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孩子醋劲儿怎么这么大,那就得看你自己了,反正你爹她是不敢的,你能不能管住未来女婿就看你自己了。” 这番话瞬间就燃起了蜜娘的斗志,不就是个男人吗?有什么拿不下的。 像李冠这样的她是不稀罕拿,否则早就拿下了,才不会像关蕙卿就知道哭哭啼啼的呢! 她到方雅晴这里时,这里坐满了人,蜜娘不好意思道:“是我来迟了。” 众人方才只听方雅晴夸赞,但未见到真人,再见真人时,别说是男人了,就是女人身子也酥了一半。 方雅晴眼睛都看直了,仅留存一丝理智才知道她今日任务是什么。 “阮姐姐来了,你上次说要看什么《鲁公全集》,我这里刚到,你让我的丫头带你去看是不是你说的那样?若是的话,你也不必忙,放心在书楼看书,只听戏的时候过去就成。” 蜜娘心领神会,不禁微微点头,“那就多谢你了,到底还想着我。” 大人们都创造机会让男女双方相见,这样才也是让男女双方提前了解对方。 丫鬟把蜜娘带到书楼后,方才道:“阮小姐,奴婢就先告退了。” 蜜娘站在门外,深吸了一口气,提着裙摆进去了。 只见一身着竹青色云纹团花湖绸直裰的男子正在烹茶,他很有耐性,茶烟袅袅中,仿若置身于蓬莱仙境。 方惟彦听到脚步声,微微抬眸。 二人视线撞在了一起。 第41章 “茶圣陆羽曾说煮茶三沸为佳, 第四、五盏再喝为牛饮,是不是?”蜜娘率先开口。 她这个人向来目标明确,既然方惟彦作为丈夫人选很合适,那她就不会再矫情了。 方惟彦方才听说女方要来,还有点紧张,倒不是怯场,而是对自己要共度一生的人,他也怕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国色是怎么样的呢? 他想到这里,再抬眸,惊呆了,这…这不是阮太后吗? “您,您怎么来了?” 多年的君臣已经浸润到骨子里了,方惟彦虽然已经表现的很镇定,但依旧有点慌。 好吧,看起来的确美若天仙,便是杨妃在世恐怕也就这样了。娇憨可爱也有,甚至进门能言笑晏晏看的出来,非常伶俐也好相处。 所以,母亲看上的人就是她? 蜜娘用帕子捂嘴“扑哧”一笑,歪着头道:“咱们都是平辈,就不必用您了。是方姐姐让我来的,说这里有《鲁公全集》。” “哦哦哦,对,这里有。”方惟彦心里不知道怎么说,是一种非常新奇的感觉。 他很快找到《鲁公全集》,但不直接递给蜜娘,而是放到离蜜娘最近的桌子上。 蜜娘心道,这个人倒是很懂分寸。 她笑着接过书,翻了几页,好像真的为看书而来。 方惟彦站在这里实在是有点尴尬,又听一道女声问:“这里是什么意思?” 一提到做文章,方惟彦眼睛发亮,他见她是真的不太懂,于是讲解:“这里破题不能看字面意思,要从文里背景来看,这里的题眼表面在说宰相该如何安邦,度在哪里,实际上是说君权相权孰轻孰重?” 于是,蜜娘又听他说了出这道题的人的背景以及当时的情况,不由得恍然大悟。 “我一直觉得想学程文认真努力些就好,没曾想这般难。你可真厉害,你这么一说,我就懂了。”蜜娘笑眯眯的看着他。 方惟彦莞尔:“这也没什么,但凡科举都要做的。” “我…”蜜娘顿了一下,又有点害羞道:“我不能在这里久待,那我不懂的,日后你能教我吗?” “可以。”方惟彦说完这句话就有点后悔。 他脑海里有一种声音说,方惟彦你昏头了,这是未来的太后,要是嫁给你了,那未来天子怎么办?况且,阮太后不是一般人,她要是嫁进来,家里哪个人是她对手。 可是又有另一种声音道,她这般可爱纯真,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孔氏家语》所说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人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 也许她也是被逼无奈,毕竟深宫不易。好人入宫都能变坏,就像忠义正直之人,入了官场,本想一番作为,但若不不同流合污,很难在官场混下去。 就在他呆呆的想的时候,蜜娘悄悄走了,等方惟彦回过神来,此处已经是空无一人,唯独脚边留下一方丝帕。 他心想这应该是阮姑娘落下来的,要是让别人捡走就不好了。 于是,他弯腰捡起,放在袖口。 一股幽香从袖口传来,方惟彦顿时脸通红。 却说蜜娘来到堂前说书人已经开始说书了,定二奶奶招呼她到前边坐时,又看到了简夫人祖孙二人。 东安侯老夫人身畔也坐了几位姑娘,蜜娘无意现在就觉得自己能嫁入方家,所以把自己当一幅主人家心态。 她还是很端的住,一直小口品茶,偶尔和她娘说几句话。 简月华看了四周一眼,顿时觉得她的胜算最大,有眼睛的都知道会选她。东安侯府两位表姑娘早就出局,至于新来的这位阮姑娘,是有些美貌,但是美貌和家世,是个人就知道怎么选。 瞧,坐她后面的夫人都知道呢。 “那位姑娘模样生的好生标致,怕是天女下凡也不过如此吧,只不过她父亲才是个六品主事。” “这妾侍看重美色,妻子断看贤淑与否就行。你看她娘头上戴的首饰还是去年时兴的,一看就是去年的货色,我看她们家怕是五百两银子的嫁妆都出不起啊。” “我家儿子说了,再好看的美人,最多十天就看腻了,还是找个有助力的好。” … 这些话她们当然是悄悄说的,定二奶奶和蜜娘都没听到,因为徐氏对她们很礼遇。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方惟彦和状元曾梦佳身上,曾梦佳还不知道方惟彦已经在议亲,只是说了不少肺腑之言:“几年前我蟾宫折桂,自以为大展宏图,但到如今也不过是在翰林院苦熬着。” “惟彦,你年纪也不算小了,万万不可和我一样,我早早定了门亲事,以至于没有得力妻室相助,走的是举步维艰。我像这样熬,怕是再熬十年,也不过是微末小官。” 方惟彦点头:“师兄,我知道的,多谢你提醒。” 他拜入先生门下时,曾梦佳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到现在科名在他之后的卢国栋,孙寿朋都混的比他好。 这二人都是被榜前就定好,娶了大家女子。 此时都平步青云。 但是方惟彦也并不觉得官场全部靠姻亲关系就走的远,有时候门生远比所谓的女婿还重要。 况且,今上早已亲政,他也不是幼稚孩童,谁说几句就信。 这些话方惟彦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