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盛唐小女官 > 分卷阅读3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1(1 / 1)

都得是对句——你最好能够把你所有的技巧都融汇其中,以达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至于怎么在这么四句诗里展现出足够丰富的内容,也有人认真钻研过:甭管是写景还是写情,尽量别平铺直述,咱得化用一些典故,也就是读书人所说的“用事”。 通俗点来讲大抵就得这么写:你看眼前这山,像不像想起尧舜禹登过的山?你看眼前这水,像不像汉武帝渡过的水?我们能在这样的好地方尽情享受眼前的好光景,肯定是因为我们的圣人功比当年那些牛逼皇帝啊! 这样一来,一首花团锦簇的马屁诗就写完了。 那种直接吹嘘“咱们圣人真牛逼啊真牛逼”的直白夸法,文人们是不屑写的! 大唐这种普遍把写诗手法当学术来研究和剖析的做法,可以追溯到诗瘾不小的太宗皇帝李世民。 李世民自己会写诗(写成什么样姑且不论),最爱召集群臣一起喝酒跳舞,再轮流作诗歌颂咱幸福美好的大唐生活。 李世民还十分热衷于召集文官们编纂一些典故大全,比如他让魏征等人编纂了一千多卷的《文思博要》。 这套书里头全都是从过去的书籍里摘取些好词好句好段供大伙写诗作文时参考,堪称大唐版本的《经典作文素材》。 到了开元年间,李隆基的儿子们开始读书了,他觉得《文思博要》《艺文类聚》之类的作文材料合集太庞杂了,不太适合拿给皇子们学诗文,便命人编了本《初学记》给皇子们当教材。 贺知章前些年曾到十王宅那边给皇子皇孙们搞教学工作,也接触过这套官方重编出来的浓缩版初学读本。 他沉吟片刻,摸着三娘脑袋说道:“等到了温泉宫,我带你去十王宅那边借本《初学记》。这套书一共三十卷,你不必特意抄写,权是闲书看看就好。看得多了,自然就知道对句时该怎么用词、怎么用事了。” 三娘听后十分高兴。 但还是有点不明白。 “十王宅是什么?” 贺知章便给她介绍了一下十王宅的情况。 李隆基已经临近五十岁,他的成年儿子自然不少。成年后,皇子们就不适合住在宫里了。 李隆基想起自己当年曾经与几个兄弟住在一起,兄弟几人感情至今仍非常融洽,当即决定在大明宫周边划了片地安置自己最先成年的十个儿子。 这地方被称为“十王宅”。 即便后来入住其中的皇子多了几个,大伙也依然习惯这个称呼。 像温泉宫以及东都这些地方也会划出一片区域充当临时的十王宅供皇子们入住。 成年的皇子们虽然已经不需要读《初学记》,但皇孙还是有需要的,贺知章才会提出要带三娘去十王宅那边借这本书。 既然学典故的事有着落了,三娘便开开心心地跟贺知章聊起天来。眼看一时半会学不来用典,她积极地掀开车帘看着外头的景致和贺知章学起最起初的写景对句来。 诸如青山对绿水、叶绿对花红之类的。 反正车外能瞧见什么她嘴里便蹦出什么词来。 贺知章有她一路相伴,竟不觉得路上这一两个时辰太过漫长,反而有种一眨眼就抵达温泉宫外的错觉。 倒是钟绍京从他那混在国公队伍里的马车上下来,赫然发现三娘居然在贺知章那边。 钟绍京给贺知章一个谴责的眼神,意思是“你去偷老郭家孙女居然不叫我”! 贺知章压根懒得理他。 三娘见到钟绍京则是高兴得很,屁颠屁颠跑过去与他分享自己练了一路的对句,典故可能需要多读书才能积累下来,可沿途的水光山色却是人人都能瞧见的,不拘年龄几何,更不拘阅历如何。 钟绍京闻言一乐,笑呵呵地考校起她来:“圣人前些年因为御汤修得酷似天上北斗七星,所以把它更名为‘星辰汤’,那星辰应该对什么?” 三娘琢磨了一下,回道:“日月!” 钟绍京再问:“宇宙?” 三娘不假思索:“乾坤!” “星辰明宇宙?” “日月耀乾坤!” 钟绍京笑道:“虽没什么文采,勉强也算你对上了吧。” 三娘近来时常去越国公府抄书,与钟绍京算是十分熟悉,自然晓得他的话该怎么听。 总的来说就是“虽然”什么的不用管,“勉强”之类的也不用信,只要提取出里头表示肯定的内容就好了。 三娘便又跑去夸起贺知章来:“您教得真好,我才学了一路就能对上了。” 贺知章捋须夸道:“是你自己学得好。” 三娘当即骄傲地道:“都说名师出高徒,可见您是名师,我是高徒!” 钟绍京在一旁听得直乐,调侃道:“你可真是一点都不知道害臊啊。” 三娘觉得自己说的都是大实话,没有必要害臊。 旁边有人见他们聊得起劲,便走过来问他们都在说什么。很快地,三娘初学对句对出来的第一句“日月耀乾坤”就传开了。 一时间有人时而用复杂的眼神看向钟绍京(意思大概是“没想到你退休后反而会拍马屁了”),时而用复杂的眼神看向三娘(意思大概是“没想到你这小神童小小年纪就这么能溜须拍马”)。 钟绍京对旁人的目光向来不甚在意,没事人似的与贺知章他们去寻自己的落脚处。 郭家祖父熬了一路,可算是再次见着了自己孙女,忙过去把三娘给逮回来。他们的住处被安排在百孙院周围,与李泌住的地方挨得很近,三娘还没进院子就瞧见了远远立在那儿的李泌。 三娘立刻挣开她祖父牵着她的手,哒哒哒地跑过去跟自己的这位朋友打招呼:“你也住在这里啊!” 李泌从小钻研老庄之学,身上带着点独立尘世外的清冷气质。只是他年纪到底还不大,见了绽开大大笑脸的三娘,态度也没法继续冷淡下去。 李泌笑道:“对。” 他见三娘年幼,怕是不知道上头这般安排住处的用意,便主动给她解释了一番。 原来百孙院与十王宅差不多,主要用于安置李隆基的孙辈,这些年来诸王的儿女年纪渐长,全挤在十王宅也不是事儿,于是便有了这百孙院供皇孙们起居与读书。 像贺知章他们这些平日里偶尔会去给皇子皇孙们上课的学士们大多也被安排在这周围居住。 三娘明白了,她们隔壁住的全是皇子皇孙。 不过她连圣人都已经见过了,自然不会怕接触到圣人的儿孙。 三娘跃跃欲试地追问:“他们到了温泉宫还要上课吗?我们能去旁听吗?” 李泌:“……” 话题怎么突然快进到去百孙院蹭课了? 难怪贺学士他们都对这小孩另眼相待,她和旁的小孩还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