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的孩子却因为生产时间太长,在肚子里憋了太久没能活下来。 可这位谢小姐本人却因为伤势的原因不大好,临终之前将孩子托付给了长公主。她只希望替孩子找一户普通人家寄养,也拒绝了太子的报答。 只对太子提出了唯一的一个条件,她救了太子的这件事不要对人提起,哪怕皇帝也不能说,只要以后护着这个孩子平安长大到成年就算回报了恩情。 太子也答应了,也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在国公府长大,所以在那晚之后没有再向任何人提起此事。 “后面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孤答应了逸哥儿生母的条件,与姑姑一起隐瞒了她的存在。姑姑才经历丧子之痛,不忍心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出去,便决定当做亲生孩子养在身边。” 太子所说的这些话对江慎的心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他当初只知道因为瑞王余党的刺杀导致母亲早产,并不知道那夜发生了那么多的事。 “逸哥儿…”江慎想说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逸哥儿是我的救命恩人之子,若不是为了救我,若不是因为我去避雨,她也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是我害他没了生母。”太子想起那一晚的事,心中更多的是后悔。 又因为自己的母亲也是生他之时难产,太子对江逸总是会不由自主把他当做那个年幼的自己爱护。 江慎这才明白为何太子对待逸哥儿就像亲弟弟一般,很多时候比他这个哥哥还要好。 而他自己,虽然知道了江逸并非亲弟弟,可在他心中怎么也无法想象弟弟不再叫他哥哥是什么样的场景。 太子和母亲都没有说过逸哥儿父亲的存在,这位谢小姐独自怀着孩子来投奔母亲,想必也很是艰难。 这么多年也没有任何人来找过逸哥儿,足见他的父亲并不是什么好的。 想到这里江慎更是心疼。 他们不要逸哥儿,那庆国公府就是他的家,自己就是他的哥哥。 有关逸哥儿身世的这件事就应该让它烂在土里。 江慎决心回去之后就狠狠地处置那些胆敢造谣生事的刁奴。 至于逸哥儿,待他下次散学回府,一定要好好带他出去玩玩。 我那可怜的弟弟也不知道被这些谣言吓成什么样了,须得好好安慰一番才是。 还有那些想要欺负他的人,这是不把国公府放在眼里了! ****** 此时的江逸还在因为查不出是谁下的手而生闷气,压根儿不知道哥哥会替他出手。 他绝对想不到身世暴露后,不仅没有被扫地出门,甚至连唯一严厉的哥哥都开始加入了宠弟套餐。 “你们说有没有不读书也能做官的方法?”江逸学了这么久,终于发现了自己就不是这块料。 让他去学理化生,哪怕向高考那样读上几年也不觉得枯燥。让他一天只学语文,还是翻来覆去的文言文解析,他的头都要大了。 “有啊。”章季青第一个回答。 “快给我说说!”江逸立马感兴趣地竖起了耳朵。 “考武举科不就行了。”章季青的回答毫无意外。 江逸听了这话甚至认真地思考了一下可行性,“那季青你说我弃文从武有没有机会?” “你这是又想得哪一出。”陈熙觉得他这简直就是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弃文从武?首先你没有文可以弃,其次,季青学武那是从小就练,你不说别的,扎马步的苦能吃的了?” 没有文可以弃…… 这是侮辱谁呢? 江逸气恼地卷起一本书在陈熙的背上狠狠拍了一下,“嘴不会用就捐给想说话的人!” “就是,怎么能这么说逸哥儿呢!他只是以前没认真,上回认真起来不是就快得优等了。”顾子穆听说了江逸的事迹,替他辩解。 他说起这个江逸更觉心塞,自从上回找了个历代试题真题集的捷径,博士们得了教训,现在每次考试都是各出奇招,让学子们叫苦连天。 “除了武举科就没有别的了?”江逸不死心继续问道。 “你是长公主和庆国公之子,就算不考科举不还有恩荫,再不济也能有个闲职。”陈熙主动抢答。 江逸哀怨地看着他。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这帮靠不住的,看来他还是得自己考虑怎么另谋出路。 第65章 卫珩的手受了伤, 虽然还在国子监住着,但是并没有去上学,而是在江逸的强烈要求下在医馆养伤, 江逸还特地请了个小僮照顾他。 见到江逸又来看望自己,卫珩担心他是为自己受伤的事自责, 于是劝慰道:“江公子不必介怀此事, 我现在伤已经好得差不多, 不用日日都来看望。” 江逸还没说什么, 旁边的陈熙就笑出声来。 江逸瞪了陈熙一眼, 然后才回答道:“你也不用在意我来, 我就是借机过来躲懒,不是因为你的原因。” 他这么说了, 卫珩也就没再拒绝。 太学的号舍是多人间,卫珩新换了号舍, 与同窗还是不太熟, 又没有人照料,江逸便替卫珩在医馆安排了一间病号房住着。 房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书桌矮榻齐全。 陈熙坐在书桌前无聊地拿起一本桌上的书翻看,没想到发现了下面的一篇文章,他惊讶地看着卫珩问:“你这是已经习经义论实务了?” 他之所以感到惊讶是因为国子监的学子虽然理论上四年就可以毕业,但真的能这么快合格毕业的学子并不多,很多人都会在中级班读上好几年。 即使太学的学子比起国子学那些官宦子弟要努力刻苦,每年能获得足够积分的人也不算太多,像卫珩这样, 在前两年就能写这种言之有物的策论文章的更是少见。 卫珩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明白了他说的什么,笑着回答道:“不过是些鄙陋见解, 算不上什么正经策论。” 陈熙又仔细看了看他作的文章,明显是用心之作,随后嗤笑一声,也不点破。 卫珩确有几分天赋在身上,以前只要稍微学一学就能得到夫子的夸奖,又因为家中的情况,心思很多放在了学业以外。 自从认识江逸以后,他终于意识到了一个道理,想要改变母亲的处境,唯有自己努力早日考取功名。因有了江逸的帮助,现在他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再加上他的天赋,学业自是突飞猛进。 不过他与陈熙并不相熟,要不是江逸来看他,陈熙根本不会出现在这,所以方才陈熙问起,他也只是敷衍两句,并不打算同他说太多。 他们两人的话引起了江逸的注意,他也看了过来,发现文章写得果然不错,完全不像是一年级生的水平。 江逸心中对通过科举出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