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再说李世民。
李世民这边,他是真的很犹豫。
他的联系人选项中,有妻有臣还有儿,李世民又是个“我都想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看到这备选后,那叫一个选择困难。而唐太宗陛下选恐发作的场面,白荇看得可谓是津津有味。最后,他迟了大家一晚,回去又睡了一夜起来才做的决定,选了他的太子。
皇太子承乾,时年八岁——虽然年纪太小,但李世民得知未来的走向后,已经决定做出改变,万不可重新走上老路,让自己的儿子走上自己和兄弟的老路……所以,他选了李承乾。
李承乾年纪不大,但有老师,有母亲,李世民考量后认为,自己在这边“打拼”时,传回去的命令等,通过太子,多少也能让他耳濡目染,学到很多东西。
而这份和父亲之间特殊的联系,作为整个大唐、整个天下,最独一无二的牵绊,也应该能够给他尚且小小的年纪小小的心灵植入一颗种子:他是最被看重的,他是独一无二的,他的位置是无可动摇的。
有了[关联联系人]这样的绑定后,李世民认为,无论日后自己再宠爱谁,再宠爱哪个儿子,也动摇不了李承乾作为一个皇太子该有的自信,动摇不了他作为一个儿子和哥哥,对父母兄弟该有的濡慕和信任。
同样,也能让其他儿子们安心做他们自己的王爷,无论再被宠爱,也能时时刻刻认清楚他们没有这样“金手指”的事实,都能够老实本分。
唉,真不愧是我,就是思虑周全啊,这决定,简直完美……完美解决一切家庭和朝堂隐患,真该让耶耶来看看学学,什么是一个好父亲好皇帝啊!——呵,他才不会成为他那样的人。
作出决定并付诸现实后,李世民足足如此这般地美了两天。
当然,这就是其他人不知道的小心思了。
至于新艺人之中,最让人震惊和意外的联系人选择,无疑是朱棣。
这小子没有选他爹,也没有选未来的自己,选的是……朱标。
朱棣本人很坦荡:选老朱老朱会飘,知道大明的未来,当然也就知道老朱的“统治”有多少隐患和毛病,他不能再添一把火,让老朱飘得更狠。
“而选太子哥,则是可以告诉太子哥,我没有跟他争位置的意思,虽然他们都不知道这这回事,但我自己知道,我要问心无愧。而且太子哥据说是病逝的,那我就努努力,争取能让他避开死劫。”
说这话的时候,朱棣云淡风轻,浑不在意,“像这种能带给大明未来东西的大事,交代给太子哥就行,老朱不会猜忌他——他最多只会觉得我不把他这老爹放眼里,等我回去揍我一顿而已。但无所谓,从小到大我什么没经历过,他老朱的打而已,多大点事~早挨惯了。”
初听朱棣如此这般地解释,白荇很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