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放倒的办公椅上,衬衫半解,一手枕在脑后,而另一手举着一份满是铅字的报道,对着阳光一字一字的看着。 同事敲门进来,对他阿谀奉承。 男人侧头,看了那人一眼,他嗤笑一声,随手一抛,将那份报道朝来人扔了过去。 同事手忙脚乱的去接,但纸张撒了满天,他接不住。 纸张飞到半空,镜头摇晃,落在在纸上一行大字上,同时,一直保持默声的影片终于有了旁白,是个老人荒腔走板的吟唱—— “有道是:白珪无玷,谁辨真假,唠唠翠岩,分明是贼,这一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谁又知祸福呐!” 所谓的先导预告视频,只有四十秒钟,还拿这样的话做结尾,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意思: 郑导,公开挺林郁了。 随后,狗蛋剧组半数都转发了该预告。 可能被郑导拿刀架脖子了吧,吴明导演也同样转发了这个预告,并意味深长的发了一个耸肩的表情。 要知道,吴明上一条微博可是在和余柯的互动,官宣余柯要接他的影片。 这下,网友全都被炸懵了。 【卧槽卧槽卧槽,这个瓜一口咬下去,还有回甘的,绝了啊。】 【我的妈呀,余柯下一个片可是吴明的啊,这还能合作吗?】 【…………吴明这是背后插刀吧,垃圾,以后都不看他的片子了。】 【吴导缺你一个观众?缺你家余柯一个演员?还真拿自己当一回事。】 【观众朋友们,我理一下,原本,小树林说,余柯抢了林郁的资源,所以林郁负气出走,而雨伞则说,余柯表演是自己的,奖也是自己的,清清白白,不存在抢不抢,是林郁嫉妒。可是现在,这俩导演同时给林郁背书,是不是说明,其实前一种说法是对的。】 【很明显了,不然不至于发这种话。】 【林郁在这里面演技好好诶,要是他能拿到暗箭这个饼,也可能拿奖啊。】 【虽然但是,就这么几十秒,连个台词都没有,还能看出演技,你们小树林也是滤镜扭曲。】 【??我路人谢谢,几十秒还看不出演技??】 【现在吵什么演技,吃瓜都不用心。我发现一个问题,吴明这个片子,不会也是余柯从林郁那里抢过来的吧,算一算时间线对的上啊。】 【目瞪口呆,楼上一定是真相了。】 有了两位大导演的统一背书,舆论立刻被扭转了。 这两位是什么人,那都是文娱界大山,地位俨然,说话铿锵有力,只要轻飘飘的一两句话,胜过无数水军的辩驳。 总之现在,除了部分“我不听我不听”的黑子以外,基本所有人都认为,是风娱迫害了林郁。 ……… 看到网上突变的舆论,风娱一方立刻上报给了郝明建。 毕竟吴明是郝明建带着余柯亲自接触下来的,这事得由他定夺,公关部的人才敢回应。 郝明建黑沉着脸,风雨欲来的模样。 他给吴明去了两个电话,可对方一个没接,打到第三个的时候,郝明建怒气爆发,狠狠将手机摔到了地上。 手机坠落在地毯上,滚了两圈,落在余柯身前。 这是郝明建的住处,地毯精致纹花,余柯披着件浴袍坐在那里,淤青从脖颈一路往下,他的脸色也非常难看。 他白着张脸,弯腰去捡地上的手机。 就在这时,郝明建恶狠狠的踹了他一脚,骂道:“不争气的东西!” 余柯被踹倒在地上,背心剧痛,眼眶干涩,却流不出眼泪。 就在刚才那几分钟内,林郁和裴明高的互动、吴明导演给林郁的支持,还有此刻郝明建对他的任意欺凌……这都是一记又一记的狠踹,将他打倒在地,让他不得翻身。 郝明建对余柯拳打脚踢,足足十几分钟,才发泄够了内心的怒火,停下了施暴行为。 此时私人医生和秘书都来到了房间,私人医生习以为常的为余柯做检查,而秘书恭敬的停在郝明建身边,“郝哥,怎么做,还等吗?” 郝明建没答,他眯起眼,冰冷的目光定在余柯身上,仿佛穿过相似的背影,看见了引起他这番怒意的罪魁祸首。 “不等了,”他说,“把料都放出去,这次,我要让林郁跪着回来求我。” 秘书点头,“是。” 他目光中有几分怜悯,心想,林郁的好日子到头了。 . 另一端,林郁正在站在走廊,和郑导通话。 他百般感谢,而郑导却不当回事,只是笑呵呵的说:顺手的事,早点解决,你也好早点回来拍戏。 林郁握着手机,心里有百般滋味,一时间都说不出话。 他没想到郑导肯这样挺他,更没想到,自己出道这么久,走了这么长的路,却能在这个时候遇上一份知遇之恩。 一开始,林郁没有把和公司的斗争太放在心上,归根到底,不过人事和利益的争端,一堆无聊的剧情而已,可是随着关心、在意他的人越来越多,他也渐渐发现,原来这件事的意义并不只是走剧情这么简单。 他得把这件事情漂漂亮亮的解决好,才能让好人都站直。 第29章 挂了电话,林郁在脑子里认真的再次整理了一遍老杨给的信息,试图找出一些自己忽略的细节。 在原本的主剧情线里,郝明建并没有占到太大的分量,无非是制造了一些黑料,给他出了点幺蛾子,由于原书过于偏重感情线,对风娱的问题交代并不多,但可以确定的是,风娱最后破产了,郝明建也因经济犯罪入狱。 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这个郝明建的手脚一定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干净。 林郁再次拿出资料,看了一遍。 有一处小字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郝明建在两年前投资房地产时,曾经误拍下一块不可开发地,那地下埋藏了放射性化学物,目前被禁止开发,于是一块地牵着巨额投资都撂在了那里。 投资失败,本是生意场上的常事,不值得太多注意,林郁之所以给予关注,一方面是因为郝明建在生意上太过一帆风顺,在这儿栽这么大一跟头,实在引人注目,而另一方面,这块地所在的区域是林郁十分熟悉的——滨海区。 林郁从小住在滨海区,上大学以前,他都在那里长大,对滨海区有着非一般的感情。 而且,同样的在那儿长大的,还有卢安资。 实在有意思,卢安资作为一个穿书者,金手指比主角都大,他真的会屈居于人下,做一个普普通通的经纪人? 他在郝明建身边,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林郁心中升起了许多疑问。 他凝眉,思索许久,一直没吭声。 老杨就在林郁身边,已经收好东西,舒缓的琴声还扬在木质走廊里,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在老杨眼里,林郁是给郑导打了个电话,感谢了对方的知遇之恩,而后便一直呆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