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畅快的生活,但是却没有管家中的妻子的生活过得是否畅快,不仅是他,古代的许多文人都是这样,大家看像我们最熟悉的李白、杜甫、苏轼、白居易。】 【李白,到处晃荡,对家中应该没有太大的责任感吧,甚至于他成亲都是为了自己前途上的考虑,杜甫只有一个妻子还算好的,但是却让妻子跟着自己吃苦,连孩子都饿死了,苏轼同理,而那白居易,和元稹简直就是一对风流好哥们儿,那么多的歌姬和绯闻对象。】 此言一出,各地都陷入了寂静之中。 这几个人,除却元稹,那可都是幕中女子大力夸赞过的呀。 她竟会有这般评价! 唐,元和年间。 白居易和元稹二人已经进京了,但天色已晚,圣人必不会此刻召他们进宫,这巨幕一来,当更是如此了。 “我二人真有错吗?”元稹很疑惑地问了一句。 其实白居易也很疑惑,他也没不管家中生计,与妻子也是相敬如宾。 难不成他们不能养歌姬? 这是什么道理? 【虽然说他们是这样的,但是我个人觉得或许跟着他们的女子都是自愿的,因为在那个时代,女子一生下来就会被告知,这一生要做的事就是要找一个好男人嫁出去,生儿育女。她们很多人以男人为天,没有了男人就等于没有了天,哪怕他们的男人毫无用处。】 众人恍然大悟。 似乎也确实有这样的男子。 有些男子靠着女方起家,在家中依旧拿乔处处拿捏妻子,甚至宠妾灭妻也是常有发生。 可即便有许多这样的事情发生,仍旧有许多女子不敢与男子和离,她们还得好好哄着男子,生怕自己落得个善妒的名声。 但是女子不生儿育女还能做什么呢?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扶月也在想,她能做什么呢? 她早知道了男人不可能成了她的天。 可是,谁能成了她的天呢? 是她自己,还是收留她的赵家夫人? 【就像陶渊明,陶渊明无疑是高尚的,是爱国的,但是他也是一个失败的丈夫失败的父亲,别觉得我是在贬低他,大家就代入一下,如果让你嫁给陶渊明,你愿不愿意?】 许多女子陷入了怀疑,尤其是那些知书达理的女子。 如许多文人一般,她们也是崇尚陶渊明高尚的情操的。 可是,要让她们嫁给陶渊明成为一个朝不保夕的农妇,她们愿意吗? 若是陶渊明的诗有几首是为她们而作,那还有可能,可那些诗分明在告诉她们这不可能。 不不不,她们崇敬陶渊明,即便是在心中也是不能染指对方的,幕中女子怎么问这种问题? 越来越多的女子这样去想,什么嫁不嫁的,一个女子,也不害臊。 然而,即便她们表面唾弃,心中的巨石也因女子的话裂了一条深深的口子,像是马上就要崩裂。 【但是同为古代人,我个人觉得王维这里并不是在责怪陶渊明,他应该是在同情陶渊明的遭遇从而带了点怀古伤今的感觉,陶渊明保持了高洁性情,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是他的日子难以为继。】 【我有理由觉得王维是在想若是自己像陶渊明一样,那自己弃官会不会也走向他那一天呢?大家不要忘记王维是一个大家族的子弟,但古代的这类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啃老吃父母的,还有一种就是认为男人应该有自己的事业的。】 【不管王维是哪种人,如今的他确确实实如同当初的陶渊明,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自己是哪一种人,这还用问吗? 王维,他从一开始就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他也在做。 哪怕天不遂人愿,可他依旧没有放弃。 【但是最终还是内心战胜了现实,在公元728年,开元十六年,他弃官隐居。】 这本书可能快完结了,写不了多少个人了,我会好好完结的。 第179章 王维 【虽然做出了选择,但是王维跟陶渊明依旧是一样的,他们都没能完全消除心中的纠结,我们从王维隐居时期的两首诗可以看得出来。】 【他写《淇上即事田园》表达自己脱离官场后的一种欣喜之情,但是同样也写了《不遇咏》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一种苦痛,心中就像是有两个小人在打架,所以这时候的他过得并不算称心。】 东晋。 以往陶渊明的心中还是有那么两个小人的。 但是现在早已经没了。 看多了太多人的人生,那些时候刻意压下的想法如今也消散的差不多了。 如今他看看巨幕,跟着众乡亲们每日忙碌着,可也没那么多心思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了。 【这首《淇上即事田园》一看就是那种有着隐居之乐的诗,“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隐居在这个淇水,东边的原野空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阳光慢慢隐藏于桑树柘树之间,河中阳光的倒影让村庄也仿佛在发光。“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外出的牧童猎人也都纷纷往村里走去,“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静者意思是享受恬静的人,比如隐士、僧侣等人,这里可能是说他自己,像他这样的静者会如何做呢?趁着天还没黑,把门关上准备送走这平凡的一天吧。】 似乎每个人心目中的田园都是不一样的,陶渊明想。 就或许跟他们平常所看到的景物不同有关。 但是他们大多数人想要表达的想法确实差不多的,不只是他和王维。 即便是那些不似他们二人这般心中摇摆不定的人。 陶渊明曾经是真的摇摆过,但是他也不怪自己,人总要经历过才会成长,他相信王维也是一样。 【这首诗跟许多田园诗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差不了太多的,一开始交代地点,简单地说明了这地方没什么山,可能是一个平原地区,因为这地方在河南那一块,河南本来就是以平原为主的,大家应该能够想象那个场景。】 【而中间的四句先是写美景,其实是普通的乡村景象,但是对于我们许多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那样的场景是很吸引人的, 日落黄昏,河水波光粼粼,随即远处牧童牵着牛,猎人也和猎犬一起由远及近。什么是浪漫啊?有些人觉得可能是轰轰烈烈是生离死别,但是我觉得或许这样平静的日子就是浪漫,所以王维绘出的是一幅浪漫的乡景图。】 人们沉浸在幕中女子所描述的美景之中,有些无法自拔。 但是转念又被她后面的说法给弄懵了。 她在这里提到浪漫,难道是说的李白的那种浪漫呢?可是李白的诗作和王维的诗作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