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六零之囤货强手 > 分卷阅读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7(1 / 1)

夜晚八点。 皓月当空,繁星遍布,晴朗的夜晚预示着明日同样是个好天气。 写写停停,把这张纸给写满后楚沁终于满意停手。 她该睡了。 夜晚的高树村很安静,村民沉睡,村庄也沉睡,偶有几户人家低声私语也大多在讨论明日赶集的事。 “明天喊老肖赶车赶快些,尽量八点半到,这样说不准还能赶上包子店的最后一笼。” 当地有家包子店做的包子一绝,据说店主的爹是几十年前省城里赫赫有名的包子大王。 “哎,还是现在的生活好。想当初……哪里能想到咱们能吃到孟家老爷子做的包子呢。哎听说布铺要合并到供销合作社去啦,那梁家那伙人咋办?” “现在哪里还有什么孟家梁家,仁心不是讲报纸上说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了?” “说得也是。不过他们家产没了,虽说可惜得紧,但总归有公家名额给他们,拿着几十块的工资比咱们这面朝黄土背朝天来得好。” “睡吧睡吧,早起呢。” — 早睡早起是此时的乡村特色。 不等鸡打鸣提醒,楚沁就依靠生物钟自行醒来。 天还暗着,半点亮光都没有,启明星也看不见踪影。 又是一天,重复着点火烧水煮饭的工作,楚沁站在门槛边哈气,感受着夜间冷风——又降温了。 跟昨天相比恐怕降了两三度。 “也不晓得结霜没有,怕是结了。”楚沁搓搓手,决定还要买些青菜种子才行,就是不晓得这种天气能不能种活。 洗漱完吃饭,吃完整理个背包背着,再锁上家门,楚沁摸黑出发去村口。 此时村口已经有人等着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热闹起来。 楚沁来得算早,抢到靠驴车头的位置。 村里的车自然指驴车,这些驴可是村中的宝贝蛋子,平常公共磨坊磨些什么全靠它们。 人慢慢多了,村口喧闹得厉害,竟然在这较为寒冷的冬日里营造出热火朝天的氛围。 “二通他妈,你今天也去?” “去!我家大妹过两天生了,不得去准备些东西。” “你家大妹要生啦?那你别买红糖了,我娘家有呢,上个月才做的,新鲜!”姗姗来迟的楚婶儿声音大老远就传来,解释说,“凤丽她闺女儿大早上好端端烧起来,烧得胡话直说,刚刚我帮着找仁心她爹看病去了。” “呦,烧得厉害?”有人问。 “可不吗,脸上都能煮鸡蛋了。”楚婶儿特别自然地坐在楚沁旁边,边上的人也自然地再往边上挤挤,给她挤出个空位来。 这是一种默契。 谁家先到先占的是全家的位,楚沁在村里人眼中和楚小叔楚婶儿依旧是一家人。 “喏,吃吧。”楚婶儿塞个鸡蛋给楚沁,直接塞她手上,又问,“吃饭没?” 楚沁本不想接的,可楚婶儿给得十分流畅,脑袋里原主的记忆浮出,她便接下,点点头:“吃了。” “吃就行,路长得很。赶集时你可别走远,十二点千万要在路口等着了,驴车过时不候的。”楚婶儿嘱咐道。 楚沁再次点头,手里盘着鸡蛋不知想到什么,嘴角隐隐微翘。 嘿,她还是头回赶集呢! 【?作者有话说】 青油灯的青油是乌桕籽榨的,乌桕籽外层有层蜡,好像这个蜡才是真正的“蜡烛”。一般来说,那时候灯芯用的也是自然产物,灯心草的茎芯~ 有的人也用桐油啦,等到六十年代后普遍就煤油灯了,五十年代煤油比较贵,六十年代才好很多,不知道是不是跟大庆油田有关系~ —— 没记错的话1956三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了……毕业多年的理科生,把历史知识忘得好像有点多…… —— 第6章 接收信息 ◎偷听小楚◎ 这时候的道路可不好走。 驴车一路上摇摇晃晃,楚沁这才想明白为何要在座位上加层厚厚的稻草坐垫,若是不加几个小时坐下来屁股非得震淤青了不可。 随着时间流逝,天色也渐亮。 驴车前摆动着的两盏油灯可以熄灭了,朦胧的光已足够让赶车的人看清前方道路。 穿过蜿蜒曲折的山路时,楚沁一刻不停地接收周边信息。 从村口出发,先是经过一片连绵茶山,据说这座茶山存在的历史悠久,但名气不盛,味儿也算不上多好,便只能廉价卖。 最近几年村里已经不怎么管茶山了,把精力都放在农作物上。 甚至还想把茶树砍了,种些花生黄豆都很不错。 茶山过后便是山林,山上不知名的树木粗壮而高大,因着天气变冷的缘故,多数树叶已经枯黄,成为养育土壤的肥料。 山林深广,鲜少有人能去深处。 楚沁觉得自己身体再养养,等能恢复到十秒爬上树后倒是可以去试试。 “老黄家的小子前两日在溪头山里抓到两只野鸡,我当时可远远地瞧见了,那小子见我走近还把野鸡背篓一藏,躲开了!” 婶子们聊得渐入佳境。 “嘿,我就说他家昨儿怎么有肉味,那小子今早嘴里牙上还带着蛋黄呢,指定是野鸡蛋。” “这话说的,黑不溜秋能看到什么蛋黄……你就是馋得紧。”楚婶儿嗔笑。 “秀莲你别不信,他黄家夫妻俩懒得耗子都不进他们家门,自黄家老太太死后就再没养过鸡鸭了,有点好的也是进了那对懒鬼的嘴,哪还有多余的鸡蛋给黄家小子吃。” 楚沁竖起耳朵听。 听着楚婶儿的话点点头,这时候可不是野鸡下蛋的季节。 她是晓得的,野鸡下蛋一般在春季开始下蛋。如果想上山捡鸡蛋最好是在5到6月份,她上辈子总是这时候去捡鸡蛋,如果运气不错,一个月下来甚至能捡七八百个蛋呢,这也是一比不菲的收入。 听到有位婶子说黄家,楚沁又忙不迭地悄悄点头。 嗯嗯,是的,可懒! 这家人,准确来说是这对夫妻确实懒得要命。在村里她家离黄家最近,为啥呢? 因为方面拆房子时,黄家这对夫妻不愿意走远路,就把房子建在过了河的桥头位置,导致只要风一吹,楚沁那宛如狗鼻子般灵敏的人鼻子时不时都能闻到垃圾味儿。 但也有好处。 这对夫妻懒,懒得干活,懒得出门,更懒得串门,甚至懒得打招呼。 好处显而易见了,楚沁不需要处理邻里关系,因为他们夫妻也懒得处理…… 楚沁活两辈子就没遇过这种人! 她穿越半个月了,是啥时候最能体会到这片土地就是宝藏的? 就是见到如此懒惰成性的人都活得不错,且没瘦到哪里去时。 村里婶子们聚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