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 分卷阅读25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53(1 / 1)

那时的自己尚且害怕时不待我,如今呢? 辛弃疾想了想,自己现如今距离三十三岁又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十年。 时间还能等着他吗? 已经不能了啊!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我”掐指一算,中秋要来了,圆月却不照团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这些无情的流水都不管的,他只管与西风一起将船只送回。无情的水以表示辛弃疾对友人的不舍。】 岂止水无情? 那些没有心,从不思念北方的茍安一派那不是更无情吗? 若他们有血有肉,现如今自己就应该在战场厮杀,而不是在此处偷闲。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愿你能在这秋天早点渡江吃上莼菜鲈鱼、夜深后与儿女在灯下团聚,莼鲈不用说,张季鹰的典故,典故不用新,好用就行。】 以往许多典故他们都耳熟能详,也能运用自如,张季鹰的这典故也是许多人常用的,但是如果没有巨幕的出现,他们都还没意识到这个典故真就被那么频繁使用。 可是他们却已经不能再运用新的典故了。 有时做一句诗,十个人能解释出五六种大相径庭的意思。 若再多些典故,只怕是根本懂不了其中含义了,得到的只能是争论不休。①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趁着归途的征衫还没有换,正好去见官家,如今朝廷正在招揽人才。“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承明殿是汉代未央宫的一个宫殿,这里应该就是泛指帝王的宫殿。】 【当时靖康之难后,许多北宋官员都被打包到了金人的地盘,这些人里面不乏很多优秀人才,所以这件事情对宋朝来说那才几乎有着毁灭性的打击。到了南宋,那肯定是缺人才的,辛弃疾说朝廷求贤若渴也没什么错,但是不管是赵构还是他的接班人赵昚都不是善用人才的,所以只是有一颗求才的心没什么用。】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赵佶已经快要晕倒了。 被打包,他才不要被打包到那些金人的地盘去。 他就是死也一定要将那些可恶的金人全部都赶走! 别想让他得那样难听的名声! 可是这些金人真的太麻烦了,就没人有办法吗? 【而夜半承明是出自李商隐的一首《贾生》,他写“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首诗又是源自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一个故事,说的是贾谊被贬回朝后,文帝召见他,问了一大堆鬼神之事,最后对贾谊的回答十分满意,但是李商隐却说文帝只问鬼神不问苍生,借此讽刺晚唐幻想成仙不思朝政的帝王。】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幻想成仙? 国家都治理不好,还幻想成仙,不如做梦来得实际。 李世民对自己这些后代实在失望至极。 古代如此多的事例摆在眼前他们看不到吗? 都说以史为鉴以史为鉴,因修仙而荒废朝政,是个聪明的帝王都不会那样做! 反正他日后一定不会如此! 公元前202年,汉五年。 刘邦摇头,这人不是表现还可以吗? 怎么做这等子不靠谱的事情? 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四年。 贾谊已经回朝,陛下给了他几乎最大的礼遇,简直让他受宠若惊。 幕中女子说的这样的情况倒是没有发生,不过陛下对巨幕十分感兴趣,有以之为神的意思。 但这些都不重要,陛下其实一直都是一个贤明的帝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陛下先时的过错贾谊是很能理解的。 他相信有了自己帮忙,一定能为陛下做不少的事。 【辛弃疾这里却说,想来半夜帝王肯定在宫殿里召见你,留下你教你起草制诏,或者筹划边防军务。这里我们说不好辛弃疾是在祝福范昂,希望范昂能得帝王器重,还是在用贾谊的典故讽刺当权者,我个人觉得还是讽刺多一点,毕竟那个时候的朝廷不怎么行,辛弃疾又不是不清楚。】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赵构深呼吸,他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平静点。 幕中女子的话,他既然无法反驳,那就改改。 等重用了幕中女子说的那些人,如若情况没有好转,那也怪不着他了。 【“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说完范昂的事,他才说自己,假如临安城的那些故人问起“我”,你只说“我”还是满肚愁肠 ,只顾借酒消愁就好了。殢(tì)酒,是沉迷饮酒的意思。】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白脸上表情更淡了些。 这话他熟,故作轻松罢了。 不过酒醉的那些时刻,也确实能轻松,但就醒之后只会更加空虚就是了。 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也愿意沉醉于这短暂的快乐, 行乐得及时啊。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极目远望,秋日云霄中,一只落雁不知飞向了何方,迷糊沉醉间,又不知是谁奏响空弦!前面伤感过后,留下一片迷茫,迷茫中还带着此人无尽的慷慨与悲凉。】 “此句意境深远,乃点睛之笔也。”杜甫评价道。 他还是蛮欣赏这辛弃疾的作品的。 辛弃疾词句中往往深含着许多的情绪,能让他产生共鸣,故而,即便写法不同,杜甫也很看好。 当真是后生可畏! 【有时候心境或许能决定人眼中的环境,辛弃疾的苦闷,他的报国无门,让他看到再美的环境也总忍不住地发出不平之气,使得他的词总是沉郁又跌宕,一切的情绪仿佛都被打了一层悲凉的底色。】 ①这里有一个说法叫做唐后无典,意思就是人们默认唐以后的典故就不要用了,为的就是能够更好地对文本进行解读,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第124章 辛弃疾 【公元1174年,淳熙元年,辛弃疾担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这个职位是经由叶衡推荐的,所以辛弃疾写了一首《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辛弃疾对赏心亭那是真爱啊。】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几年前,陆游经过此地也写了一首诗。 这地方,风景好,登高总会产生更多的想法。 当年他请求将建康作为国都未能实现,自此心中对建康又有了更多的感情。 或许他们对建康的感觉都是不同的,可他也是喜这建康赏心亭的。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苍翠青山仿佛想与您谈话,驾着万马奔腾而来。这两句用的拟人,拟人这种描写手法咱们小学的时候可能就已经学过了,许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