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时候发现的?什么时候发现你能进这么一个异时空的?” 她仔细想了想,自家闺女好像从小就是喜欢种地的。 这么说的话,岂不是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这个地方? 这个小丫头,可真是小看她了,竟然还能守住秘密。这可真是难得! 不过严凤茹一点都不生气,反而还有些高兴。一个有城府的人怎么能守不住秘密? 顾玉珠刚想说什么,严凤茹就没好气道:“你呀,从小到大,也就这件事做得稍微像样一点,这个地方,确实不能让太多人知道。” 顾玉珠眼珠子转了转,顺口贫嘴道:“您跟我小婉那不是外人。” 严凤茹又翻了个白眼,但什么都没说,显然是认可顾玉珠说的话。 小婉一听,也很高兴,“那是,我跟干娘都不是外人,我们是阿姊最亲近的人。” “我一定会帮阿姊守好这个秘密。” 她神色格外郑重道。 顾玉珠点了点头,“我还能不信你吗?” 严凤茹见这姐妹两人相亲相爱,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 不过她还是不忘叮嘱,“你告诉小婉也就算了。” 她看了小婉一眼,“这孩子从小就稳重,不会出去乱说。” 小婉看了严凤茹一眼,重重点了点头。凭她的聪慧,当然知道干娘说这些话就是为了敲打她。 不过小婉悄悄想,干娘这么做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她就是背叛自己,都不会背叛阿姊。 但她也知道这些话说出来也是空话,还不如不说。 只需要以后她都这么做,干娘和阿姊必然会安心。 所以她就抿着唇不说话,也没有半点不高兴的样子。 严凤茹又道:“你哥哥他们就不要说了。” 顾玉珠点了点头。 “娘,我不告诉我哥,您都不说我?” 严凤茹没好气道:“我说你这个干什么?” “你哥哥虽然也是你的至亲,但他一个大男人哪儿管得了那么多?” 这话也对。 在这个时代,男人基本都在外闯事业,就算不出去闯事业,也是在外干农活的。 家里那一亩三分地基本都是女人的。 严凤茹倒不是撺掇女儿和未来媳妇的关系,只是对媳妇而言,她最重要的人必然是她将来的孩子,还有她娘家的人。 所以严凤茹也要提醒女儿维护好自己的利益。 她想了想,还是没把未来女婿算在内。 一来,严凤茹其实还高看了自家傻闺女一眼。 她能藏着这个秘密那么多年就不容易了。所以严凤茹觉得,如果未来女婿能过得了闺女这一关,夫妻两人若是能亲密无间也不错。 二来,现在说这些还太早,自家这个傻丫头一看就没开窍。 跟一个没开窍的傻丫头说未来夫婿的事情干什么? 这不是平白增添烦恼吗? 所以话说到这里,严凤茹就十分果断地住嘴了。 “好了好了,说多了又嫌我烦。” 顾玉珠撒娇,“我哪有?我什么时候嫌您烦?我哪敢?” 严凤茹又翻了一个白眼之后才冷静道:“刚才你说什么?是少了什么东西吗?” 顾玉珠意识到一个问题,“娘,您说,我这个空间是不是要玉器才能变大?或者说是玉器里面的什么东西?” 严凤茹也想到了一点,她伸了伸手,顾玉珠就十分自觉地把刚才的三个几乎已经变成了石头的玉递给她。 她皱了皱眉头,小婉抢先一步道:“想证明这个还不简单?” 严凤茹点了点头,小婉立即道:“阿姊,咱们明天出去看看,买点漂亮的玉石回来。” 顾玉珠也想到了这一点,她点了点头。 …… 燕氏虽不是有意不招待严凤茹母女三人,但也知道,这母女三人恐怕在自家夫君心里十分重要。 毕竟是他恢复记忆之后,可能留在这世上最亲的亲人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那几个留在家乡的侄子。 所以休息了一会儿之后,燕氏还是赶紧收拾收拾,把状态调整好,见了见顾玉珠母女三个。 原本在她想来,这严氏是自家夫君的侄女,但年岁并不比自家夫君差太多,只因为自家夫君是幺子,因此说是叔侄,其实是一起长大的。 但她也没把严凤茹这个乡下长大的妇人当回事。 只是等见了人倒是吃了一惊。 严凤茹面如银月,脸颊饱满,面色和善,看上去并不是一般无知妇孺,再观她言行,也是进退有度,十分得体。 燕氏就高看了一眼。 “早就想见见你,还有两个侄孙女,只我这身子骨不争气,倒让侄女看笑话了。” 第248章 尴尬 不光是燕氏和燕氏的人在打量顾玉珠母女三人,严凤茹也在看燕氏。 早听说这位婶婶是勋贵出身,这一身的气度相貌果真是不凡。 小叔能娶到她,的确是严家祖坟冒青烟了。 不过自家现在也不差。 只要青柏能考上,家里也算是改换门庭了。 实际上严勇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改换门庭了,严勇这次回去除了替主子办事以外,就是迁祖坟,还有朝廷的诰命也下来了。 他的父母,也就是严凤茹的祖父祖母都有了诰命。 因此,严格得说,严凤茹祖上也不算是白身了。 不管怎么说,燕氏都是长辈,长辈身子又不适的地方,就算是有些怠慢,做晚辈的也不能有怨言,至少表现出来是这样。 严凤茹微微颔首,脸上带着几分得体的笑意,“应当以您的身子为重。” 燕氏含笑着点了点头,又问起樱桃的事情。 “这么大的樱桃果子,就是咱们京郊的庄子上也没见过,不知道是怎么栽培出来的?” 严凤茹一听这话,就知道闺女给的樱桃是入了燕氏的眼了。 的确,燕氏自小在京中长大,又是勋贵出身,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只是北方天气干冷,也就缺新鲜的蔬果,况且有当今对樱桃的热衷,这樱桃可是了不得的果子。 得了这么好的果子,燕氏都不敢独享,直接就送了一大半进宫,再从剩下的一半之中挪出一小半给自己的娘家送去。 再剩下来的拿出来摆台面。 燕氏这会儿也觉得果子少了一些,连她的几个儿子都分不遍。 但心里虽这么想,却也不好表现出来,所以才不咸不淡的打探这果子的来历。 严凤茹不卑不亢地笑了笑,指了指自家的丫头,“我家的两个丫头自小养得粗苯,不懂诗书,而不爱做女红,更不理家事,就热衷地里。” 几个丫鬟听了,不由捂着嘴唇,有些不敢信。 雪雁之前跟严凤茹母女三人打过照面,不由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