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老爷的亲侄女儿,往后就把府上当自己家。” 严凤茹又客气一番,等秦嬷嬷带着侍女离开,才在屋里转了一圈。 她自己就是丫鬟出身,虽说江州府城那边富贵人家的风俗习惯跟京中的贵人不同,但全国各地的好东西都是一样的。 严凤茹一眼就能看出这位婶子对自家是不是真的客气。 东西都是好东西,但…… 严凤茹摸了摸质地绵软的蚕丝被。 就是可惜了,不是自家的。 客居在别人家总归是不方便的。 她毕竟是出嫁的侄女。 严凤茹和顾大朋没有和离,只是分家单过了。 村里的老人也有一部分是这样,等上了年纪后,由各自偏爱的儿子分开赡养。所以她这样的情况不算罕见。 就是她毕竟还是顾家妇。 所以燕氏给这个院子安排的都还是客人的规制。 严凤茹看两个女儿,小婉皱着眉头,似乎若有所思,顾玉珠已经落了座,目光落在那摆放得十分精致的点心上。 她就忍不住叹气。 就听她这闺女儿道:“娘,这点心能吃吗?” 严凤茹没好气道:“既是你婶婆命人摆放在此处的,自然是能吃的。” 顾玉珠“哦”了一声。 小婉立即道:“阿姊饿了吗?” 顾玉珠含糊了一声,这么一说,还真有点饿。 其实心里却是腹诽,以前在电视剧里看的姑娘小姐就没有吃身边摆放的点心的,后来才知道那些都是剧组的道具。 所以会不会,其实这些也都是道具呢? 当然,这么脑残的问题顾玉珠不敢问。 所以就委婉的问了问。 但她其实觉得不是,这糕点如果是道具,未免看上去也太真实了,还有香味呢。 谁知严凤茹却觉得她是真的饿了。 顿时没好气道:“你想吃就吃吧。” 顾玉珠:“……” 她拿起糕点,轻轻咬了一口,眼睛微微瞪大。 嗯,是绿豆糕,里面的馅料好似玫瑰花? 绿豆肯定是去了壳了,并且细细的磨成了粉,十分的细腻,甜味也是刚刚好,多一分则太甜,减一分则太淡。 自穿越发家以后,顾玉珠就从来不曾小看过劳动人民的智慧。 现在看来果然没错。 谁说古代就一定落后? 古代还是有很多值得现代人借鉴的地方。 就比如说这个糕点。 这也太好吃了吧? 顾玉珠一口气就吃了小半盘。 严凤茹:“……” 小婉不爱吃甜的,但她一向懂得隐藏自己的喜好。顾玉珠吃什么,她也吃什么。 不过吃起来似乎也不那么排斥。 就是总觉得好像少一点什么。 似乎是幼时,她还吃过比这更加精细的东西。 小婉眸色微微沉了沉。 其实她并不是全然不记得被拐之前的记忆。只是那时候太小,记忆都已经模糊了。 但她知道,她的家人肯定非富即贵。 然而这世间的贵最贵离不开京城,所以当初她并不想进京。 只是阿姊要来,她就来了。 小婉心里已经有打算了。 就算找回自己的家人,她也不打算回去,她就打算赖在阿姊家里,跟她永远在一起。 顾玉珠见小婉吃了一口,顿了一下,又把整块糕点吃完了,不由笑道:“好吃吧?” 小婉立即笑弯了眼睛,重重点了点头。 谁知顾玉珠根本不吃她这一套,“你平时就不爱吃甜的,无非就是看我喜欢罢了。” 小婉立即小心看她神色,见她没有不高兴,立即笑嘻嘻道:“阿姊喜欢就好。” 严凤茹:“……” 顾玉珠:“……” 另一边。 秦嬷嬷回去回话。 燕氏近来的确是有些精神不济,神色看上去有些恹恹的,但还是抹了一些胭脂水粉来提升气色。 毕竟是一府的主母,不能失了体面。 特别是严勇近年来越发受到重用,她还要管束燕氏族人不可仗着严勇横行霸道,着实疲累。 她比严勇年岁要小许多,比严凤茹的岁数还要小,但要操持偌大的将军府,严勇又无族人,这些年劳心劳力的,反倒是看着跟严凤茹年岁差不多。 她对秦嬷嬷十分信任,听着她回禀的话,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不求她是体面人,但求安分,我也不会亏待他们。” 秦嬷嬷忙道:“是,咱们夫人是最慈和不过的人。” 燕氏点了点头,身边的体面大丫鬟替她捶腿捏肩,还有个手指跟青葱似的,帮着按着太阳穴,燕氏阖着眸子,似乎睡了过去。 秦嬷嬷对另一个丫鬟招了招手,“夫人怎么了?不是去了一趟娘家吗?怎的气色这般不好?” 燕氏身边共有四个体面的大丫鬟,别人叫鹦鹉,莺歌,紫鹃,雪雁。 四个大丫鬟各有各的绝活儿。 被秦嬷嬷叫出来的脚雪雁,这丫头胆大心细,是个泼辣货。 闻言,就悄声道:“咱们少爷又惹祸了,说是仗着咱们将军的名声在外强强了民女。” 秦嬷嬷倒吸一口凉气。 燕氏为小族,祖上也曾有过无上荣耀。 不过那都是过去了。 大势去后,族人们也曾夹起尾巴做人。 可自从燕氏走了狗屎运,被配给了如今深受皇宠的严大将军之后,就又有飘起来的趋势了。不过有燕氏压着,倒还好。 主要也是京中的勋贵太多了。 曾有人戏言,在京中,一块板砖砸下来都能砸到个五品官,由此可见京中勋贵之多。 燕氏一族也不敢过于高调。 但人就是这样,被压抑得狠了之后,忽然有了宣泄后,麻烦就大了。 秦嬷嬷恨铁不成钢,“咱们夫人千叮咛万嘱咐,他们怎么……” 雪雁恨不得把手指甲都给掐断了,“咱们老夫人那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 概因严勇在京中没根基,如今燕氏身边得用的都是燕家人。包括秦嬷嬷,四大丫鬟在内,都是燕氏的陪房,自是知道燕家的事情。 第243章 夭弟 她这话,却叫秦嬷嬷无言以对。 全因她知道,雪雁说的“少爷”其实并非是燕氏的侄子,而是燕氏的亲弟弟。 燕氏曾是家中幺女,但燕夫人在燕氏出阁前一年却“老蚌怀珠”,给她生了个弟弟。 一家子视为祥瑞。 因此对这个孩子着实宠的有些不像话。 这个孩子,说是亲弟弟,其实都能给燕氏当儿子了。 他比燕氏自己的第一个儿子还大两岁。 燕氏自己生了儿子之后,因为严勇总在外征战,她一个女人在家里带孩子,就算有许多仆妇陪伴,也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