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到了击剑。 有位中国选手在赛场上获得了一枚铜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拿到奖牌是我比赛前的目标,本应该知足,可看到其他选手生披国旗领奖时,我才明白自己的遗憾是什么,我其实可以更进一步的…… 萧苏寒几l乎是在一瞬间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爸爸妈妈,我也要学击剑!” 萧爸爸萧妈妈从来不会阻止孩子的主动学习,更不会打击他的兴趣,一家三口连夜开始了解这项运动,搜索B市大大小小的击剑俱乐部,斟酌萧苏寒去哪里学习会比较好。 这一晚,萧苏寒抱着那个小马驹玩偶激动得睡不着! 他想:击剑服也是这样的颜色,白白的,又灰灰的,有时候看灰扑扑的、有时候看又亮晶晶的。虽然自己才和秋时雨见过两面,但萧苏寒却能十分清晰地感觉到对方的羡慕,他羡慕自己的健康体魄和优越身高,那种羡慕是单纯的喜欢,而不掺杂一丝一毫的嫉妒。 “秋时雨,我想,你一定会支持我学习击剑的……” 隔着2200公里的距离,两个男孩儿想起远方的朋友。 梦中的秋时雨看到了宁湖公园胖乎乎的锦鲤,一旁的萧苏寒好像又长高了,兴奋得手舞足蹈,告诉他:现在我也会用老面包召唤它们啦! 第89章 番外三 一个家庭想要举家搬迁,彻底换一个城市工作、学习,做定居式的生活,不是光动动嘴就能做到的。 从萌生想法、付诸实践到彻底落实,秋家用了整整一年。 而这一年的时间里,秋时雨填好了底子、开始迅速追赶进度的同时,展露了他在数学、计算机上的强大天赋! 或许有父母基因里带来的优势和一些耳目濡染。 可除此之外,秋时雨在学习上的自主、自控能力也让父母惊讶不已,甚至一度震惊…… 这更让秋爸爸秋妈妈肯定搬家这一决策的正确性! 在G市,秋时雨一定能上G市最好的学校。 但在B市,他却有可能上全国最好的学校之一。 其中差距,秋爸爸秋妈妈作为过来人再清楚不过了! 秋时雨是个不怕困难的孩子,他甚至很享受征服的过程。 或许别人会说“B市的教育环境太紧张了”、“B市那可是内卷地狱”,可从长远角度来看,又不得不承认:首都的资源具有举国之力得来的优势。秋时雨这样的天赋想要得到更好的施展,他就该来到这片最肥沃、也最具竞争力的土壤生长! 又是一年夏天,秋时雨和父母再次来到B市。 这次过来,他们将留在B市定居。 “我知道,妈妈,定居的意思,是我们一家三口要在B市生活,爸爸妈妈在这里上班,我在这里上学……” 但起初的兴奋劲儿过去之后,秋时雨又恹恹的开始想家。 “奶奶……奶奶煲汤给我喝。” “秋鸿霁一定会把我花园里的秋千拆了。” “妈妈,我们过年的时候能早点回家去吗?” 他不习惯京腔、京片子,也说不来本地味儿的普通话。 但秋时雨并不觉得自卑。 他只是不太乐意去模仿,以达到同化口音的目的。 去办公室给班主任送作业时,被调侃“这孩子适应很快,就是有些不爱说话”,其他任课老师也对秋时雨印象深刻,开玩笑道:“你们不努力呀,不然人家说话那腔调怎么掰不过来?” 秋时雨却直接表示:“我之前在G市上学,大家讲普通话的同时,还会讲粤语的。” 后半句话,他也直接用粤语说出来。 老师们被他噎了个正着,似乎是感觉到了小朋友微妙的委屈,随即又笑了:“B市话和普通话太像了,不过,有一门算一门,你以后就会三种语言啦!” 秋时雨抿抿唇,勉强认可了“三种语言”的说法。 新同学还算好相处,也许因为上的是附属小学的关系,他们的父母长辈有些还是秋爸爸的校友同事,大家很快给转校生秋时雨取了个昵称:阿秋。 因为开学那天下雨,秋时雨在自我介绍时打了个小喷嚏。 “阿秋,扑gai真的是骂人的话吗?” 秋时雨真诚地点头:“对啊,所以不要讲。” “阿秋,他们说你数学学到初中了是真的吗?” 秋时雨起初还很有耐心去一一解释,直到事情越传越离谱,真有老师喊他去参加数学竞赛……好吧,这些竞赛题目还是有些意思,学着学着,秋时雨就被数学老师允许可以在课堂上做自己的事情—— 这是他一个人拥有的特权。 数学课代表拿不准的题,也只相信秋时雨的答案。 …… 等秋时雨自认彻底适应B市的生活,已经是三年后了。 他成了一名六年级学生,一名没有升学压力的六年级生。 偶尔,也会想起几年前遇到的苏寒哥哥…… 起初来到B市后,秋时雨几乎每个周末都去宁湖公园转悠,可却再也没有见到过萧苏寒。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想,要不把压岁钱拿出来登报找人好了!但冷静之后,秋时雨又会释然,他反思自己的冲动后,也会自我安慰: 萍水相逢的缘分,自己记得就好了。 就像妈妈说“阿雨小时候特别怕生”,可秋时雨的印象里,他愿意对着每个人伸手要抱自己的人笑,怎么可能怕生呢…… 记忆是有偏差的,越是久远的记忆,越会忘记。 毕竟萧苏寒也该六年级了,假设他的日常生活十分忙碌,作业那么多、课外还有别的要学,说不定早已忘记在宁湖公园有过两面之缘的小朋友了。 * 六年级的暑假,秋时雨又一次感受到离别的伤感。 哪怕是附小,一个班的同学里只有一部分能够直升到附属初中部,有的考不上附中只能去其他中学读书,有的甚至被家里安排早早的去国外读书。 虽然他三年级才转来,但三年相处面临分别也难免不舍。 在这个男女意识逐渐觉醒、青春期初初萌动的夏天,秋时雨的“桃花”开始绽放。 那几个知道自己留不下来的女孩子像是完成什么遗憾似的,请他写同学录、合影,交换社交账号,甚至还会借着校园广播台的点歌,大胆地表达心情。 班上不乏起哄凑热闹的,可每次秋时雨都会主动解围。 在一群打打闹闹、顽皮浮躁的男孩子里,他这样的存在的确很特殊。 以至于秋妈妈去开家长会时,真有家长抱着“青梅竹马好培养感情”的心思过来试探,嘴上说着父母的情况彼此互通、小孩儿又在同一成长轨道,将来有什么情况好交流经验,实则看秋时雨的眼神像是在打量小女婿…… “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