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先生这个职业。 都说蛇有蛇道,鼠有鼠道,在这个消息流通远不及信息时代的封建社会,说书先生的故事并非完全凭空捏造,往往都来自民间门传说,而传说背后,又有真实的原型,能收集到这么多真实原型的说书先生,当然也有他采集信息的渠道。 如果说纨绔子弟们掌握的是上流社会的秘闻,说书先生掌握的就是中下层的八卦。 尤其是能在上京最好的酒楼醉香楼说书的说书先生,意味着在他的同行里,他也是消息最灵通,眼界最好,最会说故事的。 上至官宦人家,哪家的爷们在外头养外室,哪家的小妾疑似红杏出墙,哪家的人在外面放利子钱……下至普通百姓,谁家出了什么稀奇事,让他说来都头头是道。 某些涉及官宦人家的消息,这说书先生平日里不敢乱说,免得得罪人。但在苏赢的面前,得知他的身份,听说这位魏国公世子想听他讲故事,当然就讲了个痛快。 便是之前还看不上这位说书先生的纨绔子弟们,也听得入了迷,尤其是听他将一些八卦说的活灵活现,都忍不住捧场大笑。 不知不觉,一群人就喝得多了。 徐明珪见苏赢大有继续听下去的架势,觉得这位三哥着实比徐明瑾好相处多了。听故事这么简单的爱好,不满足他都说不过去。 他一挥手道:“三哥你若是喜欢听故事,便将这说书先生带回去就是了。还有其他说书的,唱戏的,编曲的,弟弟我都能给你找来,咱们府里又不是养不起。” 其他人也笑着附和起来。 “这主意好,我家里就养了一个戏班子,改日请徐三哥来我家一起听戏。” 他们浑然未觉,就在这短短半天的时间门里,苏赢已经根据所有人提供的八卦闲谈,在脑海中勾勒出了整个上京的风貌。 皇帝的性格、百官的性格、朝廷官员之间门的恩怨情仇、皇子之间门的明争暗斗、百姓的生活品质……已充分展现在苏赢面前。 上至朝堂形势,下至百姓民生。 不过这不重要。 现在苏赢对另一件事更感兴趣—— “刚刚他们提及的那些发生过特殊命案的地方,尤其是至今还有坊间门传说的地点,333你应该都标记下来了吧?” 苏赢意念沟通小光球。 【全都标注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系统333十分上道地回答。 “不急,等晚上再说。”苏赢弯起了眼睛,“该捡回来的怨灵,一个都跑不了。” 至于现在嘛…… 看了看醉得东倒西歪的一群醉鬼,神智清明的苏赢慢悠悠站起身,掏出一枚玉佩。 他随手抛了抛玉佩。 “时间门还早,不如去武陵巷的书肆看看。” 第53章 无冕之王19 武陵巷离醉香楼不算远, 趋步最多两炷香就来到了巷口,向内再走十余步,一间风格古朴的书肆便幽幽伫立在巷中, 深赤色的牌匾上书有「墨斋」两个大字。 按照此前徐明瑜提供的大略信息, 这间书肆原本传承百年,十多年前好像才换了新东家, 至于东家是谁,徐明瑜还不至于连这点小事都有关注。 而今日醉香楼上,徐明珪随口说起之后要去武陵乡的书肆时, 倒是有一个纨绔子弟愣了愣,然后准确说出了「墨斋」这个店名:“武陵巷只有这一家书肆,你们要去的应该就是墨斋吧?” 徐明珪当时便愣住了, 看向对方的表情有些古怪:“你小子怎么这么清楚武陵巷只有一家书肆, 连名字都印象深刻?” 他这一问,其他人也纷纷朝说话的人看去,眼神里都透露出深深的怀疑:说好的一起吃喝玩乐不学无术的小伙伴呢,书肆是他们这些人该关注的地方吗?你个浓眉大眼的该不会趁大家吃喝玩乐时偷偷用功学习了吧? ……我们中间出了一个叛徒.jpg 看出了大家怀疑眼神的纨绔子弟连连摆手:“别误会,我也是偶然从陈二嘴里知道的。大家也该听说过, 上回他们几兄弟变卖完了家里的古玩书画, 手头又宽裕起来, 出手也大方了。我去红袖楼给悦悦姑娘捧场时, 碰见那家伙就随口聊了几句, 他喝得醉醺醺的,什么话都往外说……” “……听他突然说起武陵巷的书肆时,我原以为这是他们家不曾被卖出去的店铺,当时着实吃了一惊。谁不知道这几兄弟早就把该卖的家产都卖了,在赌桌上挥霍一空?” 说到这里, 他讥讽一笑,十分不屑。 “当年那位左都御史陈大人是何等人物,便是我们这些小字辈也听说过。想不到儿孙后辈竟然如此不争气!” 哪怕他们这些纨绔子弟都知道,把家业扔在赌桌上,那就等于扔进了无底洞里。 “左都御史”这个关键词让徐明珪深感熟悉,他喝了两口酒,猛然回想起在哪里听过这个词——之前自家大哥不是才说过,他从前左督御史陈大人的儿子手上买了一批书画古玩吗? 这一切竟是在这里对上了。 原本对什么书肆不感兴趣的徐明珪顿时来了兴趣,他主动问:“所以那间书肆背后是陈家?” “根本不是那回事!”见他感兴趣,说话的人忍不住卖了个关子,这才说,“具体内情我也不甚清楚,我听陈二说,那书肆背后的主人颇为神秘,来历好似也不一般。” “就这?就凭他空口白牙一句话?” “我看陈二不像说假话,当时他喝的可不少,醉了便骂,话里话外骂白眼狼、没良心,涉及闺中女子,言辞不堪,怨气极深。我一时好奇,便忍不住套了他的话,这才知道他骂的是他一母同胞的嫡亲妹妹——陈九娘!” 这三个字一出,酒桌上都安静了片刻。原本没什么兴趣的纨绔子弟都纷纷来了兴趣。 “你说的是当年冠绝上京的陈九娘?听说她容貌倾城、画艺无双,当年求亲者如过江之鲫,是贵女中第一流的人物,若不是后来陈家出了事,便是皇子都配得……也不知是真是假。”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口。 “——她不是在陈大人去世后便病重不治了吗?这都二十年过去了,陈家几兄弟自己败了家业,竟然怨怪一位早夭的弱女子,好不讲道理!” “唉,这等美人竟然一病去世,可叹当时我还未出生,一面都不得见,便要抱憾终身了。” “当今皇后的嫡亲弟弟,书画双绝的俞六郎,不就是对她一片痴心?陈九娘去世后,俞六郎竟然跑出家门,上山当了道士,俞家找了二十年都没找到人……我听人说起时,险些以为是编的话本故事呢。真想知道,那是怎样一位绝色啊。” “难道是因为俞六郎出家的事,被俞家迁怒,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