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半知道了。” 就算以前不知道,经过刚才那一出,江城很快就会知道。她会美国想继续调查就难了。倒不如留在这边。 陆庆安叹息。 他原本觉得华国危险,想带着女儿回美国。但似乎美国对女儿才是真正危险的地方。 “君心,你究竟怎么打算?”陆庆安问。 他明白了,女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 他这个不称职的父亲,能做的就是尽量支持她,并为她提供保护。 * 第二天,南城市市委书记、市长、副市长一同探望陆庆安。 这个城市最关键的人物都出现了,就为了安抚投资者的心情。 然而令他们意外的是,陆庆安出人意料地和善,对他们也表示高度理解。他甚至一点离开的念头都没有。 前几日陆庆安投资的意象还不明确,女儿经历过这一期事件后,如今倒是透露出越来越大的诚意,着实奇怪。 人精一般的政治家明白陆庆安这是有所求,可他们都不知道他求的是什么。 关于投资的问题,一谈就是半个月。 这半个月,不仅仅是陆庆安,他公司的高管也纷纷来华,谈判很快就要成功。 双方已经混得很熟,陆庆安找个空闲的时间约了副市长与公安局局长赵英东,他主动告诉两人他的需求。 “我女儿君心,她就是被人拐卖贩运到美国,阴差阳错成了我的女儿。”陆庆安也不怕家丑曝光,将糟心的换子案毫无保留告诉两位。 陆庆安:“我们这次回华国,主要是为了寻找君心的亲生父母。” 副市长特别留意那一个“回”字,别看仅仅是一个字,这里面很有深意。 “事情已经过去二十年,查起来怕是困难重重。”赵英东道。 虽然很想帮陆君心找到亲生父母,但也不能信口开河接下可能性不高的任务。 “这件事,君心这丫头自己有打算。她已经在做了。通过媒体,联系二十年前失去孩童的父母,只要宣传到位,那么她的父母看到就必定会赶来找她。再通过科学检验,就能找到人。”陆庆安道。 “这方法倒是好。”赵英东感叹。这总比耗费大量警力大海捞针容易得多。 “有什么能帮忙的地方,老陆你开口。”副市长直言。 陆庆安绕了个很大的弯子,重点还没提到。 “我女儿有一个想法,我找两位也是来咨询一二。”陆庆安问:“君心她想归化,加入华国国籍,就不知道国家政策如何。” 归化,放弃美国国籍,加入华国。 这是陆君心考虑各方面得出的结果。 在美国她没有仕途可言,无法从事理想事业,很多事情都会受到制约。她的生命安全还因为江城那个混蛋得不到保障。 再说,穿越那么多小世界,君心生存的环境几乎都跟华国相似,她在熟悉的环境中确实要更自在些。这种微妙的感觉叫做归属感。 她原本就是从华国被拐卖到美国,是这里的人。 她想回来,就不知道,华国这边要不要了。 “我们当然是欢迎,就不知道君心是否想清楚了?”副市长道。 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但华裔子女归国,这对各方面来说都是好事! “她想得很清楚。”陆庆安道,他还将陆君心的理想,她私下调查黑帮的事迹都告诉副市长。 他希望女儿能归化后,能在公检法中有一席之地,希望她不在遭受歧视能一展拳脚。 赵英东捏着自己的手,强忍着不要笑。 前些日子他还在遗憾,结果一颗好苗子就这么送上门。 他运气怎么就这么好呢? 作者有话要说:外籍归化人士能否进入公检法我不确定,但就当可以吧。 第127章 花瓶美人假千金 11 完 外国人想加入华国国籍, 难吗? 法律上的规定倒是不难, 有入籍意愿,但实际操作却挺难的。 关键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加入华国籍,倒是有大把大把的人被中介忽悠着出国移民。 陆庆安与南城市谈妥了上亿美元的投资, 其中以陆君心名义就投了200万。 由南城市副市长与公安局局长赵英东盯着,这手续办理也比较快。 这边在办入籍, 陆君心还要去美国使馆填写放弃国籍申请书。华国不承认双重国籍, 所以她要注销美国国籍。 美国使馆居然还刁难人。 “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对方如此问道。 一个好不容易踏入美国上流社会的华人,居然放弃了优越的地位, 加入一个完全不同的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 陆君心的理由倒是很充分,她从华国被拐卖于是认祖归宗,并立志加入这片土地的司法系统,加入打击非法人口买卖的行动中。 然而,美国人却不认同。他们怀疑陆君心入籍华国,是为了方便陆家资产转移。 经过很长时间的调查, 他们才通过了陆君心的放弃国籍申请。 在陆君心缴纳了弃国税后,陆君心真正意义上成了华国公民。 * 处理国籍问题的同时,陆君心当然也没闲着。 赵英东是想直接将人招入公安局, 然后他让手底下得力的干警亲自带。可陆君心思考后,还是认为先学习比较好。 手里拿着美国名校法学学士学位,如果她去涉外律所工作会很受欢迎, 可她想入司法系统,这文凭就不够硬。两个国家法系不同,很多东西都得自己重头学。 有了副市长与赵英东的推荐, 又在研究生考试中获得出色成绩,陆君心进入华国公安大学法学系学习兼修犯罪学。 “陆君心,有你的信,美国来的。”陆君心的室友很热情,三双灵动的黑眼睛里闪烁八卦的光彩。 “男朋友?” “你对象?” 她们非常好奇。 “你们想多了!”陆君心摇头。 她快速拿走信件,又在室友脑门上敲了一下。一群女孩笑闹着,打成一团。 谁能想到相处如此融洽的室友在初见面的时候,还对陆君心冷嘲热讽、针锋相对。 资本家、千金小姐、美国人…… 这是她们在背后给她取的外号。 这些女孩本性真的不坏,可刚刚改革开放,时代的特殊性还让她们保留着对阶级敌人的警觉性。而自己在她们眼里,就是需要被打倒的阶级敌人。 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局面。 陆君心倒也没想着搞好室友关系,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根本就没有社交的时间。 她也不知道怎么了,室友们强烈的对立情绪竟然在漫长的相处中消失了。她们还主动向她道歉,后来大家的关系也渐渐好起来。 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