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渠清如许 > 分卷阅读5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56(1 / 1)

“……也不是。” 祝知宜进展还算顺利,经过数十家银局的明察暗访,基本能掌握一部分证据证实福王当年就已经开始勾结东部世家图谋官饷、中饱私囊,那批从东边运过来的弓箭就是准备着开战用的。 郎夷皇商暂时落脚在沅水之畔,按兵不动,但己经被祝知宜的人手摸清行伍规模和人员构成——根本不是什么纯粹的商人,但至于他们运藏的物品暂时还无从下手。 全局概况,事无巨细,祝知宜都写得清清楚楚,恨不得把自己当作梁徽千里之外的眼睛和耳朵,要让梁徽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后头又接着一大段事态分析,典型的祝知宜风格,观点鲜明逻辑清晰,随便截一段都能让科举考官拍手叫绝。 所有的正事儿说完了最后才匆匆回复梁徽每封回信中的殷殷问候。 大抵是祝知宜还是没能习惯与人书信传情,无论是梁徽问他在川蜀可有水土不服,还是天气转冷可有添置衣物,他都每每只有“安好,勿念”四个字。 他总觉得这样正式的公函往来,不该牵涉太多私事。 虽然每每他在蜀中的勾栏看到当地特有的变脸戏子、摊贩挂卖的面具、市肆招牌的辣子汤面都会不可抑制地想起梁徽。 梁徽以前来过蜀中也看过这变脸表演么?梁徽画工精湛要是他画起那面具肯定画得更好,梁徽这么能吃辣喜不喜欢这辣子汤? 蜀西酷寒,地势倏然拔高,冰雪终年不化,异常严寒,有许多非汉民族部落,他这才知道原来自己二十余载读的那万卷书不算什么,行了这万里路才知这大好江山辽阔多彩。 若他不是来探军情,而是同梁徽一起来南巡的就好了,梁徽那人一定知道很多乐子,每回和他一起出游都很痛快,能知道许多风土人情。 直到副尉再三喊他祝知宜才回过神来,暗骂自己一心二用。 梁徽知道祝知宜不但给自己像写报告似的寄信,议事阁那几人也每隔三天两头的能收到他的函件。 这很正常,议事阁可以说是祝知宜一手创建起来的,还是这几人的上官,梁徽并不是怀疑什么,只是偶尔会在议事时状似无意问:“听说君后又来信了?” 几人暗中对视一眼,如实道:“是。 梁徽眉眼温润,闲聊似的:“都说了些什么?” 章禾心里咯噔一声,忙呈上那信道:“说的都是些公事安排,还有就是嘱咐臣等定要竭心尽力,忠君报国,为皇上分忧,皇上,请您过目。” “……”梁徽牵了牵嘴角,温和推辞:“别紧张,朕不是这个意思。”搞得他好像在监视似的。 章禾心直,皇上说不看他就真的准备把信收回去。 隋寅心一咯噔,天子说不看你还真不给看了?忙抢过章禾手上那信,再次恭恭敬敬递上去:“是臣等望皇上明鉴,这信中君后念及皇上良多,字字忠心,句句肺腑,臣等深受感动,望皇上一览。” 其余几人心中啧啧,谄媚,太谄媚了 梁徽哭笑不得,心中又升起一丝黯然,这分明是祝知宜为他培养的人,可这几人仿佛是怕极自己会误会、怀疑祝知宜,处处维护他。 祝知宜就是这么一个人,总是轻而易举地俘获别人一颗心、一片情。 梁徽自嘲一笑,索性接过那信大大方方逐字逐句看了起来。 隋寅没欺君,祝知宜自己给梁徽的信函公事公办言简意赅,给属下的书信却苦口婆心,千叮咛万嘱咐诸位为天子分忧——若是丞相在朝堂忤逆皇上,就要迎头直上据理力争,护天子威严;若六部阳奉阴违不配合公务,就要能屈能伸亲力亲为。 梁徽抿起唇。 这很祝知宜,或者说,这很“祝门”,祝知宜那位三朝元老的先太傅祖父应该是自小便这么教他的,所以如今他便也这么殷殷嘱咐自己的属下。 梁徽一时心情复杂,信中全是效忠皇上的话,但他知道祝知宜维护的是从来都是“大梁天子”,不是“梁徽”。 第54章 思何可支,拳念殊殷 议事阁几位朝堂新贵确实也不负祝知宜的期许,离了鹰的雏鸟短短时日内挑起大梁,各司其职,各施所长,使得梁徽的许多想法能绕过繁冗陈旧的程序机制得以施展,变成明文令行。 梁徽在很多个批阅奏章的瞬间,甚至觉得,并非是祝知宜需要倚仗他的权势去清正平反,而是他依赖祝知宜去拨乱反正,祝知宜七巧玲珑心,走一步便算了往后的五六七八步,不但在前朝给他留了一个高效运行的议事阁,就连后宫也被他整治得井井有条。 祝知宜离宫时没有将凤印转交给任何一位嫔妃,而是分别授权沉稳老练的玉琴姑姑、司礼监老祖宗和制造局掌司形成票拟之制。 太后太妃因中元节之事被谴往寺庙幽禁,沈华衣倒戈,后宫风平浪静,一切都被祝知宜算得清清楚楚。 梁徽看着他回信上的字,写着再正经的内容也显得峰横秀逸,心中忽而进发出一种强烈的、不可抑制的情感和念想,虽然明知祝知宜那样内敛含蓄的人不可能给他任何外露的表达和旖旎的回应,但他还是一笔一划写下:“久疏通问,思何可支,拳念殊殷。” 再等等,清规,再等等,很快我们就能见面了。 祝知宜在千里之外劳顿奔波,梁徽在京中焦头烂额,郎夷越疆界进蜀蕃的风声渐渐传至京中,朝堂大哗。 梁徽看着殿下那一个个义愤填膺其实全是废话的庸臣冷笑,要是靠着这群饭桶,郎夷军早过沅水线了。 谁料一语成谶,许是福王看包庇西域皇商之事已纸包不住,索性先下手为强,祝知宜来急讯报蜀西环山地域已有军营设布。 众臣大惊,西南四面环山,老林深道难于上青天,蜀汉又地处肥沃平原,向来能自给自足,无需与外联系,深入蜀西更是雪山巍巍,易守难攻,想从外深入内陆几乎是异想天开。 石道安万没想到福王就这么一声不吭直接撕破脸皮,眼看着祝知宜的急报一封接着一封,梁徽倒是镇定,仿佛早有准备,早朝时委命姬法为平西大将军、姬宁为副校,即日南下,平定西南。 祝知宜的信函像是燃了火的利剑一封一封飞入京城,西南境况急转直下。 才一日,郎夷又添两成商队护卫进入大梁境内,直通沅水,福王枉顾边关条约放行,对梁徽颁下的急令罔若未闻,甚至亲自接见郎夷的护卫领队,密谈商议。 京中同样水深火热,这支平西大军是由姬家军、北军大营和京羽卫的人组成,姬家将临危受命,丞相趁机拿乔阳奉阴违,六部尾大不掉庸冗繁苛,梁徽的敕令颁布下去大打折扣,他一怒之下严治了几个尸位素餐的官员,一个刑斩,两个关押,朝上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