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这春天里,草都没长出来呢!啥玩意都没有!咱们家下人都不吃的萝卜干,现在咱们当成了宝。 唉,都说当官好,谁知道咱们受的苦呦!公主,你说说你,我是没办法才出来吃苦,跟噶尔丹拼命,你能在宫里享福,为什么要出来自找苦吃呢? 这些日子你在哪支队伍待着呢?有没有人欺负你啊?吃不吃得饱啊?” 雅利奇飞快地往嘴里扒饭,她嚼着饭含含糊糊地说道:“我挺好的,没有人敢欺负我,我帮着车夫拉辎重,他们分给我一点粮食,我这些日子没挨饿,吃的可饱了!” “哦!是你啊!副都统跟我提过你的事,我当时没当回事。我寻思着你和车夫都是私底下交易,又不会拖慢行程,我就没管。早知道是你,我早把你带到身边了,你跟着我还能好过点。” 雅利奇端着菜盆哗哗地往碗里拨菜,“我现在也挺好过的,有朋友们照顾我。我单独住在佐领的帐篷,佐领去跟其他人挤着睡。” “你说的是苏泰和吧!”隆科多对他还有印象,“当初就是你把他弄到火器营的,我挺喜欢这小子,他跟我有点像,就是没啥志气,他做个小官就心满意足了。” 雅利奇点点头,“苏泰和遇到我算是他命里的劫难,皇阿玛和皇额娘都摆弄不了我,他更完蛋。舅舅不要欺负我的小奴隶哦!我拿他还有用呢!要是你告密,把我的几个小奴隶害死,我可要对付您了啊! 您是知道的,我这人没人性的,您看鄂伦岱就知道了。” 隆科多气得摔了筷子,“我在这给你夹菜,你在这威胁我,你的良心被狗吃了?” “狗怎么吃得了我的良心?它也不怕崩了牙!舅舅,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可能,就是我这个人,本来就没有良心!” 隆科多:“……” 雅利奇伸手去拿隆科多的碗,“舅舅,你是不是气得吃不下了?剩饭不好,我们得节约粮食,我不嫌你,我帮你把饭菜都打扫了吧!” 隆科多忙把饭碗端起来,他咬牙切齿地说道:“不用你帮忙啊!” 他拿起筷子低头夹菜,菜盆里只剩一小点菜可怜巴巴地堆在盆边,隆科多叹了口气,端起菜盆,连汤带菜都拌进自己的碗里。 雅利奇吃饱喝足擦了擦嘴巴,翘着二郎腿跟隆科多说话。 “三舅舅,有大臣畏战,皇阿玛是不是要召见你们,跟你们商量一下接下来的行军计划,顺便再鼓舞一下大家?” “你猜的不错,我刚才召见下属,为的也是商量这件事。一会儿见了皇上,未必有我说话的份,但若是皇上点我起来,我得言之有物啊!” “舅舅是支持皇阿玛继续行军的吧!” 隆科多捧着碗笑道:“那当然了!皇上是我姐夫,我不支持他,那我支持谁?噶尔丹是皇上的心腹大患,他跑得快,行踪不定,还经常南下骚扰喀尔喀,皇上动用这么多兵力过来围堵他,可不能轻易就放弃了。” “舅舅支持皇阿玛就对了,你支持皇阿玛,他心里必定欢喜。”雅利奇四处寻摸,“舅舅,你这里有纸笔吗?我给你画两幅图,你拿着这个去见皇阿玛,必定能出个风头。” 隆科多不信她一个小孩子能画出什么精妙的东西,不过他还是给外甥女拿了纸笔。 他打算先稳住雅利奇,别让她跑了,等一会儿他见了皇上,一定要告密,五公主这个烫手山芋可不能留在他这里。 “喏,你写吧!” 雅利奇看着手里的信纸叹了口气,“这纸也太小了,有没有那种没裁过的纸?” 隆科多这里没有,他命护卫去笔帖式那里看看,幸好笔帖式做文书工作,东西齐全,这才给雅利奇弄来两大张没裁过的纸。 隆科多吃完了饭,护卫把碗筷收拾下去,雅利奇把桌子擦干净,把纸铺开,趴在桌上写写画画。 隆科多背着手站在旁边,刚开始还漫不经心的,接着他越看越精神,最后恨不得贴在桌子上看。 “行啊!外甥女!你这舆图画的不错啊!” 雅利奇推开隆科多,让他往后站。 “蒙古这边的一山一水我早就刻在了心里。” 雅利奇描完地图,又开始在旁边写字,隆科多看着这些字陷入深思。 雅利奇写完这些,拉着隆科多,细细地教他该如何在皇上面前解说。 “舅舅,你一向聪明,我说的这么细致,你应该明白了吧!” “明白!明白!”隆科多激动地搓搓手,“雅利奇你不简单啊!” “我当然不简单,我要是狗屁不懂,我也不敢来这里。”纸上的墨迹干了,雅利奇把它卷好交给隆科多。 “舅舅拿好!和你同朝为官,比你聪明有才华的人多着呢!你只是言之有物还不够,你得更细致。即便我画的不对,不能和皇上心意,皇上看我这样细致,也得夸一句有心。 这张图你放心用,我特意改了我的字迹,皇阿玛认不出来的。” 隆科多连连点头,“多谢外甥女帮我!等我升官了,我去找最好的匠人,给你打最漂亮的首饰!” “那就不必了,舅舅能让我留在你这,给你做个军师就行。” 这时候护卫在帐篷外提醒道:“大人,您该出发去皇上那里了。” 隆科多赶忙披挂上,把那副图藏在衣袖的暗兜里。 “外甥女,你先在我这里休息,差不多傍晚时候,我就能回来了。” 雅利奇送他出去,“希望舅舅一切顺利,我对你只有一点要求,别跟我皇阿玛告密。” 隆科多敷衍道:“知道了知道了,我还指望着你帮我升官呢!” 他是不会主动告密的,但是如果皇上自己猜出来了,那就怪不得我喽! 第68章 在皇上的帐篷里, 皇子,亲王,内大臣, 都统等人,把整个帐篷挤得满满当当。 皇上坐在上面,询问诸皇子大臣的意见。 “有消息称, 俄罗斯会派六万兵马协助噶尔丹, 你们有什么意见?” 有的人觉得该战,有的人觉得该退,还有人提出调整路线, 先与东路的人马汇合,增加兵力, 这样面对噶尔丹和俄罗斯的大军才更有胜算,皇上的安全才能得到保证。 皇子大臣们各抒己见,皇上听了一会儿,打断大家的讨论。他现在不考虑行军路线的问题,他让大家表个态, 他要看看谁要战,谁想退。 最后的结果是想战的人少,想退的人多。 这样的结果早就在皇上的预料之中, 随军的大臣们舞文弄墨是高手, 对打仗这事却不大通。当然这其中当然也有懂战事, 但贪生怕死的人。 皇上又在两派人当中, 各选出几人, 让他们陈述自己的意见。 主战者认为, 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