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这些学堂不但学费全免,成绩优异者还能得到学堂的补贴,大大刺激了寒门学子学习的积极性。
三年的发展,已经让尚书省变得名副其实,真正成为了朝堂上一个庞然大物。
也让苏易从被临时推上的新晋官员,成长为了真正手握实权的三品大员。
可谓是,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
而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朝堂中寒门子弟的人数也大大增加,不少手握实权,拥护着苏易,成为了朝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苏易知道,变革的时机成熟了。
终于,他借着一天的早朝,提出了科举制。
当初三省六部制因为能给世家空出更多官位,推行的十分顺利。
可眼寒门壮大,若是推行科举制,得利最大的必是天下寒门,这触犯到了世家最根本的利益,世家必不会坐以待毙。
果不其然,听完苏易提出的科举制,赵司徒第一个跳了出来。
科举制?老臣反对!
他,大义凛然的斥道:九品中正制乃是祖宗定下的礼法,怎能被轻易被替代。
要说这朝堂中谁最恨苏易,赵司徒肯定能排第一。
在尚书省成立之前,梁帝年幼没有实权,朝堂可谓是他一手把控,没想到后来却被苏易用尚书省慢慢架空。
赵司徒只恨,当初大意给了苏易发展的机会,养虎为患。
正是因为恨极,每次逮到机会他都要跳出来恶心一下苏易。
苏易瞥了他一眼,慢条斯理的道:司徒大人,今时不同往日,九品中正制固然高明,但已经跟不上如今朝廷对官员的需求。
眼下,百废待兴,大梁正是蒸蒸日上,需要人才的时候,科举制,乃是应运而生。
赵司徒道:什么应运而生,我看分明是苏大人借机结党营私,排除异己。
他瞪着苏易,阴阳怪气的道:苏大人这几年春风得意,行事可真是越来越没有分寸了。
苏易不甘示弱,露出一个轻蔑的笑容,嘲讽道:我看司徒大人这些年才是越活越回去了,做事仅凭个人好恶,丝毫不顾大梁的利益。
这是嘲讽赵司徒将个人恩怨带到朝堂上。
赵司徒气的胡子都快竖起来了,大声道:黄口小儿,牙尖嘴利
好了
梁帝开口道:诸位卿家莫伤了和气,朕倒是觉得,苏爱卿提出的科举制很不错。不知其他大人意下如何?
众朝臣立马从梁帝的话语中得知,这科举制,梁帝不但早已知晓,甚至很可能是他和苏易一手策划的。
陛下。谢太傅站出队列,他是文坛大家,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在朝堂上一向很有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