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的实施的话确实如此啊。 【有一次呢,秦始皇出行看到丞相带的人太多了,就有点不高兴,结果第二次就发现对方带的人瞬间少了,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有人透露了他的想法,但是没有人承认,谁敢承认啊,承认了就是死,于是“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大家一起死,他把当时听到他话的人抓起来全部杀了,秦始皇的残暴来自哪里,残暴就来自这些地方。】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许多人心中都开始激动起来了。 秦国的这样连坐式的惩罚实在是太普遍了,他们没有人能够反抗。 现在终于有人说出来了。 这样确实能够起到威慑作用,可是那些被冤枉的人何其无辜? 【由于秦始皇越发残暴的行为,卢生等人可能也发现自己的言行导致了一些无法挽回的后果,于是卢生侯生几人商量着,就直接跑了。】 【秦始皇知道这个事情后暴跳如雷,想起自己这么信任这些人的话,给予他们这么大的权力,可是他们却跑了,而且这时候他提到了徐福,简单的来说,他就是认为自己身边这些方士就两类人,一类卢生他们这样的,啥也没干成,自己信任他们,他们跑了,再一类徐福这样的,出去找仙药,但是什么也没找到,还听说他们中饱私囊,而这些人还在外面诋毁自己,真是气死人了!】 这可不得气吗? 嬴政想,这卢生不是逗着他玩吗? 不管是他随意算卦,还是刻意想告诉自己些什么,那都是欺君之罪。 他被欺骗了,他还不能愤怒吗? 【他的这些情报哪里来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这时候听到的诋毁,估计是许多人对他的看法,陛下一气,这不得了,直接让人审查这些人,这时候秦国有名的连坐制度就发挥了作用,让人告发,不告者视为同罪,一下子就找出几百个人,然后他把这些人坑杀的坑杀,流放的流放,目的是为了杀鸡儆猴,看谁还敢这么糊弄自己?】 “如此说来,这秦始皇坑杀的就是术士了?”后世有些人总结道。 “这可不一定,女子之言未尽,岂能妄下定论?” 对于秦始皇坑杀的是什么人,许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虽然他们都觉得嬴政这样的行为太过于暴力,可是他们也想知道秦始皇的这罪责是重还是更重。 如果没有坑杀儒士,也断没有让秦始皇背上这么一个千古骂名的道理。 尤其是如今众人清楚地知道了儒家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 这些儒家传人说的话,到底几分真又几分假? 【从这儿来看的话,焚书坑儒的儒确实是术士,而且还是经过审查的污蔑怠慢了秦始皇的术士,那为什么要称之为儒呢?应该是因为他的儿子扶苏的话。】 【当时的扶苏就觉得自己的爸爸太过分了,于是就劝爸爸别太残暴,他说现在天下未定,虽然统一了,但是许多人还没真正的归附,“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而这些人都学习孔子,爸爸你啊却用严法去对待他们,我害怕他们会反抗会导致天下不安啊!】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最后竟是栽在自己这长子的手中? 他心里憋着口气。 【秦始皇又又又又生气了,把扶苏送到了守边的蒙恬那儿去监督蒙恬去了,直接导致了扶苏的悲剧。】 听了这话,嬴政那口气又卸了下来,女子说得没错,他确实是太容易发怒了。 仔细一想,扶苏的罪责真的能有那么重吗? 自己发落他,是不是也有恼羞成怒呢? 【我们再看扶苏的话,这文言文有点难以理解,原因就在于它的省略太多了,他对于天下安定的话是这么说的,“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黔首指的是平民百姓,虽然现在咱们是统一了,但是远方的百姓 没有完全归附,这句话,在这儿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个人并不是特别理解,因为这儿又没什么连接词,他就直接说“诸生皆诵法孔子”,这个诸生到底是指的哪些人呢?】 这也是大家想问的啊。 众人都不约而同地看向如今还没有被发配到边关去的身上带着那些儒士味道的公子扶苏身上。 然而事情并未发生,扶苏又如何能提前知晓? 【如果是指的秦始皇要坑杀的那些人,那就没有问题了,那秦始皇坑杀的就还是术士,只不过这些术士恰好都是儒生而已,但是如果扶苏说的这些人并不只是那些术士,那些被坑杀的人是包括儒生的,这里有可能就是在那种举报的制度下牵扯出来的一些人,这些人就是前文李斯提到过的那些不听秦法反而对秦法不看好的诸如淳于越这样的人。】 啊? 众人又是一惊? 这是连淳于越也给埋了? 那他们岂不是也很危险。 不危险不危险,他们又不是儒家的。 【这么一说好像更能说得通了,因为这两件事情间隔时间并不长,秦始皇在颁布坑儒命令时,他自己还提了焚书的事情,而且在商量焚书的那个晚上,做下的决定可不止是读书,还有什么呢,私自谈论那些百家之说的都要受到处罚的。】 这样串一串,似乎真的合理了许多。 谁说嬴政坑杀就只能是坑杀儒士和术士呢? 就不能坑杀那一段时间让他愤怒的人吗? 但是众人也看出来了,幕中女子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就一个原因,就是她也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我个人猜测,很有可能是这次的术士大清查牵扯出了很多的儒生,所以扶苏才会有这样的说法,而秦始皇正在气头上,看着扶苏一点都不得自己的风采,反而跟那些儒生一样,看着就来气,直接就给发配边疆了。】 【以上都是我结合《史记》进行的猜测,没有参考其他的史料,大家看看就行,也要有自己的判断。】 唉。 许多人忍不住叹息。 还以为此次的千古疑问如今就能清楚了呢? 不过想来也是,这事情哪有人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 幕中女子早说了这世上没有仙人,只不过是他们这些人还总是想着将对方当做仙人罢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一个那么伟大,做出了那么多功绩的帝王开始了越来越不被人理解的行为,难道功成名就之后注定要走向衰败的道路吗?】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是什么时候呢? 嬴政也在想。 是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一点点地在葬送自己打下的天下。 他最后让胡亥把秦国给亡了那就说明他不是完美的,这是他应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