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分卷阅读44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47(1 / 1)

杀。 但是现在他却有些懂了,自己曾经的代入并非真的代入了。 因为想象中的自己还是那个衣食无忧的自己,哪怕是在赵国那些年,他也没有饿得没有吃食,他不懂那些百姓。 若是自己饿得快要死了,那么自己的第一反应肯定也是要口吃的。 若是没人给自己,那自己在死之前一定会带着那些欺辱自己的人一起死。 他终于明白了,明白了幕中女子所说的下基层的真正含义。 并非是到地方上走一圈就行了,而是要真正地融入百姓们的生活。 【而在这过程中应该也是看到了一些百姓的生活,但是他如今看到的,估计就是手底下的人想让他看到的了。】 【有时候我们真的很难说秦始皇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统一后百姓过的那些苦日子呢?你要说不知道吧,他那么厉害就真的想不到,还是说就真的能被蒙蔽吗?】 【但他要是知道,他却明知故犯,他真的有那么飘吗?这真的很难说,历史有夸张也说不定,而且当时秦朝的律法导致了许多人获罪,而这些罪人的去处就是各个基建工程,或许,秦始皇就觉得这些人罪有应得,又能管理国家又能搞基建,多快乐啊!】 嬴政发现幕中女子将他此时面临的一些情况都给说出来了。 其实他并非没有发现一些问题,正如女子所言,他不傻。 但为何事情还是演变成了后面的样子。 他想大概就是因为他把很多事情都看得太轻了,他以为一切他都能尽在掌控,事实是并不可能。 时间与生命首先是他无法掌控的,他花了大把的时间在上面,其他的难免忽视了些。 【但是律法严了总有人受不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①不是所有人都会甘于灭亡,所以他们会选择反抗,而这些农民起义中,大多都是没有太多文化的人,但是往往一开始的起义都是从这些没有文化的小规模农民起义开始,帝王们也都是派兵围剿,根本不放在眼里的。】 这话帝王们倒是没有办法反驳,但是他们也不觉得有什么错。 因为一个帝王从登基开始就难以避免地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起义和谋反,这些是他们政事中的一部分,不可能什么虾兵蟹将都要他们当成猛虎去重视。 若是非要计较起来,所有的事情都可能导致王朝覆灭,他们要重视的就是此刻最为重要的。 【这些帝王的视线通常放在自己的大臣,或者是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身上,等到这些人谋反了,他们感到真正的紧张,最具有典型性的就是隋朝时期吧,隋炀帝干了许多事,秦始皇干的这些什么修驰道修长城,他一个没少干,但是功绩显然就没法比了,他还修运河,三征高句丽,一系列骚操作导致了隋末时期的起义。】 【而一开始,隋炀帝也是不放在眼里的,他满心满眼都在打高句丽身上,然而直到身居高位的杨玄感谋反,他才真正地意识到了危险。】 这有什么错吗? 事实也是杨玄感的危险更大啊。 就是看不上隋炀帝的皇帝们也不觉得隋炀帝的这一想法有太大的问题。 试想,如果是他们,或许他们也会如此。 因为隋炀帝失败的原因根本就不在忽视农民起义而重视大臣的谋反,而是在于他自己的穷兵黩武。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也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他的关注点却在另一件事情上。 这个高句丽还真是个隐患,有朝一日他定要把这高句丽给灭了。 他的心中其实也早有这想法了。 【帝王们这样的心思也不难理解,因为帝王之位谁不想要呢,所以有些时候一些不知好歹的人谋反他们确实难以分出心力去管,但是一般大臣谋反除了被逼无奈背水一战的谋反那就是预谋已久的,危险性很大, 可往往大臣都谋反了,而自己没有提前预知,这问题就很大了,问题就在于这些起义谋反的原因需要细查,好好的,人家怎么就要反你呢?】 【如果查出来,真是别人的问题,那自然是要严惩,但是这个过程当中一般都能查出一些 社会问题,这就是帝王自查的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啊,因为百姓们的生活过得本就艰难,他们很少会主动地拿鸡蛋碰石头,还是那句话,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此话当真是让许多帝王醍醐灌顶。 说得真是没错,从前他们在听说起义谋反之事时会愤怒,会派人清剿,可是他们起义的原因却是很少在意,有时候甚至只是看看卷宗了事都交给下面的人去处理。 这么好的自查机会啊! 【秦始皇跟他们的情况又不一样,因为天下刚统一的缘故,一直都有人反他,他可能都习惯了,但是他手底下的大臣们却暂时没有反心,因为都是跟着他一路走过来的,都见过他的牛逼,这时候谋反,不是找死吗?】 【然而,就算这些人不谋反,也不影响这些人看不过去秦始皇的所作所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可能都是谏臣。】 谏臣重要,其实没有哪个皇帝不知道。 可偏偏总有那自作聪明想要指点江山的,他们岂能容忍? 所以有时候即便谏臣说得是对的,他们也不一定会听,或者是晾几天。 这历来都是如此的。 【眼见着反对自己的人多了,秦始皇就开始未雨绸缪,他觉得敢反对自己,那是思想问题,所以他要统一思想。秦始皇统一思想的法子简单粗暴,把思想掐死在源头,把书给烧了,只留些搞农业科学技术的,治病的,而再反对,直接杀了,杀鸡儆猴。我们先不对这个观点的真实与否进行考辨,大体讲说一遍再解释哈,千万别着急啊。】 【不管这个观点是真的还是假的,秦始皇坑杀几百人,这是历史记载的,这些人的身份,我们不好考究只好猜测,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为此吵架。】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也很想知道到底自己有没有坑杀这些人。 难道幕中女子也不知道吗? 若是自己没有做,那不是太冤枉了? 不过焚书之事,确实,该想个其他的法子。 那什么才是好的呢? 难道要像他们一样以儒家学说来控制思想? 这就一定能行? 嬴政不信,此时他若是弃了法家,那反的人只会更多。 再说了,法家那些观点那般强,怎么能弃了? 【但是我们可以去想象一下当时的局面,本来整个社会环境的舆论对秦始皇就是不利的,他再出这么一出,可能坑杀的不是几百人,只有几十人,甚至几人,而这些人可能不是术士,而是一些真的要谋反的人,然而他这么做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