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09(1 / 1)

李明之母,那她当时已经四十岁左右,这有些离谱,可能性不大。所以齐王妃杨氏和唐太宗之间应该没有故事。 在此给二凤道歉,真的不好意思,这个黑锅不属于他。 第72章 李渊:知罪?我看你们功劳大得很! ◎你们有本事!都会和自己的亲兄弟打架了,瞧瞧,这是多么的光荣!◎ 看到他的动作, 李建成,李元吉,以及拥挤在长街中的追随者们, 皆目露火热,仿佛拨云见日, 看到了往后的富贵。 就在秦王李世民心中毫无波澜, 欲与人间永诀之际, 不远处传来了阵阵马蹄的声音, 随之而来的还有那焦急而响亮的厉喝。 即使雨水滴答,可他的声音也清晰的传到了长街对峙的双方的耳中—— “止战!止战!务必留秦王一命!” “务必留秦王一命!” 看着不远处那一列快马加鞭的宫中使者,李建成和李元吉心中一凝。 不好!时不我待! 只怕今夜过后, 他们再也寻不到诛杀李世民的机会! 可如今,宫中使者已然近在眼前, 若是此时诛杀李世民, 必然会落入使者眼中,届时到了皇帝跟前, 谁也讨不了好。 属下们不敢出手,而李建成生性仁厚温和,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愿意向亲兄弟挥刀, 更不愿意抗旨不遵。 而李元吉倒是阴鸷狠毒,若是以前, 他必定会斩草除根,即使在使者当面,他也一定要坚持除掉李世民。 因为他坚信, 自己也是父皇的儿子, 即使他杀了李世民, 父皇也不会将他如何,难道父皇会为了一个死去的儿子而杀掉另一个儿子吗? 他不会的,不过也就是狠狠的处置他一番就是了,可今后,等到李建成登基,依然会重重的封赏他。 这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可如今,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李元吉神色怏怏,并没有趁机对李世民出手。 既然能活,那李世民自然不会去死,他目光如电的望向远处,眸光紧紧的追随着快马加鞭的来人。 使者带着侍卫们策马奔腾、呼啸如风,几息之后就来到近前。 他飞身下马,举着手中的圣旨迅速来到近前,眼睛在李世民身上停留片刻,确保他没有性命之忧后,使者展开手中的黄色娟帛: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宣太子、秦王、齐王入宫觐见!” 事已至此,再也没了诛杀李二的可能,李建成也只能长叹一声,暗道这李二命不该绝。 而高坐在宝马上的李元吉神色淡然,看不出心中作何感想。 一行人护送着秦王三人打马飞奔,穿过重重宫门,不多时便到了兴庆宫。 开国皇帝李渊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他身穿一身朱紫常服,背对着宫殿的大门,兴庆宫内烛火通明、恍如白昼,却看不清他的神色。 兄弟三人在宫女太监的服侍下解了甲胄,又摘下兵器,这才步入殿中,一齐拱手叩拜: “儿臣不孝,请父皇恕罪!” “儿臣不孝,请父皇恕罪!” …… 而李渊背对着他们,置若罔闻,他负手而立,不知在思索什么。 李建成兄弟三人自然知晓父亲此次必定会勃然大怒,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父皇竟然是这样的反应。 声嘶力竭的批评、申饬,或者痛痛快快的一顿鞭打,甚至是直接宣旨将他们幽禁起来,这些都比如今这般无声无息、不发一言的沉默更好。 时间悄无声息的流逝着。 李世民三人依然老老实实的跪在地上,他们不仅不敢懈怠,甚至比平时跪的更加规矩。 烛泪滴落、月上天中。 兴庆宫中一片死寂,只能听到兄弟几人交错而沉重的呼吸声。 在这般令人窒息的寂静中,李元吉率先承受不住了。 他的额角冒出豆大的汗珠,俯下身子连连叩首: “儿臣不孝,请父皇降罪!” 这一下仿佛打开了几人心中恐惧的阀门,李世民和李建成也苍白着脸色随之磕头。 “儿臣不孝,请父皇降罪!” “儿臣不孝,请父皇降罪!” 一时间,兴庆宫中的告罪声和重物坠地的“砰砰砰”之声此起彼伏。 兄弟几人都知道,此次必然触碰到父亲的底线,因此每一次叩首都用足了力气,不多时便磕的脑门儿红肿。 可李渊依然无知无觉,毫无反应,如果不是他背负着双手,几乎让以为他已经睡着了。 …… 鸡鸣报晓,月落日升。 天边已经泛起了一层淡淡的鱼肚白。 此时此刻,三人已经跪了好几个时辰,额头也已经发青,兄弟三人满身大汗、额头上甚至流出了淡淡的血丝,他们早已精疲力尽。 可三人却一刻都不敢放松,依然端端正正的长跪不起,连连告罪,祈求父亲宽恕。 也不知到了什么时辰,李渊终于回过头冷冷的注视着眼前的三个人。 他目光冷淡,面无表情,仿佛眼前三人不是自己的儿子,只是几个陌生人。 发觉父亲终于愿意搭理他们了,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皆是激动不已,几人打起精神,又勉强撑起身子重重的磕头告罪: “儿臣不孝,请父皇降罪!” “儿臣不孝,请父皇降罪!” …… “呵!降罪?你们几个本领滔天,我哪里有资格给你们治罪!你们的大礼,我可受不起!” 听着父亲说出这番话,兄弟三人更是惊恐莫名,连忙“砰砰砰”的磕头,几乎将脑袋磕出残影来。 “儿臣知罪,儿臣不孝。” “儿臣知罪,儿臣不孝。” …… 李渊转身坐在胡床上,冷漠的盯着眼前的三个儿子:“知罪?我看你们功劳大得很!” “大唐初立,突厥尚在虎视眈眈,你们就兄弟相残,自毁长城,实在是高!” “不经过我同意,就私自在长安城里私斗。你们可真有能耐,既然你们都目无君父,那就别认我这个爹!” “你们怎么不继续打了?打个你死我活、打到今日早朝,拼个两败俱伤那才叫真本事!” “到时候让大唐的朝臣们都看看、让长安城的百姓们都瞧瞧。你们,是多么优秀的主君!” “是啊,你们有本事!都会和自己的亲兄弟打架了,瞧瞧,这是多么的光荣!真该让那些史官们好好记载,一定要让你们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 “不,我看还是直接让画师过来,把你们骨肉相残的场景都细细描绘下来,也好让你们的英姿流传千古!” …… 听着老父亲饱含着满腹怨气的猛烈输出,兄弟三人以头触地。 想象着文武百官和百姓们看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