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腹,声音狠厉:“去找郎中令,想办法遏止消息散开的速度,一方面尽力去找那些目击者封口,另一方面对外宣称王府里有人叛逃!” “那个刺客就是想要陷害我们父子!” 心腹点点头,赶紧离去。 李于之还是惊慌不已:“怎么会这样?” 这一瞬间连他也忍不住在想——那李暨该不会真是有鬼神相助吧? 要不然那刺客莫名其妙死了还可能是有人出手,可这诈尸怎么可能是人为? 而此刻,那出手弄死刺客,又搞出诈尸的“鬼神”已经松了手诀,又把手缩回被窝。 面对玄天镜内大臣们惊悚的目光,太子殿下耸了耸肩:“我真学过傀儡术啊。” 识海里那玩意儿不准他操纵活人,那动一动死人还不行了? 这个小世界的灵气浓度不怎么样,那刺客尸体里被注入的灵力也有限,只够操纵他坐起来把怀里的令牌折腾出来的而已——不然到时候让这刺客尸体去群臣面前跳一圈舞,看谁吓死谁。 大臣们:“……” 面对久久不能言语的大臣们,纪城也不想和他们多言,他在床上翻了个身,顺应身体自我修复的本能渐渐陷入沉睡中。 别说,这丝绸锦被还是挺舒服的。 真香。 ------------------------------ 小皇帝的身体到底年轻,明明之前还是病得不轻,但养个一天多也就好得差不多了。 第三天纪城神清气爽地起了床,还顺便听说了这两天摄政王处理“谣言”处理得相当焦头烂额的消息。 早朝时郎中令战战兢兢地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就是那个有人叛逃摄政王府,刺客是为了陷害摄政王的版本。 同样听到汇报的其他大臣们反应各异,有一半群情激奋认为此等恶贼其心可诛,有一半诡异沉默对这个结果不敢置词,其间各自心思如何自然不用多言。 而纪城对郎中令的汇报进行了总结:“哦,所以那个刺客是摄政王府的。” 作者有话说: 群臣:好像有毛病但又好像没毛病的样子…… - 因为今天还是有点事所以就只写到了这里……明天我争取把事件节奏搞快一点qwq - ? 38、提线傀儡小皇帝(4) 他这句话一出, 朝堂上所有人登时大惊失色。 李衡更是声音洪亮地为自己辩白:“陛下您误会了!那刺客绝非我所指派!!” 纪城侧目看过来:“朕也不是说那刺客是皇叔您指派的啊?” 他表情无辜:“那刺客是出身摄政王府,然后又叛逃了,所以他来自摄政王府,不是这样的吗?” 李衡一噎:“……是。” 他还能说不是吗?! 纪城一抚掌:“所以说就是这样的嘛!” 他信誓旦旦看向李衡:“皇叔你放心, 我绝对没有怀疑过你!” 李衡:“……谢陛下。” 你不说还好, 这么特意一说倒是更显得阴阳怪气了好吗! 其他大臣们也都是有眼色的,看得出这两个人中间的气氛不对, 自然不会有谁故意去触霉头。于是接下来大家都默契地不再提此事, 连汇报的内容都巧妙避开了可能的雷区。 而涉及到一般的政务内容, 早朝就成了李衡的发挥之所了。 “关于河州河堤加固的问题……” “现下已经开春, 和北夏那边的战事应该有所缓和了,所以……” 他一道道的指令回复下去,挥斥方遒仿佛自己才是那个九五至尊位置上的人——事实上这一幕已经持续有三年了,大臣们大多都已经习以为常,但不知道怎么的,今日不少人在汇报完之后都忍不住抬眼偷瞧了下那位真正的九五之尊。 然后他们就看见那位九五之尊百无聊赖地撑着下巴在打哈欠。 大臣们:“……” 不是, 这心态也太好了吧? 而整个早朝剩下的时间,这位权力基本上已被架空的小皇帝没有再发表过自己的任何意见。 即使有的时候李衡做样子问问他“此事陛下有何高见”, 他也只会回答“皇叔说得挺好的, 我没意见”。 连李衡自己都为纪城那出乎意料的乖顺感到惊讶:即使撇开刺客事件不谈,对方和他的关系其实也挺表面功夫的。 最开始登基的时候这小皇帝或许还不懂事,然而随着年岁渐长, 对方平时虽然还会保持着对他这位旁支皇叔的尊敬, 可一旦到了朝堂上,李暨就会拼命想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感——然而小皇帝并不知道这样不仅对他夺回权力没什么帮助, 反倒会显得他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 但现在对方不张牙舞爪地闹了, 反倒是让李衡心里有点紧张起来:这小子该不会是要准备放个大招吧? 然而一直到散朝, 纪城也没表现出任何的异常或不满来——如果临下朝的时候他连打了五个哈欠不算的话。 离开了皇宫,李衡稍稍放松了一点绷紧的神经,他回府处理了些来信,又召集了自己的心腹们开会。 会议内容主要还是关于那刺客事件的,所谓众口铄金,这又是皇帝被刺杀的大事,尽管他这边已经尽力在施压了,但民间还是有隐隐约约的流言传开,李衡相当重视这件事,他叮嘱心腹们要严加注意,而后又问道:“于之人呢?” 一名心腹有些结巴地道:“呃,世子他、他……” 见对方这表情,李衡心里也就猜了个七七八八:“又是江家那个小姑娘?” 心腹表情尴尬地点头:“嗯……” 李衡摇摇头,语气中有些失望:“他可真是……” 心腹劝道:“王爷,世子也还年轻……” “年轻也不是拿来胡闹的,”李衡道,“他这样沉不住气,以后又怎样成就大事?” 那心腹还想再劝说两句,李衡却不想在这件事上多谈,他摆摆手,又将话题回到正事上。 第二日早晨他准时出门上早朝,然而群臣汇集于太宁殿时,却发现最高处的帝王宝座上空无一人。 只有一个太监站在旁边,满脸尴尬地解释:“陛下说今日早朝他就不来了……” 群臣:“??” 李衡皱眉道:“陛下都不来,这算什么早朝,传出去又成何体统?” 太监表情更加尴尬:“陛下说,反正有王爷您在,他相信您会把政务都处理得很好的,所以……所以他就不用来了。” 哗。 这句话一出,大殿上几乎炸开了锅。 李衡的脸色也是分外难看——昨日才想着这小皇帝是学聪明了,没想到今日就给他准备了这般的大礼! 当朝帝皇不上早朝,甚而直言有摄政王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