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亡国系统,力挽狂澜 > 分卷阅读8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87(1 / 1)

也不会使陛下失望。”群臣里有人小声提议,似乎惧怕徐璎会生气。 “就没有别的人了?”徐璎感到奇怪,能打的武将都去哪里了,连青王都被拉出来。 百官陷入沉默,从前名将确实多,夏起元在他们面前都不够看,只不过……这话有些冒犯先帝了,不可说。 徐璎心里有人选,牛鹏南,但她不确定他这个时候能不能行,没有经验,看着也不太聪明的样子,她不能冒险。 “去请青王和何崇光。”徐璎无奈,先把推荐人选叫过来看看。 监牢里何崇光蓬头垢面,他深深地后悔了,早知徐璎不好拿捏,他就不倚老卖老,故意做出那些事来。 起初他以为徐璎只是送他进来警告一番,不料她竟发了狠,看着好说话,却是个铁石心肠的脾性。 牢狱里不见天日,潮湿闷气,又有蚁虫鼠类爬行,何崇光只能打他那个不肖孙出气,才能勉强度日。 又是一个难熬的失眠夜,何崇光辗转反侧,耳边传来噔噔脚步声,他登时坐起来,抱着一丝侥幸跑过去扒栏杆,看是何动静。 一个狱卒果然过来开了牢门,毕恭毕敬地说出何崇光期盼已久的那句话:“何将军,陛下有请。” 何崇光惊喜万分,“陛下要召见我?所为何事!” 他高兴过后立刻转向疑惑,深更半夜地传召他,能是什么事情。 “将军见到陛下就知晓了。” 狱卒带何崇光过去冲了几桶水,迅速盥洗,换上新衣服,紧忙去沧浪斋。 沧浪斋里站满高官重臣,何崇光一进来就看到众人神情严肃,面色凝重,他的心跳漏了一拍,该不会是讨论剥除他的官职吧? 何崇光额头渗出冷汗,规规矩矩地拜见徐璎,他刚说完,身后传来脚步声,一个男人在他身前躬身行礼,何崇光满肚子疑惑。 徐璎免了二人的礼,直接说:“玉门关告急,我想请何将军前去支援,对抗阿骨浑,青王绕道攻袭西戎,不知二位可有把握?” 何崇光和青王都面露震惊之色,尤其何崇光,他以为徐璎不会再启用他。 徐璎误会何崇光的迟疑,先走下去跟他道歉:“何将军,前面是我轻狂,无礼于将军,到了危急的时候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但请看在为国为民的份上原谅我。” 她深深一拜,惊得何崇光手足无措,连忙抬她臂肘,拱手道:“陛下言重了,这是陛下给罪臣的赎罪机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众人惊掉下巴,一方面是徐璎跟何崇光道歉,另一方面则是何崇光的反应,何崇光从前多骄傲一个人,连先帝都敢甩脸子,在朝堂上吵得脸红脖子粗,别人升官的时候,他降职,被调出去打仗,以军功重新升回去,又被降职远调,何时见过他低声下气的样子,真是太稀奇了。 何崇光的低声下气很快有了答案,他为难地说:“……只不过陛下,罪臣年事已高,受不得长途奔袭,恐怕需要有人从旁相助。” 他在幽州应对北狄的骚扰,很久没有主持过大型战役,年轻的时候他有失败的资本,但现在他老了,没有十足的把握,狂不起来,如果丢了玉门关,别说徐璎会撕了他,他自己也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何崇光要找个人分担责任。 作者有话说: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 感谢在2023-05-17 21:51:51~2023-05-18 21:53: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加油使者 30瓶;灿啊灿 20瓶;卿卿 14瓶;迟到的钟、爷横行闯浆糊、书多绝雾、躺平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0章 埋伏 他不是在玉门关吗? 在众臣思考之际, 徐璎默默翻史书,找找能用的将才。 “系统,帮我搜索从平康到治平这段时间内的将帅。” 系统转圈,不久以后, 显示出一排名字, “搜索完成。” 徐璎挨个看过去, 平康时期的将领大部分已经去世, 治平是徐珑年号,他的人都是后期发展的, 现在还没有冒头。 盯了良久, 徐璎看中一个名字,抬起头询问众人:“众卿以为杨通如何?” 这个名字如同响雷,在人群里炸开, 交头接耳, 蚊虫一般小声地嗡嗡议论。 刘绪神色微动,重新审视眼前的女帝,他迈出队列,“陛下, 杨通虽有才略, 但毕竟与齐王是舅甥,齐王谋反,大逆不道, 杨通牵涉其中, 陛下不可用此罪臣。” “西戎兵临玉门关, 我朝却选不出应战之人, 这个时候还要在意谁反不反的, 何其可笑。”徐璎转向何崇光, 问道:“如果杨通协助,你可有把握拖住阿骨浑?” 何崇光怔了怔,僵硬地动一下脖子,抬手擦去额头汗水,“……这,或许可以。” 不得不说,杨通是一个很好的背锅人选,万一没守住,将责任都推到杨通身上,还不会得罪到不该得罪的人。 解决了何崇光的问题,轮到青王,青王沉吟半晌,最终点了头。 大半夜的把所有人叫来紧急敲定了大致人选,徐璎放人离开。 等人都走了,徐璎写具体安排,把牛鹏南加入其中,接着在监军的位置停下来思考,通常情况下监军由文官担任,徐璎想了想,锁定到张可前身上。 张可前是她选拔出来的人,如果军中有异动,他可以迅速把消息报告回来。 这一仗要速战速决,如果拖到深秋,西戎的牛马强壮起来就更加难以对付了。徐璎抽调一部分禁军给青王使用,再从其他地方调兵。 另外徐璎将治平年间的名将身份信息找出来,一一抄写,选定成为此次强征之人,写完,徐璎撑不住了,沉沉睡过去。 朝廷要打仗了,这个消息迅速在民众之中口口相传,众人担忧是不是要征兵,谁知马蹄踏泥,征兵名额下来,仔细一瞧,一个地方只选定几个乡间县里征兵,再去附近打听,又有地方没有被征,看不出规律。 “为什么隔壁县不用从军?” 宣布名额的官吏虽然也有些疑惑,但还是解释道:“西戎虎视眈眈,攻袭玉门关,陛下体恤,采取轮选制,这次没轮到他们,下次征兵就是他们了,而他们出征,附近州县都要竭尽全力协助所征之地。” 地区之间互帮互助,一个地方的青年从军,周边地方可以与其建成互助组,官员、居民有责任照顾家属,帮助耕地收割,出征及互助组的家庭可以免一部分税。 民众放了心,又听说西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