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十多文工钱,随便算了算,就不觉得奇怪了。难得朝廷这么大方,可见对这个大运河的重视,自然是想要众人热烈响应的。 只是她一个小姑娘,能听八卦已经不错了,尚且没人注意到她站在角落处偷听,严凤茹的脑筋转得快,立即就把自己的打算跟众人说了。 应家兄弟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咱们兄弟几个到时候可以给大姐介绍工友们啊!老实说,吃惯了大姐做的菜,再叫咱们去吃别的还真不是滋味儿!” 应大憨厚的笑了笑说道,应家兄弟想起严凤茹的那个拿手好菜都忍不住咽口水。 惹得傅氏笑骂道:“合着老娘这几十年都把你们给饿着了是不是?” 应家兄弟纷纷讨饶。 严家兄弟自然是大姐说啥就是啥,不过大姐一个女人家,如今跟顾家那边又是这样的情况,叫她一个人扛着那么多东西去摆摊,严家兄弟却不放心。 关于这一点,严凤茹早就已经打算好了。到时候她会雇一两个同村的妇人并一个壮年男丁帮忙。 “这事儿你们不用操心,我早就跟村子里的婶子们打好招呼了,你们忙你们的去。” 如果是在乔迁宴之前,严凤茹提出这么一个主意,即便是她人缘不错,怕是村子里的婶子大娘们也不会那么轻易松口。等来年开了春,地里化了冻,就是春种了,家里男丁多的人家,只要不是特别懒的,基本上都置办了不少田地。 春天一来,就有的忙活。 因此,即便是大运河招工这事儿如火如荼,却也没有叫村民们个个丧失理智。 田地那就是老农人的命根子,首先家里要留下足够的男丁,其次,才能去响应朝廷的号召去挖大运河。这个时候就显示出男丁多的好处来了。 严凤茹当然也不能白叫人干活,都是要给工钱的。 不过经了乔迁宴这么一个事儿之后,那些原本就跟严凤茹走得近的大娘婶子们对她的那个手艺心里就有数了,也愿意家里的男人女人给严凤茹帮忙,能跟着吃肉喝汤什么的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因此几乎是严凤茹刚一提,那跟她关系好的人家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第91章 偷听墙根 严兴家一脸羞愧,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因为他实在是顾不上。 严兴业和严兴和一脸不同意。 “大姐,你咋不早告诉我们呢?咱家又不是没人,找啥外人啊?” “就是!大姐,你也太把咱们当外人了!” 兄弟两人愤愤不平,林氏和应氏则尴尬的没说话。 心里却对大姑姐的行为十分感动。 老实说,若是她们站在这样的位置,都未必会想的这么周到。 按理说,她们男人就是欠了她的,如今她跟顾大鹏分家,又自己建了院子,别看严凤茹自己也有儿子,可顾青柏到底年纪小,家里有点什么事情,娘家兄弟能不搭把手吗? 换作一般人,这要是不客气,就要你娘家兄弟帮忙。干啥都找兄弟。你当弟媳妇儿的就是心里不满也给憋着。 谁让你欠人家呢? 但严凤茹没有,这种不携恩求报的行为,就让人心里舒坦。 因此,没等林氏开口,应氏就开口了。 “大姐啊,就不要找外人帮忙了,实在是不行,我娘家还有人呢!”说着又对傅氏说道,“娘,您说是不是?” 傅氏自然是应好,“要不咱家把名额让出来,帮亲家大姐干活才是要紧。”这话听着是商量的语气,可傅氏在家也是有话语权的,她说这话多少也有点板上钉钉的意思。 应家虽然暂时还没有良田,可是来年开了春还得建房子,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报名去挖大运河去了。 既然如此,那干脆就别去了。 老实说,傅氏并不想儿子们去跟朝廷的人打招呼。 他们以前住在深山就听前辈们说是为了躲避战乱,还有也是因为朝廷昏聩无能。 老实说,听着这样那样的故事长大,就很难对朝廷有啥好感。不过傅氏也不傻。 不管先辈们那时候朝廷如何,至少如今他们一家子下山搬下来住,总不能得罪如今的朝廷。 因此这种大实话不能明说。 但,这段时间相处下来,傅氏对闺女儿婆家的这个大姐,那是十分有好感的。 况且她儿子多,住在深山里个个都是打猎的好手,没道理下了山就要坐吃山空,没出息了。 因此就是不去修那个运河也没事。 所幸大运河那边管的也不严格,薪资日结,因此不管去的人是谁,只管干活的人每日领工钱就成。 傅氏一锤定音,届时就让小儿子跟着严凤茹跑腿儿干活。反正这小子年纪最小,也需要历练。 顾玉珠:“……”啊!家里人多,人心齐,就没什么事儿办不成的。 就在这时,顾玉珠听见门外有人喊她,“珠珠儿,你躲那偷听墙根干啥?不如跟咱们一起玩吧!” 顾玉珠脸黑了一下,不会说话就不要说话好吗? “梅花哥,珠珠怎么能说是偷听墙根呢?珠珠你说是不是?” 就是就是!顾玉珠心道。又立马瞥了一眼屋内,好险!幸好大人们都很忙,正商量着年后做生意的细节,倒是没人注意到门外孩子们的声音。 顾玉珠松了一口气,立马就跑到院子里,一把挽住了卫青妮的胳膊。 小姑娘深得我心! 卫青妮自然跟顾玉珠小姐妹两人亲亲热热的,“我看门开着,珠珠,我来找你玩了。” “嗯好,青妮啊,你等着,我娘正好炒了蒜苗,我去给你盛!一会儿我跟你一起回去,晚上让你奶热了给你吃。”说着挑衅的看了严梅花一眼。 卫青妮这个没出息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也顾不上别的,连忙说道:“真的吗?那太好了!” 小姑娘倒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毕竟小姐妹两人早就说好的。卫青妮早说了,不要肉,只要蒜苗的。 蒜苗自家种的,最多费点油盐。当然,最重要的是小姑娘太馋了!一想起那个滋味就流口水! 顾玉珠看她那个样子也没逗她,直接拉着她进了灶台。到了年关,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过年了,家里自然是置办了年货的。 严凤茹将花生瓜子用红漆的木盘子装好放在桌子上,顾玉珠直接抓了两把,塞进卫青妮的口袋里面,又抓了两把塞自己口袋里。 老实说,古代的年味儿还是很浓很带劲儿的。 就这个花生瓜子炒的很香很带劲儿。据说是镇上一家有名的炒货店买的。 这才是纯手工炒制,没放什么乱七八糟东西的炒货。 如果非要说有啥缺点的话,那就是吃多了上火。因此顾玉珠并不太敢多吃。五六岁熊孩子不知道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