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分卷阅读50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508(1 / 1)

带到这人世间的责任。” “夫人!”我们正说着话,赵家老爷来了,他看起来十分着急,小跑着来到夫人身边扶住了她,“今儿有风,怎么出来了?” “大夫说,得多走走。” “那下次叫上我。” “嗯……” 我没再跟着他们,这时候我再跟着显然很多余。 我想,夫人这样的日子似乎也还不错。 【赵佶篇】 我已经尽力了。 近来我学着如何处理国事,虽然装得什么都学不会,但我其实看懂了许多。 看着从前我处理的那些事情,简直让人心惊胆战。 好像也不是很难,只要一件一件地去处理,我本也可以的。 我知道我是赵佶,我可以做我喜欢的事情,但我也是皇帝,我也该做皇帝该做的事情。 最近我就像是宠幸后妃一样点这些个大臣,叫他们跟我说朝中的局势,一开始能听到许多种答案,后来,渐渐地大部分声音都差不多了,我知道他们是统一口径了。 但是这难不倒我,我瞒着这些人出宫逛了一趟。 他们总不能让所有百姓都统一说话。 果不其然,我又得到了许多的答案。 我把这些答案都汇集起来,选了一些我觉得靠谱的人,让他们对那些不靠谱的人做出评价。 我没办法知道每个人真正的想法与他们说出来的话是不是相同的,我只能凭着感觉走,然后在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发配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官员,朝中人员一下就轻简了不少。 不是冗员吗?这下好了,也不用添新的。 反正在他们眼里我也不是个好皇帝,我如此想他们也没有办法,顶多说我几句荒唐。 但我也不会一直这样做,激起了他们的反心那我可就惨了。 把一些一看就不行的官员打发走以后,我又开始扶持新人,慢慢以新换旧。 他们可能以为这些人会成为我的心腹。 其实并不是,我并不打算再要什么心腹,因为我知道没有人是真的靠得住的,还得靠我自己,我得自己判断他们的话,不能只信一个人、一波人。 靠着这样的方法,朝堂上的乱子果然少了不少,就连折子都少了些。 我选出来的那些武将大部分也都在边关得了军功。 但我怕他们骗我,所以我非得看到人头不可。 那一段时日,上朝的大臣都少了,大家都不愿意看到这血腥场面。 有什么办法呢? 我也不想啊。 谁让这群人一个都不可信呢? 【赵构篇】 又打胜仗了。 好爽! 原来我大宋也不是不行! 唉,当初是我胆子太小了,若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早一点北伐,用尽一切精力收回北方。 我要是雷厉风行地将北方收回了,那徽钦二宗回来只怕都不好意思再重登帝位。 我傻啊! 【岳飞篇】 昨日开了庆功宴,因为最近连连胜仗,将士们也都很辛苦。 本来是个不错的日子,大家也都高高兴兴的。 但是我没忍住做了一首《满江红》,毕竟最近大家都有很高的创作热情,我也一样。 巨幕中那些文人都很有力量,所以我便也想借此激励三军。 谁知道大家听到我的词却都哭了。 我当然知道他们是为什么而哭,因为我自己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走到今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若是没有巨幕的出现,我可能被奸臣害死,而我的兄弟们可能居无定所,只能望着北方哭泣。 而昨日,我们虽也流泪了,却是感动的泪,激动的泪,志在必得的泪。 我们还会继续北上,用尽我们所有的力气。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陆游篇》 我收到辛幼安的信了。 原来他早已上了战场,我却还在此处空叹息。 他询问我有没有什么好的计策,这是希望我做他的军师吗? 我拿出了这些年自己私底下写的作战策略。 以前我觉得我整理的这些十分完美,若是真能用上战场一定能所向披靡。 可是现在真的要交出去我却没有那么多的信心了。 于是我决定快马加鞭前往前线与幼安会合,我们再探讨一番,那这份计划一定能够更加完善。 我已经迫不及待。 牵马的时候,我的心已经与幼安见面了。 幼安,等我! 《辛弃疾篇》 想要收复北方远比我想象中的更难。 其实先时在我的想法里我只要能重新来到战场,我就知足了。 然而战场之上,不是抛头颅洒热血就能够成功的。 决定输赢,有许许多多的因素,有时候一把刀、一匹马、一个哨兵都能决定一场大战的胜负。 但是我还有我的无数的战友们,没有人想要放弃。 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有了这个机会已经很不容易,至少我们不是还未出征就已经失败。 金人算什么,蒙古算什么,我们要让他们看看大宋的威力! 《赵孟俯篇》 我的字比之从前更受欢迎了,每日都有人来向我请教如何能写得一手好字。 我觉得有些好笑,他们是真的不知道吗? 他们不过是想从我这里找到一个快捷方式。 可是很多事情本就没有快捷方式。 “无他,手熟尔。” 他们想要快捷方式他们就注定写不好这字。 于是有人再来问我,我便故弄玄虚,我告诉他们,想要知道如何写好字,先每日写满两万字再说。 我没想到真有那么多人听我的话,一时间大都的纸都比从前贵了一倍。 哈哈,没想到我也能体会一把“洛阳纸贵”的感觉。 这盛世,甚合我意。 《朱棣篇》 不知道幕中女子为什么没怎么提到我大明的文人,难道是我们如今的文化不够繁荣吗? 我的《永乐大典》她也看不上眼? 想来也是,她一个女子,尚且懂得那么多,可想而知,后世文人有多么厉害。 唉,我是不是又无意之间轻视女子了。 虽然幕中女子鲜少提及大明,但她说的话很多也在我大明适用。 我派人去寻了一些比较有文才的女子,把她们的创作汇编成集,而后我就发现集册中的作品虽题材有所局限,但细究起来,真不比男子的差多少。 于是我也开始怀疑,女子到底比男子差在哪呢? 郑和还没有回来,也不知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也不知外面的女子的地位又是怎样的? 这是对我冲击最大的事情之一,我知道这现状必须得改。 生而为人,人人平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