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61(1 / 1)

---------- 早朝上江立对李衡还坚持“赶尽杀绝”的策略,但下朝之后他立刻就变了副面孔, 在其他大臣们走后悄悄留了下来, 向小路子求见圣上。 小路子直接了当道:“陛下说他在御书房等您。” ——这么看便是早料到他会求见了。 江立在心里做了一番心理建设, 而后才跟着小路子去了御书房。 纪城果然坐在里面,桌子上铺开一溜图卷,乍一看仿佛是大宁的兵力布防图。 江立心头一跳,定睛一看,上头笔走龙蛇一通乱画,根本就是在大宁边境图上乱涂鸦。 他松一口气,朝纪城行礼:“参见陛下。” 纪城抬了抬下巴示意他起来,而后笑眯眯道:“丞相大人今日与朕配合得很是不错呀。” 他颔首:“朕很满意。” 江立:“……” 饶是以他百官之首的修养在此刻都忍不住想骂一句娘。 他沉默半晌,干笑道:“老臣可不知道陛下要杀的是北夏使臣啊。” 就是把人借走得太早了,但凡这小皇帝要人的时候北夏使臣已经来到大宁,他都不会那么草率的一点防备都不做!现在倒好,人死了,他江立要是不想被拉下水,就只能站在小皇帝这边拼命把摄政王给推下水! 他一世墙头草的英名啊!! 纪城撑着下巴还是笑吟吟的表情:“杀人的好像不是我的手下吧?” 江立:“……” 他又想骂娘了。 半晌,江立才干巴巴道:“陛下今日把责任都推给摄政王,此举似乎太过急躁了些。” 为了避免对方又歪话题,他赶紧补充:“毕竟摄政王手上有大宁一半兵力的虎符,您逼迫太甚,难免会有狗急跳墙的可能。” ——事实上这才是大家对摄政王都哄着捧着的原因,手握大宁一半兵力,他便是造反都有不小的胜算。 纪城知道他来就是想问这个,也没故意兜圈子:“你说虎符?” 他轻描淡写道:“我拿回来了。” 江立懵在原地:“拿、拿回来了?” 什么时候拿的?怎么拿的?摄政王他老人家知道吗?? 纪城笑眯眯:“你当我请他看那么多戏是白请的?” 看戏? 江立瞬间意识到什么:一个多月前他便听说摄政王被小皇帝用各种理由留在宫中,也不干别的,就搭了个戏台子整夜在摄政王休息的寝殿外请戏班表演,一直到前几天,摄政王终于爆发,硬气拒绝了进宫,为表不爽还早早就在摄政王府里睡了。 当时听到这消息时他还没多想,顶多暗暗感慨下小皇帝睡眠质量真好,可现在经对方这么一说—— 他怕不是故意扰乱对方睡眠质量然后趁机去偷的虎符吧? 望着纪城笑眯眯的表情,江立心脏狂跳——直至此刻他才终于意识到了那么一点:小皇帝一直这副笑嘻嘻的样子,不是什么玩世不恭,而是他真的成竹在胸。 心头瞬间闪过数道想法,江立又问:“那陛下是真的打算和北夏开战?” 纪城道:“大宁软弱太久了,要是不给北夏一点颜色看看,他们怕是以为大宁已经是他们的属国了。” ——原来没打算真的死战。 江立长舒一口气,而后便听纪城散漫道:“不过把北夏变成大宁的属国倒是极不错的。” 江立:“咳咳咳!” 他是真的不该相信小皇帝行事稳妥有把握! 纪城看向他:“怎么,丞相大人有意见?” 江立:“没没没!” 他就算有一箩筐的意见也不敢说啊!上一个只手遮天的摄政王已经被快被发配到边境战场了,更遑论他还是个有把柄在小皇帝手上的。 全家都在小皇帝贼船上了,他现在只能闷头往前冲啊! 于是江立真心实意地朝纪城行了个礼:“老臣就是希望陛下能够旗开得胜,最好把北夏人打得落花流水。” 纪城抬了抬下巴:“那肯定的。” 江立:“……” 他可能到底是低估陛下的脸皮厚度了。 ------------------------------ 大宁,建化三年五月,北夏国使者来访,同月,北夏使臣于大宁京城醉仙楼遇刺身亡,凶手在得手后逃离,执金吾和摄政王府军队彻夜搜查捉拿,未果。 使者被害的消息于六月传至北夏,从未吃过这种亏的北夏人果然出离愤怒,在短暂的交涉无果后,七月,北夏向大宁宣战。 而按照之前“说好的”,在北夏使者遇刺一案中有重大过失的摄政王李衡将率兵前往边关。 李衡走的那日全城欢送,百姓们在街道两边真心实意地祝愿军队凯旋而归,而城门口纪城率领文武百官,也动情地表示:“皇叔,虽然你之前犯下了那么多错,但作为你远到十八代的侄儿,你如果愿意认错并改正的话,朕还是会接纳你的。” 他握住李衡的双手用力摇晃几下:“此去路途不易,皇叔,朕会想念你和堂哥的!” 李衡表情难看,偏偏也无法在众目睽睽下甩开纪城的手:“陛下少年英才,相信看到如今的你,先帝在天之灵也会欣慰的。” 他挤出一个咬牙切齿的笑容:“陛下快松手吧,臣该启、程、了!” 纪城又使劲儿摇了摇李衡的手,动情点头:“好,朕就不远送了,皇叔快些上路吧!” 李衡:“……” 他真的好想打人啊!! 然而文武百官满京百姓都汇集于此处,李衡这些想法想想也就算了,他咬牙抽回自己的手,翻身上马,带着军队从城门离去。 军队离去后,纪城的龙辇直接回了宫。 百姓和百官们也纷纷散去——前者还在畅想己方的军队能够给予北夏人迎头痛击,而后者已经从前段时间的情绪中慢慢退潮:且不提他们愿不愿意死战,单就陛下只派了摄政王去往前线这个举动来看,他也没有死战的架势啊? 而且不提这个,传说中摄政王手上不是有虎符吗?他现在又为什么会乖乖听从调遣? 况且摄政王那可是亲北夏派的,把他派去战场,两边真的能打起来?他不给北夏那边主动开城门都算好的了吧? ——很快他们的疑惑就有了答案。 八月,前线战场的消息传回京城:摄政王李衡率亲卫叛逃大宁投奔北夏,走前下令麾下士兵于午夜大开城门放北夏人入城,另外还向北夏献上了大宁的布防图,以证诚意。 而还没等大臣们一口凉气彻底吸进肚子里,后面的消息紧跟过来:守城的将领似乎早就收到风声,那些开城门的士兵还没到城门就先被斩了。 且摄政王叛逃后北夏与大宁打的第一仗,北夏大败溃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