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分卷阅读40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01(1 / 1)

的我们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杜牧的“某与弟顗食野蒿藿,寒无夜烛”,过得那是相当的凄惨啊。】 公元852年,大中六年。 说是相当凄惨,倒也不至于,杜牧想。 成大事者,吃那点苦算得了什么,更何况,他还未能成大事。 不管过去经历了什么,于他而言都只是一个经历罢了。 【后来杜牧还写过一首《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里面也提到过他年轻时候的光景“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市中心的房子,还是很有牌面的,“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房子里东西不多,但是有万卷书册,这些说明了什么,其实说明杜牧的家世是很清白的。】 是啊,官员们跟百姓们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都做到宰相了,才这点东西,让后人连饭都吃不上。 虽见不得为朝中做了多大的贡献,但至少是没有以权谋私的。 【怎么说呢?爷爷、父亲一死,他和弟弟便卖房子还债,那他爷爷和父亲都应该是个不错的官员,根据历史记载应该也是如此,杜佑历经三朝,最大的贡献是编了一本书,名为《通典》,要想编史书,那杜佑的学问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史书。 能写史书的,当是个人物,其实能当宰相就已经很强了。 只怕杜佑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孙子会那般凄惨吧。 【而他的学识自然也影响到了杜牧,也是在《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这首诗中杜牧提到“经书括根本,史书阅兴亡。”这应该是劝他侄子读书的诗句,他说,“高摘屈宋艳,浓熏班马香。”推荐了屈原、宋玉、班固和司马迁,并对他们的诗文进行了简要的评论,而后又说“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对这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四位的评价也是颇高,并说“近者四君子,与古争强梁。”他说得也没错,这四个人确实可以和古代的那些文豪们相比了。】 公元前113年,汉元鼎四年。 对于这些一再被提及的人,刘彻都没什么感觉了。 他确实也觉得这些人的文才不错。 若是他没猜错,或许下次又是说唐朝或者是宋朝的文人,说不定就是这韩柳其中一人,怎么就不能说说他们大汉文人呢? 他都快把唐宋的事件摸清了,虽说也学到一些,但那与他而言作用 肯定不济提一个大汉文人啊! 【虽然这首诗是杜牧叮嘱晚辈的诗,但是也能看得出来,正是因为看了这么多的书,有了自己的理解,后来的杜牧才能写出那么多的脍炙人口的诗句。也正是因为在家道中落之后经历了那么多的困苦,杜牧到了后来才更能体会贫苦人的不容易。】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说得没错。 苏轼提笔将这话给记下来。 就像王安石一开始被远调,就像他自己。 苏轼觉得他们都是能真正地懂百姓的人。 所以他们考虑起事情来,会比有些空谈的人更符合实际。 他如此一说肯定会得罪许多的人,如今委实没有必要,所以写下奏折呈上便是了。 【在那个时候,唐宪宗正在讨伐藩镇节度使,而此时距离安史之乱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是唐人都很清楚因为安史之乱,唐朝蜕了一层皮,直到那时都还没有恢复过来,而宪宗讨伐藩镇节度使肯定也有吸取前面几代皇帝的经验。】 唐,元和年间。 说起这个,白居易也皱了皱眉。 如今藩镇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可他作为一个文人委实是什么都做不了。 在这事情上他只要不添乱大抵就是能做的最大的事了。 【因着国家的形势,以及杜牧跟着爷爷看过许多史书,他便更喜欢研究兵书,在还未科举考试之前,他写的《孙子》注解还有一些策论文章就传了出去,李德裕也为之赞赏,这对后来杜牧中进士肯定也是有帮助的。】 【但是读再多的兵书,写再多的策论文章,杜牧也没有办法改变这个大厦将倾的唐朝,公元825年,唐敬宗宝历元年,藩镇愈发嚣张跋扈,各方纷纷入侵,如此一看,国内的环境肯定也不算好,政治腐败、阶级矛盾也十分尖锐,可谓是内忧外患。】 如今正是这个情况。 若是再不改变,大唐迟早是要完的。 可是他们该怎么做呢? 别说是他们根本不曾读兵书,就是现在读了,还有用吗? 显然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出自朝廷啊! 可这样的问题古往今来都是最难解决的。 白居易也很烦恼。 【然而,唐敬宗不仅没有励精图治,反而是玩乐无度,在唐朝危亡之际,他还想着去骊山玩,然后当时的拾遗就劝他,说从周幽王开始游骊山的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秦始皇的陵墓修在骊山,秦国二世而亡,唐玄宗修华清宫,便发生了安史之乱,就连前任皇帝唐穆宗也是从骊山回来后不久就驾崩了。】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眯了眯眼,竟是这个原因? 他的陵墓都修了多少年了? 难道要这个时候换地方? 嬴政突然有了一个办法,他是绝对不要把墓设在骊山了。 但是这陵墓还得继续修,决不能让人寻了空子! 不提成仙了,死后连尸首都找不到,那才是真正地令人悲愤。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隆基越发觉得自己把骊山封起来是对的了。 那地方就是个不详的地方。 【可是都说到这份上了,唐敬宗还是不听,不听不听王八念经,他非得想去打破这个魔咒。】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忍不住轻嗤一声。 先时女子还说过那什么华清宫最早是他建的呢,看他不是好好的? 虽是这般说,但李世民也在心中下定了决心,坚决不再修那什么汤泉宫了。 【不仅如此,他还大兴土木,又是造船又是修建行宫,以备游玩,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牧才愤而提笔,写下著名的《阿房宫赋》。】 第189章 杜牧(捉虫) 【秦朝,是个很特别的朝代,可以这么说,没有秦朝,就没有此时此刻的你我他,秦始皇,放眼古今中外,那都是神一般的存在,但就是这样一个神奇而伟大的帝王创造的那样一个强大的王朝,却短短二世便亡了。】 公元前217年,始皇帝三十年。 说起此事,嬴政怎么能够不气? 但是看了这么多的后世的帝王,他也渐渐地想通了一些事情。 他不能只看到眼前的荣光,他如今让许多人满意他,但这些人的满意却是源于对他的恐惧。 每个帝王都有不足,但或许他能做得更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