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分卷阅读33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30(1 / 1)

生活还是过得很好的,但是这是在都城,在当时的汴京,天子脚下,天下大部分的有权有势有钱的人都聚集在这里。】 巨幕中出现了一幅画,那画一看就是他们这时候的手笔。 如此细致的画,那么大的体量,连巨幕都放不下,幕中女子把它分成了几截给众人看。 众人现在也明白了那些画不是真的,是幻像,也不心疼被撕开的画了,他们更多的是被画中的场景给吸引住了目光。 那不是他们现在生活的地方吗? 画得真好啊! 然而,那些从未去过汴京的百姓们更加惊讶。 “一直听闻皇城富贵,如今一瞧,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富贵。”有农民喃喃感叹。 另一人附和,“是啊,这比之那大唐盛世也不差吧。” “若是全天下都是如此繁华之景就好了。” 唐,元和年间。 王维二人也不由地称赞这画。 看了片刻,元稹道:“这就是为何要深入基层之缘故吧。” 王维颔首,“正是如此。” 都城自古繁华,恐怕只有兵临城下才会纷乱。 可是都城那只是杯水车薪,更多的人是生活在繁华的都市之外的。 【然而再看这里的有钱人那么多,而且一个比一个有钱,但是天下的财富其实它可能并没有那么多,这些有钱人太有钱,比他们稍微差一点的就想赶上他们,当然不排除有那些真正搞经济的,然而,面对朝廷的不作为,许多人自然愿意走快捷方式,层层剥削下去,苦的是谁?】 公元1329年,明宗天历二年。 张养浩叹息,苦的还能是谁呢? 自然是那最没有权利傍身的,那些可怜的百姓啊。 不只是他知道,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赵祯叹息。 这确实是个问题,赵祯其实原来也是明白的。 但是以往他忌惮得太多。 如今正好,幕中女子既提了这事,也算是个由头了,他虽做不到把富人的银两收回来给百姓,却是可以让那些吃够了的人别再那么贪婪。 【苦的还不是最底层的百姓。】 欧阳修望着巨幕叹息了一声。 这么一看,他越发能够理解王安石的坚持。 当今这世道,要的就是他那般能够坚持的人。 只可惜,他理解,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他要怎么帮王安石呢? 第164章 王安石 【或许在基层的开始的那几年王安石并没有想着要变法,他只是想着凭着自己的力量造福一方百姓,他也确实是那么做的。】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 赵祯对王安石很满意,这些日子他也看到了王安石的努力。 虽说王安石有时候倔起来连他的想法都不大管,实在是有点大胆。 但是只要一想到王安石是为了整个大宋,赵祯便觉得这些似乎都不是不能忍受的。 最令他欣慰的是,自打王安石进入朝堂之后,朝堂就像活过来了一般。 吵是吵了点,但到底事儿也办得更快了。 【可是当他走了许多地方,发现这些地方都存在着共通之处,而仅凭他一人之力无法改变什么的时候,他就知道了,有问题的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整个社会,他想要改变整个社会。】 【我们常常说,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做的是融入环境而不是改变环境,那你说王安石他是个笨蛋吗?】 话锋突然变了个方向,让众人皆是一愣。 不过只消片刻他们就明白过来幕中女子这反问,她不可能是在骂王安石。 但她所说的不是融入环境而是改变环境这话说得实在有理啊。 与人作对实在没什么好处。 而王安石如今也不过是占了巨幕的好处罢了。 若不是巨幕,朝中的老臣们和官家谁又能容忍他呢? 【或许王安石是有点笨,明哲保身的事不做,偏偏要与强敌作对,屈原也笨,白居易也笨,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是勇者。】 公元前317年,楚怀王十二年。 屈原在自己的屋中,终于可以轻易地表现出自己的情绪。 可是现在的他并不想伤心难过,因为他已经明白了,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千古的难题,他做不到,他此后的许许多多的人依旧做不到。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人做到,但他们会一直去努力,他自己也无悔,他宁可做幕中女子所说的笨蛋。 如今他也会继续做自己的事,直到大王真正厌恶了他。 他的命就该如此的,这是巫神给他的命。 为了楚国,他可以舍了自己,哪怕只是护这一时的安宁。 【而且如果真是笨蛋,屈原写得出来《离骚》吗?白居易能想到把自己的思想融入诗词当中传遍海内外码?而王安石他又能够领导着熙宁变法吗?他们才是最聪明的,他们知道他们所处的社会出了问题,他们正在努力改变那个病态的社会,想要彻底地改变社会那就得从制度出发,所以王安石才想要变法。】 唐,元和年间。 若说白居易心中没有触动那是假的。 从没有人说过他笨,但现在想来他似乎是有点笨,他和元稹,和李白、杜甫、苏轼,和陶渊明,他们都一样笨。 他们讲着文人的气节,不愿意轻易折腰。 明明他们可以让自己过得更好。 可若是人人都那样去融入,这世间会变成何种模样呢? 世间万物都是不停地改变着的,若是他们停止了,他们的社会就完了。 【而变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一些物质和理论上的支持,还得有一些思想基础。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理论上来说,在变法的时候首先要知道怎么变、要变什么,像王安石变法,他想要变的就是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想要实现富国强兵,要怎么变呢,他的青苗法、市易法……这些都是方法。】 【除了这些,还得有物质基础,做什么事不要钱呢?像他的市易法,就是在商品滞销的时候由官府出钱平价购入,等到市场需要这东西的时候再卖出去,有点类似于咱们现在的宏观调控,那这官府买东西的钱哪儿来呢?这就是他需要考虑的,这其中最主要的当然就是国库出资。】 公元前113年,汉元鼎四年。 刘彻皱眉,他似乎听谁说过这法子,却是一时记不起来了。 这法子似乎还不错。 但应当也是有弊端的,如若不然,这王安石变法当也就成了吧。 其他朝代的许多人也就此联想到了汉武帝时期实施的平准法。 这法子好是好,听起来好,用起来也有一定的效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