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分卷阅读33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39(1 / 1)

这个第一次,很有可能说明是没能成功的一次。 【这篇《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太长了,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自己下去读一读,它就是一篇奏疏,所以其中的艺术性肯定是没有那么强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将这篇文章称之为“秦汉以后第一大文”,这里应该更多的是对其中思想的认可。】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众人心中一震。 秦汉以后第一大文。 这……这未免夸得太过了,那只是一篇奏疏啊! 即便写得再好,那又能有多好呢? 众人都有些好奇,难怪圣人能答应让他变法了,难道是他在这奏疏上做了文章? 【除了王安石的变法措施,我们可以从这些文章中去了解他的政治才能,如此就能很清晰地看出来为什么他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而李白等人没能行。】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白一顿,这……也不必总拿这个说事。 他早知道自己不行了。 然而他心中抗拒,表面不在意,可内心深处却还是想知道为什么。 为什么同样的生而为人,同样的饱读诗书,为什么别人行,而他不行呢? 【他的这篇文章以人才为中心,根据他这些年在基层的见闻,指出了当时的北宋社会的弊病,并系统地提出变法主张,他在文章中引用了许多历史典籍中的话,而且还举了许多例子,汉武帝、晋武帝、唐玄宗、贾谊、魏征等等一系列的人物来左证自己的说法。】 公元前113年,汉元鼎四年。 他的例子,为何举他这时候的例子? 如今他大汉难道有什么弊病,有什么需要改革的地方吗? 刘彻眯了眯眼,有点不敢信,但若是说出来的有道理,那他也不是不愿意改。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李世民跟刘彻有着同样的想法。 更为重要的是,这其中居然还说了魏征。 不过有一点他不懂,别人的改革变法,那都是在经历几代兴衰之后挽救国家危亡,他大唐方建国不久,哪里需要这个? 【虽然这篇文章长,但是我们之前说过,王安石的文章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精简,这篇文章也是一样,虽然长,但是却字字不多余,然而即便他做足准备,有理有据地写了这么多,还是没能得到宋仁宗的重视。】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赵祯皱了皱眉,这什么文章? 若真写得这么好,他如何会不重视? 赵祯自认为自己不是昏君,对于臣子们的意见建议,他从来都是认真去听的。 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之处吧。 【宋仁宗为什么不重视王安石所提出来的问题,这里咱们就自己猜测一下,首先宋代虽然算得上是个盛世,但是却是最弱的盛世,这源于宋朝的皇帝们都很弱,宋仁宗甚至被称为最懦弱的皇帝。】 赵祯:“……” 这是谁说的? 他……他是最懦弱的皇帝? 以往他听幕中女子说宋代的皇帝弱,他就已经很不舒服了,现在又这样说。 赵祯脸沉了下去。 他最懦弱,笑话! 【我们都知道这里的弱并不是指他们没有能力,相反像宋仁宗赵祯其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帝王,皇子们都是从小培养大的,多多少少都有各种各样的才能,赵祯也是一样,而且他还很注重人才,我们不要以为王安石写奏疏让他注重人才,他就不注重人才了,唐宋八大家,六个都在他这时候,四大发明,三个都是在他这时候完成的,宋仁宗是很能干的,所以他也担得起这个“仁”字。】 哇! 如此一说,众人都惊呆了,好像真的很厉害的啊。 不过,四大发明是什么? 若说这唐宋八大家幕中女子先时提到过了,那苏轼一家就占了三个,再有三个也不奇怪。 可是这四大发明,之前他们都是没有听说过的啊,不对,说过火药! 【但是人无完人,他懦弱多虑也是真实的,早在庆历年间他们也不是没想过改革,1043年,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也是为了改变北宋朝的现状,但是却在很快的时间里以失败告终。】 赵祯还没从方才幕中女子说的话中反应过来就听到了这样的话,他的眉头又重新皱起。 这就是他一直犹豫的原因。 幕中女子早说了庆历新政失败了,那他到底要不要去做? 可是幕中女子的意思就是要做,可是他又怕万一没成功那怎么办呢? 他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宋衰败下去吗? 【庆历新政的失败他不仅只是范仲淹的一次变革的失败,而且还是宋仁宗的一次尝试的失败,庆历新政本来也有许多触犯旧贵族利益的点,在很多时候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因为有大的碰撞,朝堂中自然形成了保守派和革新派,而党派之争是帝王最不能容忍的。】 说得极是! 赵祯无不赞同,他相信不只是他,这世间没有一个帝王能容忍党派之争。 若是变法注定要形成党派,那他不是给自己找事吗? 且不说如今局面尚好,就算是茍延残喘那也比出现一次反叛好得多。 他又不是仙人,又如何能知道那些人在想什么呢?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所以第一次失败后,再有第二次宋仁宗就会更加慎重,此时的王安石在朝堂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也就是还没有掌握权力,宋仁宗根本不会忌惮他,而那些旧贵族也不会,就算是让此时的王安石主持变法,他也撑不起,除非宋仁宗无条件地支持。】 【然而一开始那么坚定变法的宋神宗都放弃了,更不要说本来就有些优柔寡断的宋仁宗了。】 王安石心中庆幸。 还好巨幕出现了,如若不然,他想做的事还得推后好些年。 但他心中倒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若是按照幕中女子话中的走向,自己该是去基层看那民生疾苦。 可是如今他没能去,心中总有不安。 他得让人多去看看,而自己有机会也得去,闭门造车是不行的。 幕中女子百般夸赞下基层的好处,他也相信一定有用。 【被皇帝拒绝,我相信这时候的王安石心中多少有些壮志难酬的感觉了,然而他是一个目标很明确的人,我想干什么事,那我就想做那事,其他的都不感兴趣。】 【他这事儿虽然没有成,但也确确实实地走出了第一步,他自己的第一步对事情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影响,可是却得罪了利益集团,有人说他迂阔乱国,什么屎盆子都往他头上扣,我相信宋仁宗没有听他的大概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可不是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