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不到午时, 弹劾的奏折一下就呈上来了四本! 再加上康熙特意让马齐写的这一本,总共五本, 保不齐明日还会有。 康熙看到的时候, 一开始是愤怒, 冷静下来后却是心惊, 到现在,那就是脊背发凉的感觉。 皇太子胤礽才十岁啊! 十岁就已经得罪了这么多家,满州勋贵和汉人大臣都有,如此不得人心,能不叫他又惊又后怕吗? 康熙没有斥骂胤礽,他对胤礽招招手,让他坐到自己身旁来。 胤礽见状,心神更是一松,全然不把这参他的奏折当回事,美滋滋地坐上御座。 “胤礽啊,你可知你为何会被立为皇太子?” 胤礽一怔,“我乃皇额娘所出的嫡皇子。” 所以立为皇太子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那你可知,你乌库玛法、玛法和朕,是否中宫所出嫡子?” 胤礽不明白汗阿玛为何有此一问,犹豫着答:“……不是。” 康熙:“那我三人是如何坐上皇位的?” 这些事,在胤礽小时候,汗阿玛就当帝王传奇故事,给他讲过很多遍了。 胤礽道:“乌库玛法和玛法都是诸王和贝勒贝子们共同推举的。” “汗阿玛不一样,是乌库玛嬷看您有帝王之才,所以玛法驾崩前亲自传位的。” 胤礽顿了顿又补充,“汤监正(汤若望)为您相命,说您是真龙天子的命相。且玛法当时染了天花,汗阿玛得过天花却安然无恙,所以汤监正极力举荐您。” 康熙叹道:“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 胤礽愣了愣,知道汗阿玛要说很重要的事情,于是聚精会神起来。 康熙:“首先,朕的额娘是出身满州八大贵族之一佟佳氏,裕亲王与恭亲王母族皆不显,纯亲王又年仅两岁。” 胤礽点点头,这点他和汗阿玛一样啊,赫舍里氏也是新的军功贵族,不比佟佳氏差。 康熙:“可仅仅这点是不够的,因为我们兄弟都太小,汗阿玛和宗室勋贵们皆考虑过推举安亲王岳乐继位。” “什么?!”胤礽惊到了。 “因为你皇玛法不想重蹈他稚龄继位,被多尔衮摄政的覆辙。”康熙解释道。 “那后来呢?” 康熙:“后来,是你乌库玛嬷联合了四大辅臣,有了手握八旗兵权的勋贵权臣支持,才保我登上帝位的。” “原来如此。” “所以你看出来了吗?” “哈啊?” “我大清每一任帝王继位,都少不了八旗勋贵的支持,四大辅臣,皆出身于上三旗,皆是军功卓绝手握实权之人。而你… …” 汗阿玛一顿,胤礽心里莫名咯噔了一下。 康熙:“其一自然是汗阿玛对你的爱重和私心。最重要的原因……” 胤礽睁大眼睛,紧张地看着汗阿玛。 “当初三藩之乱已席卷我大清半数以上国土,大清风雨飘摇,为了安定人心、拉拢汉臣,让百姓和汉臣承认我大清朝廷的正统,故而建元立储。” 胤礽挺了挺胸膛,所以当年自己被立为太子,对大清来说相当重要! 康熙却又说:“可对于满洲勋贵们而言,他们当初并不赞同此举,立储不过是事急从权,如今天下大定,他们便不服气了。” 胤礽怒了,“可恶!他们服不服气我都是皇太子了!” 康熙语重心长:“朕今日跟你说这个,是要告诉你,你的太子之位并没有你以为的那么稳。于满洲勋贵而言,朕立了你便是违背祖制,损害了他们的好处,来说于汉臣来说,你暴戾不宽仁,绝非明君之选。” 胤礽:“可汗阿玛才是皇帝,谁敢抗旨,汗阿玛就寻个错处,将他们革职夺爵!” 他还就不信了,这些人身居高位,会都是清清白白的。 康熙见胤礽如此想,心下却是更沉重,“若真是这么简单,你汗阿玛我何必如此殚精竭虑?告诉你这个,不是让你怨恨他们,而是要你谨言慎行、韬光养晦!” 胤礽:“可是……” 可是这皇帝和皇太子当得,未免太憋屈了? 康熙知道他未尽之意,他之前就是想着,自己憋屈,不能叫他最宠爱的胤礽也憋屈,便没有与他说过这些,不成想…… 康熙抱住胤礽,叹息道:“汗阿玛也已经在努力削弱军功勋贵们的势力兵权了,终有一日,这天下要完全由朕这个皇帝说了算!” “汗阿玛……”胤礽幽幽望着康熙,“儿臣今日才知,您是如此不易!您……受累了。” 康熙听了这话,心里熨帖无比,“你知道就好,往后行事,切记莫要骄纵任性,再肆意妄为。” “是,汗阿玛,儿臣谨遵教诲。”胤礽也回抱住康熙,父慈子孝一派温馨。 孰料康熙下一句,却是:“既如此,你也该为自己的错误承担了。” 胤礽:“???” 胤礽:“哈啊?” 康熙让他站到下头去,拿过方才的五份折子,道:“这五件事朕已查明,皇太子确有肆意伤人之实,你认不认错?” 胤礽:“???!!!” 刚刚的父慈子孝莫非是他的错觉? 康熙见他呆住,肃色冷声唤他:“保成?” 胤礽心头一突,连忙跪下:“儿臣……不知,还请汗阿玛教诲!” 康熙:“譬如马武之事,我昨日便觉蹊跷,又命人去查,发现他确实无大不敬之举,还曾回禀说要来乾清宫请旨,是也不是?” “……是。” “他尽忠职守无错,你却怒起伤人,胤祉怕你得罪人,也怕你在外留下恶名,情急之下才会阻止,被你误伤,是也不是?” “……是。” “既如此,汗阿玛便教导你,你这是不辨是非,肆意妄为之错!当引以为戒,往后切莫再犯!” “是!儿臣知错了!” 康熙最后道:“念你年幼,受别有用心之人教唆,着罚俸一年,抄孝经及四书五经一遍,责令你端正品行。” “儿臣谢汗阿玛开恩!”胤礽郑重道。 康熙这才满意地点头,“你回去尚书房读书吧。” 胤礽却又想起一事,“那三弟……” 康熙道:“你三弟朕已安抚过了,他并未往心里去。” 至于如何安抚……康熙肉痛地 想,自然是千金博一笑了。 大出血了!唉…… 胤礽告退了。 领了罚,他本该是不服气、不开心的,但……这是汗阿玛第一次提及为君的诸多不易。他知道,汗阿玛没有说出来的,还有更多、更多艰难。 胤礽忽然感觉到,汗阿玛背上,仿佛承载着无数的风雨和刀光剑影。 而自己就像被他完全护在宽大的羽翼下的雏鹰,不通世故,还以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