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同伴还在旁边大声道:“张兄,你怎么就走了?” 这位张姓学子走得太快,不知是没听到还是不想答,没有回应同伴的呼喊。 反而另一名同伴替他答了:“这还猜不到吗?张兄定是回号舍写文章去了,他此前就说了想参加此次辩论大会,可惜没有门路。如今听说可以张贴文章于告示栏,自然是迫不及待了。” “我不是说了吗?是酌情挑选,不一定能挑到他的文章。”方才替他们念告示之人还纠结于此,又重复了一遍。他责任心较重,生怕这人听岔了,到时候文章没选上怪他没说清楚。 “兄台不用担心,那位张兄的文章定能被选上,他可是张清。”同伴给了此人一个让他放心的眼神。 “张清?莫非就是那位月考头名的张解元?”这人听说后对着张清的背影投去羡慕的目光。 如此一说,他相信张清的文章的确能选上了,那可是连祭酒大人都夸赞文章洒脱自如,浑然天成的张清。 除了有张清这样积极主动想要发表观点的,还有一些人是站在公告栏前随意讨论着就被架到了架上。 有人不过站在前排随口问了一句“这个辩论大会看上去不错,你们支持哪一方”就引起了七嘴八舌的议论。 “自然是支持膳食可口对学业有利的那一方,王兄你难道吃了两年膳堂还没有受够吗?”说话之人给对方一个这还用问的表情。 “你不必这么看我,我与你是站在同一方的。”问话的人连忙澄清。 但也有一些信奉吃苦文化的人,反方的支持者同样随处可见。 “我看这些不过是功课不努力给自己找的借口罢了。要真有这么大的影响怎么还有些贫寒学子中了进士的,不说别的,随便打听一下便知,翰林院多少学士大人是寒门出身。” “王兄说的没错!这都是那些吃不了苦的纨绔子弟想出来的歪理。” 他们这话是一竿子打翻了一船人,好些支持正方的都被扫射到,自然不肯善罢甘休。 两方眼看就要当场争辩起来,还是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句话,这些人才停止了争论。 那人喊道:“在这争有什么用,不如你们将各自的观点写作文章,贴出来让大家来评判一下!” “写就写!就是不知道王兄敢不敢应。”说话之人应是原本就有此打算,底气十足。 “有何不敢,我们等着瞧!”而只想口头说说的人也被逼着不得不应战。 这只是告示张贴出来短短半日中发生的事。陆陆续续有不同堂斋的人路过,重复上述的情形。 不停推高讨论热度正是江逸设立公告栏和信箱的目的。 ****** 辩论大会的征集信箱中很快有了第一批信件。江逸甚至低估了大家的热情,只一个晚上信箱就被塞满了信件,有些人塞不进去干脆直接扔在了旁边。 好在他事先安排了足够的人手,众人这才不至于第一天就被巨大的工作量弄得手忙脚乱。 因为学子会的成员基本上都是正义,崇志和广业三堂之人,江逸索性找了纪司业在三堂的院子旁边要了几个房间作为学子会的办公场所。 仗着离学堂近,每日下午的自习课江逸都会把这帮人找来干活,因为事先跟纪司业打了招呼,只要布置的功课按时完成了,助教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就显示出江逸的先见之明了,要是没有太子的首肯,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调动这么多资源的,光是纪司业那一关他就过不去。 广业堂旁的学子会临时办公室中,房间正中间几张书桌分两排面对面并立,拼成了一张类似现代大会议桌的样子。 桌子上堆满了信件,坐在书桌前的八人有人负责拆信,有人负责登记,有人负责挑选,一个个被江逸安排的明明白白。 江逸坐在会议桌的主位上,对选出来的信件做最后的把关。 “逸哥儿,你上回说这个辩论的题目是为了让国子监的教官们看到大家的民意,好改善膳堂的膳食,那为何这些反对的意见也要贴出来?” 陈熙看他挑选出来的信件中有好些是支持反方的,有些不解。 除此之外,更有一些文章不光针对辩论大会,连作为组织方的学子会都被批判了。 上回在膳堂遇到的顾知灼并非特例,今日一看信件,反对江逸做法的人还不少。写来的信件当中除了对辩论大会主题的讨论,还有不少高年级的师兄对学子会也指指点点。 可江逸却交代负责筛选信件的人,不要因为观点不一样而故意刷掉,甚至遇到一些写得好的,他还要求贴在最显眼的地方。 对于陈熙的疑问,江逸解释道:“熙哥儿这你就不懂了,这就是格局知道吗?小爷我的格局可比这些人大多了,怎么能因为意见相左就剥夺对方说话的权利呢?” 他这番冠冕堂皇的话立刻得到了在坐除了陈熙和章季青两人以外其他人敬佩的目光。 特别是卢羽,眼睛里写满了惊讶,“江逸,对不起。以前我只听说你仗势欺人肆意妄为,没想到原来你是这么大度的一个人,是我错信了,我要向你道歉。” 他说完还真的站起身来向江逸拱手道歉。 江逸也是丝毫不谦虚,“你现在知道了也不迟,我以前做的那些事都是有原因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可从不主动惹事。只不过我不爱辩解这些罢了,所以才让大家误会了这么久。” 有不少人被他这番话感动,纷纷表示之前被以讹传讹,误解他了,要向他道歉。 看着眼前这一幕,陈熙和章季青对视一眼,默默低下了头。 他们与江逸朝夕相处了几个月,才不至于像这些人一样这么容易被他这番话影响判断。 回去之后陈熙才又问道:“你说实话,真的是不在意他们文章中说的那些?” 江逸笑道:“不在意是真,但我也不是白给他们骂的。” 他要是这么大度也不至于同京城各大世家的同龄子弟动不动就打起来。 “要是只有支持一方的观点贴出来,很快写信的人就会少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让他们信任我们平台。等平台做起来了,我们再严格把关也不迟。” 江逸对这个的定位就是一个小型论坛。 自己的意见能够被大多数人看到,还能得到不少的支持,参与的人才会觉得有兴趣,只要人多了,不用他去说什么自然会有人帮他反驳那些批评学子会的人。 再说他还有最终决定权不是,江逸一点都不担心贴出来的那些文章会对大局有什么影响。 ****** 因为学子会和辩论大会,还有顺便督促那些学子刷辅导书的真题,江逸最近忙过头了,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