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讨论着,一边已经有人拿出了手机开始搜图片。
哇,还真挺有气质的。
热搜话题里,第一个出现的就是一副泛黄的古画图片。
画中,一个身披白色裘衣的青年打着红伞站在雪地中,侧身微笑,衣袂轻扬,眉眼清澈,气质沉静。
咦,这个画法竟然还挺写实,能看出确实帅。
有人认出了落款,这是画圣叶婉心的画,你们快看落款!
众人一看,果然留白处有一个枫叶状的变形字体,这独一无二的印记,很好认。
红裙女声咂舌,原来是她,古代第一个开辟写实派画风的人,难怪画的这么传神,这画要卖的话得天价了吧。
卖什么,这可是国宝级的文物,估计会收到帝都的博物馆里。
有人提出疑问,她的画怎么会在张仕忠的墓里?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戴眼镜的文静女生得意的科普道:张仕忠是苏易的弟子,关系特别亲密,《大梁新语》忠孝篇写过,易死后张闭门嚎哭七日,邻里皆为之恻然,张仕忠也因此得了个哭相的外号。
而叶婉心是苏易的弟媳。有这层关系在,她给苏易画了画,又被陪葬在张仕忠的墓里,一点都不奇怪。
但这副画不是重点!文静女生又道:张仕忠的日记才是重点,甚至可以说,这个日记的内容,对于史学界来说绝对是重大突破。
在坐的都是历史系的学生,听她这样说,立马升起了好奇心,纷纷催促她别卖关子。
文静女生道:这本日记,直接证实了野史上的推测,梁武帝晚年确实是为了抢功,有意淡化了苏易在政治上的功绩。
野史和大梁之后的史书说的才是真的,各王朝延续了数千年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均田制,都是苏易提出的。
还有很多别的举措,在日记里都有写,可以说,是苏易一手打造了后来的兴梁盛世。
有了他打好的底子,梁武帝后面才有钱有兵马去打匈奴。
哇,梁武帝好心机,怪不得大梁的正史里只有苏易商业上的成就和美貌,政治方面功绩写的含含糊糊,反而民间流传了很多苏易的传说和演义。
红裙女声感叹道:不过,哪怕政治上的功绩被淡化了,苏易这个人也很传奇啊,他发明的镜子、香皂、香水等东西早了西方一千多年,还改良了造纸术。
旁边一个人插嘴道:我觉得他教弟子的本事才真的厉害,大名鼎鼎的张仕忠张丞相就不说了,古代第一本农业书籍《农书》的作者也是他弟子,还有第一个改良农种搞出千斤稻的贾齐,最后打入了匈奴王庭的顾飞将军甚至连后来的画圣叶婉心都说受过他的指点。
大梁当时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名人,有一半多都曾是他的弟子!
文静女孩心有所感的道:可能就是这个人实在太耀眼了,梁帝才容不下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