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21(1 / 1)

既然宋太·宗你看不懂,那我们好心的帮帮你。 不用谢,请叫我雷锋! 朱棣(航海先驱)@赵光义:“你也知道,北宋灭亡之后才建立了南宋,那么,问题来了——北宋亡国之君是谁?” 雍正@赵光义:“我刚才已经说过了,赵佶成了亡国奴,那么,如此一来,被金人劫做俘虏是谁?” 乾隆@雍正:“皇阿玛你说的还不够明显,应该直白的告诉宋太宗,南宋的末代皇帝是赵昺,那行了牵羊礼的又是谁?” 啊?? 赵佶:??? 赵光义:…… 宋太·宗位面。 看到后世皇帝们这层出不穷的问题,赵光义也不由得按照他们的思路去思考。 可越是琢磨这些问题,他就越是心神不宁,最终,剥茧抽丝之下,那个不可思议的答案呼之欲出。 这怎么可能?! 作者有话说: 第80章 谁又该同情谁呢? ◎赵光义:看见没,这就是我的三观,它“砰”的一声,碎裂了!◎ 赵光义只觉得头痛欲裂, 他怎么也想不通,这北宋的文武百官都认为赵佶是千古一帝,各个都奉承他、赞美他, 这样的皇帝怎么会成为偷生怕死的俘虏? 但是,排除了所有不可能的选项之外, 他也只能相信这个最终的结果。 于是, 他屏住呼吸, 试探性的询问那些后世的皇帝们: 赵光义:“难道, 他就是北宋的亡国之君,行了牵羊礼的那个?” 虽然他心中隐隐约约已经得出了答案,可他还不死心。 这一刻, 赵光义宁愿是自己判断失误,也不愿意相信赵佶就是“徽钦二人”这个结果。 可是, 历朝历代的同行们才不管他作何感想。 诸天万界:你还心存侥幸?那就让我来帮你认清现实, 不用谢! 朱元璋(平民榜样)@赵光义:“可不就是他嘛,宋太宗啊, 你还是认清现实吧。” 乾隆@赵光义:“虽然此事实在难以接受,可是,我们要尊重历史,身为同行, 我深感同情。你,还是冷静一点, 可别气出个好歹来。” 啊!!! 得到了朱元璋这个肯定的结果,赵光义只觉得胸口剧痛,气血一阵儿翻涌, 浓重的血腥味弥漫在他的喉中。 一时间, 他心神俱震, 竟不知该说什么。 赵光义:看见没,这就是我的三观,它“砰”的一声,碎裂了! 与此同时,北宋的各个位面都充斥着一片怒骂之声,不少血气方刚的少年人都立志从军,绝不让金人踏上大宋的每一寸疆土。 而南宋的各个位面则面露哀色,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是过去发生的事,已经无法改变。 更何况,他们要面对金人、蒙古人这两大势力。 谁又该同情谁呢? 而宋徽宗位面却陷入了短暂的沉寂,而后,许多人开始呼朋引伴,相互传递这一消息。 不得不说,这事儿即使放在诸天万界,那也是极为炸裂的存在。 北宋,延福宫。 得到这些消息的赵佶也大吃一惊,他当即慌了神儿。 “快,快请诸位爱卿入朝觐见!!” 虽然此时刚刚下朝,可按时观看盘点的大臣们也瞬间得知了此事,他们知晓家国存亡的轻重,于是又马不停蹄的赶赴宫中。 而咸福宫中,赵佶也满脸忧虑,唉声叹气。 金人凶悍野蛮,被他们俘虏后绝不会有好下场,不行,他绝不做亡国之君! 于是,他匆忙披上龙袍赶至紫宸殿。 此时,满朝文武无一缺席,他难掩焦急的询问道: “这,金人要亡我大宋,诸位爱卿以为,该当如何?” 听到他的话,童贯、蔡京和张邦昌等人面面相觑,皆显得老神在在。 如何?按老办法来呗! 无非就是割地、送岁币、投降,还能如何? 只要许出的利益能令金人满意,他们就一定会退兵。 说到底,这也不是他们头一回南下了。 以往都是这般,一方得了金银财宝,一方能够保全自身,双方都皆大欢喜,想来,这次也不例外。 至于赔付出去的岁币由谁来出? 呵,反正不会是他们这些达官贵人。 正当他们打着小算盘想着搜刮民脂民膏用来求和之际,文臣李纲出言道: “官家,既然如今大宋已得先机,那我等应该厉兵秣马、筹备粮草,早做准备才是。” 将军宗泽也一脸坚毅的抱拳请求: “还请官家下旨,只要大宋军民上下一心、同仇敌忾,一定能成功击退进犯的金军。” “这……” 赵佶面露难色,眼睛不断游移,不敢与李纲和宗泽对视: “金军兵强马壮,能征善战,大宋,又能取得几分胜算……” 看到自家皇帝这副软弱可欺、连殊死一搏的勇气都没有的怯弱模样,朝中的主战派们犹如被一瓢冷水泼到了头上,心也在霎时间沉到了谷底。 主和派也脸色难看,深深地思索着宋、金决战的胜率,良久之后,他们长叹了一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 而投降派们则面带微笑,显得成竹在胸。 李纲忍住心中的悲愤和无奈,复言道: “官家,既然北宋之后还有南宋,可见我宋军也有一战之力,并非是脆弱到了不堪一击的田地。” 宗泽也言辞恳切的再次请求道: “官家,到了此番危急存亡之际,我大宋只有奋力一搏、殊死相争才能取得一线生机,万不可……” 话到嘴边,他又生生拐了个弯儿,换了个委婉的说辞: “万不可心存侥幸啊!” 听了宗泽的话,赵佶捋着胡须若有所思,倒也不再说那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丧气话了。 而李邦彦、李棁、张邦昌等投降派皆皱起眉头,面色不虞,虽然宗泽说的是“侥幸”,可他们清楚,他实际上想说的是——绝不能投降。 再偷眼儿瞧瞧官家的脸色,似乎是对宗泽的话有所意动。 这怎么能行? 在投降派眼里,金人是不可战胜的,只要能投降,卖·国求荣根本算什么,反正,他们依然能身居高位,享受荣华富贵。 到时候赔付岁币的是百姓,承担骂名的是赵宋皇族,他们这些文臣正好躲在后方搅风搅雨,既得了好处,又不用承受百姓的辱骂,岂不是美滋滋? 可若是打起仗来,战胜了他们也得不到丝毫的好处,可若是战败了,以金人的脾性,怕是要狮子大开口、加倍的获取赔偿,可是,如此一来,百姓的钱都被搜刮去当岁币了,自己又从哪里获得油水? 不成,绝对不成! 没有好处的事儿咱不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