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之惦记阮三娘耿耿于怀,但是日子过的顺心多了。 承恩公夫人因为女儿过世,但永隆帝对过世之人的面子功夫不错,对承恩公府也颇为照拂。 蜜娘不知道是否因为自己让方惟彦提前升官,但是她很高兴自己是能帮到方惟彦的。 正好东安侯上了折子,请封嫡次子方惟钧为世子,理由说的很清楚,嫡长子惟彦擅文,并不擅长骑射,惟钧却是极其擅长骑射,此次得蒙皇帝恩赐,做御前护卫,铭感五内云云。 永隆帝笑道:“卿的儿子真是文武双全。文有惟彦,武有惟钧。” 在这之前,永隆帝其实让顾望舒打听了一番,方惟钧倒还好,嘴上无毛,人又年轻,但方惟彦怎么得到李覃陆如法同时支持的。 作为皇帝的鹰犬,要做的就是这些。 顾望舒回话:“陆如法是因为方惟彦是他的弟子,跑陆府跑的最勤快,而李覃……据说是因为方四奶奶的缘故。” “哦~”永隆帝挑眉。 作为皇帝,他的记性还不错:“是之前把妖僧袁仲差点插死的那位吗?” 顾望舒恭敬的回道:“是。” “倒是个奇女子啊。” 第108章 方惟钧被册封为世子后,最高兴地人莫属徐氏了,现在两个儿子一个走文官的路升的快,一个则继承家中爵位,那些年受的气,也愈发的平了许多。 因此,徐氏待人也和气很多。 人只有得不到的时候,才会抑郁难平,脾气暴躁,当你得到你想要的,就会心平气和很多。 同时,方惟钧的婚事提上了日程,他这样有爵位有前途的年轻世子,想要结亲的人也有许多,其中不乏很多高门贵女。 徐氏喜欢的儿媳妇一贯都是漂亮聪明的,最好还有点俏皮,不是那等死头死脑的,她想按照蜜娘的模子去找,本以为很简单,但后来发现太难了。 美貌是一种稀缺资源,既美貌又识文断字,还要家世很好的,性情还要非常好的,简直少之又少。 唐妈妈还要劝道:“娶妻可是一辈子的事情,您可千万不能着急。” 徐氏摊手:“我恨不得就像之前遇到蜜娘一样,简直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真是处处都好,偏生我遇不到,真真是难受的紧。” “您就慢慢来吧,我听说信陵侯夫人也在为她小儿子说亲,说了好多家。” “哼,她那个儿子哪里比得上我的两个儿子,顾望亭虽然是世子,但是酒囊饭袋,她还想串通齐夫人害我的儿子儿媳妇。她那个小儿子稍微好一点儿,但是怎么比得上我的惟钧能吃苦。”不是她自己吹牛,惟彦惟钧真的是好儿子。 再有惟彦虽然现在只有一个儿子,人丁单薄了些,但是羡哥儿一个顶人家好几个。 这怎么能是信陵侯夫人比得上的。 见徐氏一筹莫展,一向不怎么在后宅之事开腔的东安侯倒是说了一个人选:“你看常家的女儿如何?我前儿出去喝酒,说常家刚上京。她们家一向镇守边关,常逢春是我的老熟人了,当年我在边关和他同吃同住,他的为人我最了解了。” 常家? 徐氏不甚了解,她嫁到京里的时候,就没听说过常家了。 见徐氏迷惘,东安侯还是挺有耐心的解释:“他们家以前也有爵位,但三代而斩,到了逢春这一代的时候正好爵位就没了,他是从千总做起,那时候大同打仗,后来做到了总兵,被封了正二品的龙虎将军。 “将门虎女,不知道如何呢,既然侯爷说了,我也该见见。”徐氏笑。 东安侯忍不住颔首。 既然这般说了,徐氏怎么也会见一面,否则东安侯提起来可不好。 正好东安侯要请常将军和妻女过来,徐氏自然带着蜜娘一起忙,蜜娘起的太早,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徐氏连忙道:“昨儿你带着羡哥儿睡的吧?是不是起太早了,要不要去那边的房里歪歪。” “不用不用,哪里有婆婆在忙,儿媳妇去歇息吧,若是惟彦知道,定要骂死我了。我还好,您放心吧。” 这几天蜜娘小日子来了,有时候羡哥儿要过来睡,因为方惟彦说三岁就要为儿子开蒙,自然蜜娘也想让儿子在三岁前能听懂话,小孩子学东西第一步是集中所有的精力,知道怎么听懂别人说的话。 这些她都要教,还得教懂。 以现在羡哥儿的接受能力还很困难,所以蜜娘要非常有耐心,想让他听进去。 她教完,一般方惟彦有空,也会让方惟彦带着儿子学。 但是方惟彦根本掌控不住羡哥儿,羡哥儿就跟她小的时候一样,力气大,又高又白胖,还脾气不好。 小时候她爹不给东西她吃,她就一巴掌,又有定二奶奶过于宠溺,这样很是不好。 还好羡哥儿她能制住,可是方惟彦制不住。 所以,她还得过去镇压儿子,真是够了。 等再过一年,羡哥儿大了去读书了,她就真的轻松了。 徐氏看她坚持,倒也不再说什么了,只是小声同她道:“你公公说这常将军是他以前同生共死的兄弟,镇守边关多年。其实我也不大认识,反正是当世交相处就好。” “好。”蜜娘笑道。 不一会儿俞氏乡君都过来了,俞氏带着盛姐儿一道过来的,盛姐儿看起来清凌凌的,她和俞氏相处很客气,乡君倒是还好,近来又请了一尊碧霞元君来拜,反正她就是这样,哪里不好了就开始求神拜佛。 敏哥儿一有点头疼脑热,都是请道婆,或者四处送香火钱消灾。 看她的样子,想必敏哥儿已经好了。 果然,徐氏问起敏哥儿的时候,乡君笑道:“多谢太太关心,敏哥儿已经好了。” 后宅的女人们在一起多是谈论女儿儿子的,乡君问起蜜娘:“你们羡哥儿如何了?我听说近来开始认字了。” “哪有,话都不会听,还说什么认字。”蜜娘自己读女学的时候,也不是那种喜欢吹嘘自己多努力的人。 反正日后等羡哥儿去蒙学再说。 乡君也不信,但她早已决定到时候看方惟彦替羡哥儿找什么先生,她顺道把孩子送过去就是了。 客人来一般就是花厅说话,再接风宴,之后听听戏也就散了。 常家来的时候,侯府大开中门,蜜娘随着徐氏和妯娌们一起迎接。 常家女眷一起来的有六位,接引婆子正传话:“常夫人有五个儿子三个女儿,长子镇守边关,嫁出去了两位女儿,这次带了四个儿媳妇和常小姐过来。” 徐氏听了心里一动。 这年头,能生就是福气。 她起初不太满意简凝初的就是她母亲生育艰难,但当初简凝初无可挑剔,又因为方惟彦还要靠简家制衡申家,故而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