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听到他们这狗嘴里蹦出些屁话,竟然嘲风起沈煜和澜州。一向算得上是沉得住气的她竟然立即出口反驳:“各位说这话之前,当是先看看自己的户籍帖子再发言,一口一个西北,你要是西北人如今怎出现在澜州?是那西北不要你们了,还是你们自己在那边待不下去?”如此丧家犬,怎么好意思到处犬吠? 几人没想到明玥一个娘子,居然还敢当街出言不逊,当时就怒了,要上前。 只是那门口的官差虽非澜州本地人,但听到这几个西北迁移来的考生的确是不像话,也冷喝了一声,斥责着,“你们几个不进考场就让开道。” 那几人才不甘不愿地收敛了。 只是进去之时,还恶狠狠地朝明玥瞪了一瞪。 明玥没作理会,只叫了龙虎送自己回去,到了家中只让八角去打听这几人的身份。 八角就擅长这事儿,麻利地领了任务去,连晌午都没回来吃,直至下午些大抵是酉时一刻他回来了。 只同明玥回着:“那几人家底都不错,其中有一个在西北那头,也算得是上排名的世家。”不过八角实在是好生奇怪,只朝明玥疑惑道:“这样的人家就算是在西北那边排名末尾,但在本地有着盘枝错结的复杂关系,怎么就愿意和那些普通老百姓们一起搬迁到这陌生又没有半点人脉的澜州来呢?” 明玥却一下心中有了数,“有句话叫宁做鸡头不做凤尾。那人有句话没说错,咱们这澜州的确是没什么人了,是有那么几户大家族,可是都被去年的天灾影响得不小,要恢复少不得是需得花上几年的。” 而如今大量的西北人迁入澜州,他们虽来了此地,但心却还是一颗西北的心,那户世家只怕也正是瞧中了这一点,才做了决定迁移到西北。 这样的话,那西北人就下意识以他们这一家为马首是瞻。 本来澜州本地人不过剩下那么两层罢了,西北人如今却占了五层,这个世家一下就坐稳了澜州第一家的位置。 也不得不说,做这决策者的人倒非等闲之辈。 只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再怎么厉害的人家,那养出来的晚辈也是参差不齐。又问起了补丁书生的身份。 八角机灵,不但打听出了这书生的身份,还晓得这身份为何叫那些人陷害。 原来这穿着补丁的穷书生姓李。 要说着李是在西北可是大姓,西北那五州中最大的世族可就是李氏一族,他们族长的弟弟还娶了临安长公主。 这临安长公主虽然只是当今圣上的堂妹,但却是先皇唯一的独女,若她是个男儿,这如今的九五之尊位,如何能轮得到当今的陛下? 也正是如此,当今圣上将那西北三州都拱手给了临安长公主作为封地。 原本盘踞西北五州的李氏一族,听说也是要看临安长公主的眉眼行事。 不过西北那边多沙丘,其实有一部分人的生存环境尤为艰难,几乎生在那戈壁滩上,也正如此,这一次才从那边迁了不少人过来。 “这个穷书生,听说和那李氏还有些关系,但因他父辈犯了李氏家规,被逐出了族,那边他是没有办法再继续参加科举,因此这一次赶上了西北迁移到咱们澜州的东风,便过来了。” 所以那李烬在外人看来,就是李家的罪人,这些贵公子们少不得是为了讨好李家的人,因此故意刁难此人。 八角却是有些担心,“夫人您和爷是好心,可却因那个李烬惹了这么一帮二世祖,这可如何是好?”待他们出了考场,怕是要来闹事。 明玥也着实没想到,会牵扯这么广泛,但也没多担心,她觉得目前为止,叫她最害怕的便是去年干旱,自己吃了满肚子的土,以为要死的时候。 那时候离恐惧如此之近,都挺了过来,这个时候吃饱穿暖,难道还没多余的心思去处理此事? 只让八角放心,“不是什么大事,那些个公子哥儿,最多也就是呈口舌之快罢了。”更何况,他们的第一目标由始至终都是那个倒霉的李烬。 八角见主子不急,自己急也没用,便只盼着沈煜真高中,那就什么都不怕了。 一家子都耐心等着沈煜的消息。 只不过这些天城里城外各处道观庙堂就热闹了,都是那求神拜佛的,连带着杂货铺的生意都好了不少。 但明玥没上街,也没亲眼看到这街上到底是怎么个热闹场面,只在家中听沈老爹说,倒是三个女儿十分感兴趣,想央着明玥带她们上街去。 可正是因为人多,明玥哪里敢?就怕转眼间女儿们不见了影子,就都给驳了回去。 总共是要考四天,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明晚就几乎都出来了,明玥是掰着手指巴不得这时间过得快些。 心里盘算着沈煜的那些干粮,只怕也吃得他口干舌燥了,就指望带着的那些果子能解解渴。 至于水存放了两天,那考间不通气,也不敢给他多带,就怕喝坏了肚子,耽误考试不说,还伤身体。 她自己想到这里,又觉得这条件好了,人反而精细娇贵起来了,去年这个时候,便是喝那泥水都觉得解渴,哪里想着什么会不会喝坏肚子的事儿。 正是这个时候,八角高兴来禀,说是杨氏来了。 明玥听得这话,高兴地立即迎出去,却见杨氏穿着一身崭新的蓝底碎花裙子,外罩着一件宝蓝色的马甲,用同色的腰带扎着,整个人看起来精神抖擞的,若不是那眉眼还是杨氏,从这气色精神上,明玥真当她像是换了个人一样。 将她上下打量了一遍,有些难以置信地叫了一声:“杨姐姐。” 自打杨氏和宋胡子和离了,明玥就改口叫杨氏姐姐。 杨氏挽着小包袱快步走来,“好一阵子没见你了,前天下午才听人说乡试开了,我琢磨着你相公多半也要进考场的,正好家里的梨摘了不少,我便给你送来,来瞧一瞧。” 明玥这才看到,八角身后有一个筐子,里面是些绿皮梨子。 这种梨最脆甜,而且皮薄,算得上是澜州特产之一,只是可惜去年不是被大水冲断了,就是后来旱灾后活活干死,如今已经极少。 物以稀为贵,她这一大筐还不晓得可以换多少钱呢!明玥不免是觉得礼厚重了些,“你怎摘了这么多?拿几个哄孩子们就是了。”说着,只让八角捡了,余下的让杨氏拿回去。 杨氏连忙拦住八角,“莫要听你夫人的,这些全都留下。”一面又去拉着明玥往里去,“家里好几棵呢!另外正逢秋收,我们自己虽没种,但在集上另外买了新鲜的瓜果蔬菜,一会儿我那表兄弟就送来了。” 她这样客气,明玥反而不好意思,只忙斟了茶,叮嘱叫她那表兄弟来家里吃晚饭。 只不过杨氏给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