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俶为太子,入主东宫。 其三,建太真观于骊山赐予太真娘子清修,从此封骊山,任何人不得出入,包括他自己。 其四,清算李林甫、杨国忠、李辅国等人的罪行,依律处置。 其五,暂定天宝四载夏设制科,由圣上亲自甄选人才。 其六,改革军制,奖励战功,设流动监察史。 其七,门下省设谏堂,增设左补阙,左拾遗各十名,专收民间谏议。 最后是对大唐未来的期许。 长安城内所有人都震惊了。 古往今来,许多帝王都曾下罪己诏,可像圣上这般如此实在的还从未有过。 这是真的吗? 前些日子,他们才听闻圣上为着巨幕之事大发雷霆,如今就听了巨幕的话做出这些改变。 可,圣上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会诓骗他们这些人。 霎时间,此罪己诏成了长安城内最火热的话题,并迅速向其他各地方传去。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感到高兴。 平康坊内,许多女子凑在一处也在讨论这事情。 她们不同那些大家闺秀在家中也不敢畅所欲言,在这里关起门来,她们想说什么便说什么。 “幕中女子一再提及男女平等,为何圣上丝毫不提此事?” 有人嗤笑一声,“如今都是男人的天下,那太真娘子都被送走了,我等还能有何平等?” “那谏堂不是专收百姓谏议吗?我们可去说说看?” “诶……莫要冲动啊,谁知此事靠不靠谱,莫要惹火上身,先看看吧。” “此言极是……” 江南,玉真观内。 女道士李冶眼看着预告结束,心中也激动起来。 男女平等,她就只记住了这句话。 她只因写了一首诗便被父亲认为不祥,送到这道观成为道士。 若是真有男女平等,还会如此吗? 定然是不会的。 她要离开这个地方,到幕中女子那地方去。 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 李白的预告结束后武则天第一时间就把宫中男宠遣散了,就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她不会因为男人将这大好的江山毁掉。 但是张易之两人却被她留了下来,不是留恋不舍,而是为了清算。 以往她精神不济时,许多事情都交给他们去办,办得不好她也不是不知道,却懒得去管那么多,料他们闹不出什么大乱子。 如今看来是自己轻视了,她必须要找些得力的帮手。 正想着这事情,陈子昂回来了,他到长安便进宫面圣。 一见到他武则天就心情不怎么好,仿佛他一开口就是要给自己找不快活。 然而是她想多了,陈子昂比之从前见自己还要恭敬。 “爱卿写的这诗,朕看过了,尚佳。” 陈子昂客客气气地道:“谢圣人赞赏。” 他清楚圣上是为何将自己召回长安,圣上是要重用自己了,他也知道自己应当把握住机会,所以说话间也小心了些,至少不能在这种时候惹圣上不快。 也不过随意说了两句,两人默契地对巨幕之事闭口不提。 “罢了,你赶路也辛苦了,没什么事就先回去吧。” “臣告退。” 如今她身边还有狄仁杰、张柬之、姚崇等人,他们倒是可以为自己分忧,只是巨幕中自己的昏聩的晚年,他们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一想起这些事,就连胸口都开始发闷。 不服老是不行了。 “嘶……” “圣人,没事吧?”上官婉儿担心地上前,见武则天头疾发作便帮她轻轻按捏头上的穴位。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隆基把自己的安排吩咐下去后就回了寝殿。 他坐在榻前沉默了很久。 现在的他就像是被架在火上烤,偏偏他还有一点点逃脱的机会,可是如今挣扎了心中又完全没底,这种无法落在实处的感觉真叫人难受。 方才得知国子监的学子们到朱雀门闹事时,他要说不气愤是假的,但是这又是在他的预料之中的,这才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而且这样的闹事比那还未到来的叛乱要好处理太多,不过罪己诏一发那些学子就都大赞着散去了,全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可许多问题还悬而未决,李隆基根本没办法真正放下心来。 李白从睢阳郡出发,本该半月到达齐州,结果一路上叫人招待着走走停停,如今还没能走到一半的路程。 他很明显地感觉到了这些人对自己的态度的变化。 以往愿与自己来往的,除了欣赏自己的才情的,并没有几个,甚至还有许多人看不上他,现在都对他更加殷勤,他看不上却也不得不应付着。 一切都还没有定数,圣上明显不想给他以重任,一切都还不知该如何发展,和这些人交往,说不定他们也能成为他的助力。 现代,新城。 何三月已经放弃了。 她还是不知道自己的数据异常是怎么回事,虽然每一次视频之后评论、弹幕都会增加,但总体来说还是很少。 也不知道是不是对家,有些人还专门评论问她是不是数据造假。 这些事情都让那工作人员去解决了,其实完全不会影响她,但是却让她很郁闷。 “三月姐,你就别郁闷了,既然官方都说没问题,那肯定不会有问题的,不影响收入就可以了吧?” 何三月看着正在灶台前忙碌的伍年小弟弟,还真是个全能的弟弟啊! “说得也是。”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你这炒得也太香了。” 伍年转头冲她甜甜一笑,笑起来还有个梨涡。 救命啊,可爱! “当然,得要好吃的才能配得上那酒。” 说起这事,何三月皱了皱眉。 “在直播间卖酒真的合适吗?肯定会有很多小朋友看的吧。” 下次李白的周边是酒,虽然那酒很像饮料,她尝了尝也挺好喝的,而且官方也说可以,但何三月还是觉得不妥。 伍年把辣子鸡丁盛出来,说道:“要不然我再想想,姐你别太担心。” “那会不会太麻烦你了?” 这伍年看着年轻,但挺有事业心,为了让她卖点酒,还专门做菜让她下酒品尝。 “不会,能做出新的东西来,对我们店来说也是一种进步。” 他都这样说了,何三月还能说什么呢?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几日后。 杜甫和杨氏两人才走到半路却突然下起大雨来。 滂沱大雨让杜甫想起了女子说他时要结束的那段时间,那时雨多雾重,就像现在这样。 这天下是要不太平了吗? “杜郎,站进来些,仔细淋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