了,那又怎样?至于要把他推出去?哪怕是生在帝王家,父子兄弟感情淡漠,也没有像裴海这样的。 朝堂上下已经对裴海有了不好的看法,原来只是听说有些传闻,谁知道居然还是真的? 不用问了裴海疼这个孩子肯定没有疼庶子得多。 景昌帝脸上马上阴沉了一分,转脸对裴彦多了些许心疼。 “你但说无妨。” 旁边的裴海还不知道景昌帝已经厌恶他了,还一点自觉都没有。 同样是父亲,景昌帝身为君王都能抽出时间亲自给儿子挑选伴读,偏偏裴海这样的人居然对儿子一点耐心都没有。 景昌帝记得没错的话,那天也是裴海带着另一个孩子到他近前来回话的,可以看得出来,裴海对那个孩子可是极其的有耐心,同样是儿子差别那么大? 不用问了,那孩子肯定是裴家的那个庶子。 嫡庶尊卑分明,裴海居然公开的宠妾灭妻,蔑视嫡子,宠爱庶子,这是对礼法的严重挑衅! 景昌帝心里头已经琢磨着怎么收拾他了,裴海还在狠狠地瞪着裴彦,他像是要警告裴彦不要乱说话。 裴彦则害怕一样地低下头,像是受了惊吓,再不敢抬头。 就这个动作把裴海吓了一跳,因为他太知道裴彦是什么玩意儿了,他是天不怕地不怕,老虎的胡须都敢揪下来拿着玩儿,不可能因为他稍微瞪一下眼睛,他就害怕的。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裴海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裴彦。 他瞬间感觉裴彦在算计他。 裴海顿时心头一个机灵,景昌帝看他的眼神儿瞬间就不对了。 景昌帝毕竟是帝王喜怒不形于色,那些情绪像风一样消失于无形,但是裴海顿时心里寒风阵阵,如临大敌。 这时裴彦把景昌帝问的那些问题,一字不差的全都回答出来,要知道这些题目皇帝问的比较刁钻,但是即便这样,裴彦居然回答得滴水不漏。 景昌帝瞬间就高兴了。 心说你看看,人家孩子这不是回答得很好吗?这么好的孩子,居然被他的父亲轻视到如此的地步真是可悲。 景昌帝此时产生了共鸣,他就是嫡子,父皇也是轻贱他,偏宠他的庶弟,他跟他的母后受了宠妃和庶子很多的欺辱,他们是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才好不容易坐稳江山,登上这大魏国的最高位置。 这一路走过来,景昌帝自己都快忘了,没想到今天看见了裴海的这副德行,他居然全都想起来了。 虽然帝王的脸上并没有多少神情,但是他已经决定敲打敲打裴海,刚刚只是不喜,厌恶现在就是决定要敲打。 可怜裴海根本就不知道什么事儿,就被景昌帝惦记上了。 武将和文官不一样,他们心里有没有什么弯弯绕儿,只要皇帝不说,他们是很难猜中皇帝的心思的。 所以裴海注定要倒霉了。 裴彦的察言观色能力那比裴海好的不是一点半点,他就算没有系统的加持,也要比裴海高了不下十几个段位。 再加上他早就把景昌帝的心路历程给摸透了,所以他只要看景昌帝的一个眼神儿就知道他想干什么。 自古当官当得官当得好,全靠揣摩圣意,只要圣意揣摩得好,封侯拜相那都不是问题, 关键是裴彦对那些不感兴趣,他的兴趣就是在这个世界里肆意地活着。 景昌帝不用再继续考问,他已经十分满意了,难怪他儿子对裴彦十分满意,一定要他进宫伴读,这个孩子的确是个好的! 至于外面传言,说他骄横霸道,纨绔不仁那些事儿,估计也都是因为裴海没有好好教导,一味地忽略嫡子宠溺庶子造成的,真是可恨! 这么一会儿的时间景昌帝就已经想收拾裴海三次了,这还是开天辟地没有过的呢,今天裴海创了纪录。 因为裴海立过战功,贸然建处置他,只会让那些不明真相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