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是谦虚了。 她用异能催生出来的种子,确实比现在的种子要好得多。 末世,原本需要通过各种实验,几年才能改良出来的种子,只需要植物系异能者利用异能,把种子最优秀的基因激发出来。因为异能催生种子,不需要等上几个月,大大缩短了试验周期。 同一种作物,不同的种子,通过人工授粉,改良出不同的品种。 一点一点剔除不良基因,最后留下的种子都是耐寒,耐旱,产量高的品种。一块地,能养活整个基地几千万的人。 景娴之前也做过这个工作,现在改良种子也是得心应手。 甚至会少走许多弯路。 但是,她不能暴露自己有异能这件事儿。 “产量大概能有多少?”商南臣觉得有必要问清楚。 景娴手 指微顿,自然地说:“你也知道老百姓留种子的时候,都不会选那种小还长不满粒的苞米当种子的。咱们后院这块地,可能是头一茬子有人种苞米,再加上我当时买种子的时候,也是精心挑选的种子。不管是育苗,还是上肥,就连苞米之间的距离,都是有讲究的。这样的苞米要是产量不好,那才是有问题。” 商南臣知道她种地好,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说道。 “还有咱们家的土豆,花生。开荒的地不是丘陵,也不是半山坡子,而是好地。只是太偏僻没人种而已。这么多年,土地很肥沃,产量好也是应该的。而且,这些好地产出的种子,自然比之前的种子好。产量会比之前那些种子产量高一点也是应该的。具体高多少我就不清楚了。” 商南臣静静地看着她狡辩,心说别人家的土豆可比不上你种的土豆好。 景娴无辜地看着商南臣,一副我就是不知道你能拿我怎么样的表情。 “意思是,产量肯定会提高?” “反正种子肯定比之前的种子好就是了。今年要是种了,最好留点种子。”景娴含糊地说,“咱们家就那么点自留地,要不是院子大,也不可能天天有青菜吃,更不可能在后院种棒子。我又不是大罗神仙,还能凭空变出种子来。” “对了,家里小麦你要粉吗?”商南臣问她。 景娴摇头:“不粉了,那点小麦留着明年种。” “昨天领导找我谈话,意思是明年种地的时候让你来当指导,教大家种地。这事儿我没帮你答应下来,只说回来问问你。” 商南臣也在慢慢的改变,从最开始的一个人做主,到后面的开始询问景娴的意见。 换做以前的他,肯定直接就帮景娴答应下来,直接通知她明年就过去。 景娴心说,她种地是不走寻常路,指导那些战士种地倒是可以。要说起种地,像是隔壁吴老太太都比她懂的多。 “我其实都是凭感觉种地。” 商南臣挑眉:“你之前不是跟我侃侃而谈吗?” “咳,你还不允许我谦虚啊?明年你们领导要还是这么想,我就过去帮忙。”大不了育种的时候,她把所有的种子都关爱一遍。 她就不相信,这样的种子还能长的不好? 商南臣笑着点头:“好,那我就跟领导说你同意了。” “原本我还打算,要是能多分给我点地,让我直接做试验田,专门用来研究新的种子呢。现在看,整个军区的地都是我的试验田了。” 景娴还挺高兴。 她还以为等这个机会要很久呢。 “你擅长种地,大家都知道。你每天不管多累,都天天去地头上看看,大家也是看在眼里的。”这也是其他人没觉得景娴有问题的原因。 景娴还专门把粪做成肥料,她那点自留地,可是她的宝贝。 要是这样侍弄的田地,产量还不好,那别的地就更不行了。 景娴心说,她为了以后不露馅,提前可是做了不少准备,就害怕有一天被人发现她种的东西出产的太多,让别人疑心。 “我自己的地,种出来的东西都是我自己的。你觉得我会不上心吗?” 景娴想到她那么多谷子,最后也只剩下一袋,美其名曰给她当种子,她的心就疼。 “你知道咱们家那么多小米能吃几年吗?敞开了肚皮吃,够咱们家人吃三年的。现在全没了,吃啥都要花钱。” 不能想,一想景娴就窒息。 她到底还是没有那么伟大。 有些时候,她觉得自己想的太理想化了。 国家这么穷,她那点种子都不够塞牙缝的。 看来明年,她可能要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不管怎 么说,先让她负责的这些粮食大丰收,改良种子才是最关键的。 周一。 景娴到医院去上班,她发现有个人很熟悉,仔细一看,发现廖宇鼻青脸肿地从外面走进来。他还用手捂着脸,遮遮掩掩的,也能露出嘴角的瘀青。 啧,也不知道被谁打的。 中午,景娴在食堂跟宋宁碰上,把这事儿跟许凝说了。 许凝嗤笑:“活该!” 一个大男人明明不想娶人家女同志,还非要吊着人家,就是为了那么一口好吃的。眼皮子浅不说,人还够贱的。 换成是许凝,许凝都想狠狠的打他几棍子。 “真不知道是哪路英雄好汉,帮忙出的这口恶气。”许凝狠狠地吃了一口豆腐,愣是吃出咬牙切齿的感觉。 景娴胃口也不错:“等回去把这事儿跟宋宁一说,宋宁不会心疼吧?” “心疼?她现在每天都在心疼自己的几个猪脑袋没有了。”许凝真不是嘲讽宋宁。 景娴:“……” “我们家花生还有不少呢。”景娴说。 许凝蹙眉:“你要做卤花生?” “恩,有这个打算,这个可以放的很久。天气冷了,给她卤一锅,她能吃很久。”景娴还想着,晚上回去正好就卤了。 天气变冷,家里的炕要烧。 正好卤点东西。 景娴下班回家就开始卤花生,等孩子们在外面玩够回家,闻到香味都拔不动腿。李禹已经学会了,从自己兜里掏出一块钱,期期艾艾地问景娴。 “师父,你们家花生多吗?卖吗?我能买点回去吗?” 景娴问他:“你买多少?” 刚尝了几个卤花生,欲罢不能的李禹打算回去让他爸爸报销,于是大声说:“买一块钱的。我做出来这个给我爸当下酒菜。” “好孩子。” 景娴微笑,叫来大毛:“你去给李禹拿一袋子花生。” 不是一麻袋,而是一面袋子。 一面袋子带着壳的也就是十多斤的样子。 花生和瓜子都是凭票买,根本不好买。像景娴这样自己下狠种的人,也非常少。粮食不够吃,大家有点地方都是种吃的,填饱肚子的。 花生瓜子那在农民眼里,根本就没啥用。 李禹高高兴兴地扛着布袋子走了。 “去给你宋宁姑姑和许凝婶子送点去。”吃过晚饭,景娴打发孩子去送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