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更加难受。 谈不上谁对谁错,几个人都各有无奈,多方考量,可却让这个母亲耿耿于怀了这么多年。 “所以啊我这个儿子,别看他平日里温温和和的,倒是你看起来做事果决得很,可实际上真有事儿的时候你们俩得掉个个,所以我只想跟你说有些时候别太傻,也不要太过投入,否则最后收不了场的可能就只有你自己。” “有时候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不就是那些事儿吗?多动动脑子,该用手段也不必省着,穆清看重名利前途,你要是抓着这两点,我这个大儿子这辈子就抓在你手里也不是没有可能。反而是如果你一味地只想着你们的感情,容忍谦让,也许最后真的竹篮打水。”齐母沉着声音颇有想法的分析道。 宋青城看着齐母认真的脸若有所思,这齐穆清他娘说的话还挺有道理的,不过他是真的没有那么傻,他是喜欢齐穆清这个人,所以哪怕是用尽手段他也会将人留在自己身边,当然用一些手段这是下下策,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齐穆清的心牢牢地拴在自己身上。 不过齐穆清的娘真的是个很神奇的女人,如果刚刚他没有理解错的话,对方是在教他要提防她儿子,必要的时候用点外力也行,总之不能让自己吃亏。而且在她的话里面齐穆清就是一个功利心很重,一不小心可能就跑了的大滑溜。 宋青城再次观察了下两个人有些相似的眼睛,随即嗤笑一声,真是越来越会天马行空了,母子俩就是母子俩,虽然齐母刚刚说的那些,不知道的还以为那不是她儿子。 哪有一个母亲会提醒一个外人地方自己儿子的。 “唉,好啦,你也别乱想,总之我告诉你的话你自己想想,多琢磨琢磨。”齐母看他有些怀疑的表情就知道他想多了,不过自己的态度大概确实让人挺不理解的。 “也不是小伙子了,怎么还是好奇心这么重?”齐母看着面上确实看不出来实际年龄的男人,无力道,大概是说了一大堆心里话,这会儿这齐母的语气亲近多了,带了几分随意的熟稔。 “我娘家小哥就是喜欢男人,从小一起长大,好的像一个人,就差穿一条裤子了,后来家里人知道了,要让两人分开,那两人要死要活的,后来那的男成婚了,前年孙女都抱怀里了,我小哥孤零零自己过了大辈子,可笑的是恰好他前年冬天病死在家里了,过了三天才被邻居发现的,整个人都冻成冰坨子了。”齐母说这话的时候不带一丝感情,双手撑着地慢慢的站起身,手脚利索的开始拔苗子。 宋青城怔怔的站在原地,也不知道是想不明白齐母说的那个小哥为什么最后会是那么一个令人唏嘘的下场,还是不明白齐母最后那冰冷的语气。 齐母的心要比她的话更冷,甚至是已经麻木了,哪怕她如今生活顺遂,可是对于小哥,她的一生都将活在悔恨中,那是她这辈子都不能提起的人。 当初若不是她像爹娘告密,也许那两个人最后就在一起了,他小哥也不会对她恨了一辈子,至死都没有原谅。 她对不起小哥,她多希望当年自己不要那么顽固,不是告密者,而是像今天这样告诉小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是永远不要伤害自己,这些话她在梦里说了千百遍。 她怨恨自己,也同样怨恨那个男人,那个自私自利的男人在爹娘的问责下说是小哥勾引他,事发后紧跟着就娶了村长的闺女,他的背叛让小哥心灰意冷,也让他活在怨恨中走不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打卡,整理笔记 谢谢金主们包养,再投喂三天,我就可以茁壮成长了。 今天太忙了,都没有时间修文,明天修吧,还是那句话,除了晚上第1章 其余时间都是修文,不用理会啦,再次感谢支持,哈哈! 第34章 这么多年过去了, 她几乎不敢去看他小哥,害怕看见他沧桑孤独的模样, 明明记忆中的小哥, 人才好,脾性好,是个很爱笑的人, 可是人生中唯一一次的动心,却害的他孤苦半生,到死都在耿耿于怀。 看见宋青城为了大儿子做了那么多事情,那样用心的维护, 努力的去适应与他们这家人相处,齐母瞬间就想起小哥, 他们真的很像, 对感情太认真,太在意,这样的人却总是容易被辜负。 她说的提防儿子也不是随口说说的, 因为小哥的事情, 她对于男人之间的感情本就比常人更加敏感, 可自己却并没有及时看出来,明明孩子他爹那样奇怪的态度本就不寻常。 就是因为他知道大儿子应该是有喜欢的姑娘的,所以哪怕宋青城表现的有些过分的亲近妥协了,她却压根就没有往这个方面想, 要知道几个月前她也无意间见过儿子买的玉簪, 很精致漂亮,被他珍惜的放在匣子里, 款式明显是姑娘家用的。 而就她现在看到的儿子和宋青城勾勾缠缠的时间也不短了, 也就是说他儿子在和宋青城来往的同时心里也还惦记着其他姑娘, 可是他却没有拒绝宋青城的帮助,享受着人家好,还暗藏二心,这个背叛小哥的那个狗男人没有什么两样。 若他不是自己的儿子,齐母直接能将他一棍子打死,有时候想想他们舅甥之间的故事简直就像是一个孽债轮回,舅舅被一个狗男人害了一辈子,而外甥却可能会祸害别人。对于宋青城,她希望他的人生是圆满幸福的,是和小哥截然不同的。 …………………………………………………………………………………………………… 三天的时间恍然而过,这几天天气一直晴朗,一大清早他们就坐着村里的牛车,晃晃悠悠的赶到城里,到了的时候门口的人群早就黑压压的一片了。 今天的书院比起平时来的时候看起来好像不一样了,虽然依旧是青砖绿瓦,朱门高户,连牌匾上的芸阁书院几个字也如同往日一般庄重俊秀,人群依旧嘈杂,可是空气中分明氤氲着或期盼,或陈肃,或忐忑的氛围,那高高的围墙里,是十年寒窗的收获,是那么多家庭的希望。 齐秀才面上虽然看着还是一副当家人的沉稳持重,可他却来来回回的绕著书院门口的大树走了不知道多少圈了,也就是比不停张望著书院门口的齐母懂得掩饰,倒是齐穆晨才是真正的心宽,早就不知道在哪里溜达去了。 宋青城在齐家呆的那两日,过的着实松快,当然该干的活,齐秀才这个平日里不管事的人没少给他安排,家里面居住的环境也很简陋,这短短的两天,宋青城下过地,喂过鸡,淌过河,也劈过柴,总之近三十年没干过的事情,这两三天,他全都干了。 也时常腰酸背疼,手指上的泡至今未消除,但是心却踏实了,就算他并不是非要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