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敢擅自行动,因为他们都不知道闹钟是什么东西,是一种很闹的东西? 但如果是为了感谢,应该不是什么坏东西吧? 【然而虽然留下了许多的作品,但杜甫在秦州的日子并不好过,甚至可以说是食不果腹,越来越穷。】 【于是杜甫开始寻找新的去处,最后到达了当时相对安宁富庶的成都。】 第57章 杜甫(小修) 【在唐朝的时候,成都算是比较繁华的城市,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后,成都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和平,要不然当时唐玄宗西逃也不会选择成都了。】 【杜甫来到这里一开始过得并不容易,他相当于是逃难过来的,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别人的帮忙,就连成都草堂都是亲朋好友众筹来的。】 众筹? 是众人一同筹钱的意思? 想了想那时杜甫的状况,想来大抵应当也只能如此了。 杜甫问:“家中还有多少银两?” 家中钱财都是由杨氏管着,但杜甫也是知道些的,按理来说他们如今的银子该是吃穿不愁,想来当是自己出去与人交往将银钱用完了才会落到那样凡事都要旁人帮忙的下场,不能再如此了。 平日里节俭些,尽自己所能就好。 左右即便那般努力,到最后不也一事无成? 杜甫决定了,他依旧会去参加科考,他相信看了巨幕,圣上当会有所改变,而自己这名声也足以让圣上信任,再试试,万一能成呢? “杜郎放心,家中银钱尚足,不必为此烦忧。”杨氏道。 杜甫心中微动,杨氏总是这样,不管何时都是报喜不报忧的性子,一直在他的身后支持着他。 “若是 有何困难,告诉我,别一个人扛着。” 【但就是在这么一个简陋的草堂,杜甫度过了他晚年的一段还算悠闲的时光。】 【他的草堂临水,屋中能看到西边的雪山,“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那个时候看到这样的风景可能性也是很大的,那时候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工业污染。】 【因为空气质量的原因,现在想要看到那样的景色已经很难了,但也不是完全看不到,近几年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几乎每年春天天气好的时候也是能够在成都看到雪山的。】 “快看,那……那是?” 巨幕中,先时看到过的预告中那些方形的盒子又出来了。 女子说那是什么?是高楼大厦? 后世之人都是住在那高楼大厦里吗? 那么多的盒子能住多少的人? 这后世的人这么多? 这些人是长命百岁了吗? 工业污染是何意? 空气质量又是什么意思? 太多的问题一股脑地砸在了众人的头上,让众人都一阵晕乎乎的。 【在成都安顿下来后,杜甫写了许多诸如《水槛遣心》、《春夜喜雨》、《绝句》等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这种消散自然的诗歌在杜甫的诗中不算多,但却将杜甫这一段的时光给记录了下来。】 【但是他这时候就是彻底地忘记了家国兴亡了吗?并没有,他写下《病柏》,暗指唐王朝从“偃蹙龙虎姿,主当风云会。”到“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 【唐王朝之前就像是盛柏一般有着龙虎之姿,然而却没曾想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实里子已经坏了。】 【怎么坏了呢?“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贤臣被放逐,而奸臣却在朝堂之上耀武扬威。“鸱鸮志意满,养子穿穴内。”就像那“丹凤”和“鸱鸮”一样。】 国子监。 “这事情得做,只有吾等去做,才能得到圣上的重视。” 从得知安史之乱将起之时,他们就已经开始谋划,他们要为大唐尽一份力。 众人打算等巨幕结束便去宫门前下跪请愿,这是在逼圣上,但是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他们还未做官,人微言轻,只能凭着这血肉之躯去搏一搏。 好在是他们人够多,足以引起重视。 有了这巨幕,圣上不可能对他们做什么,若做了便堵不住悠悠众口,他们也算是为国捐躯了。 但若是没能得到圣上的重视,那他们的仕途可能就毁了。 有些人还是因此而犹豫,可这些年轻的学子身上最多的就是血性。 他们不去做总有人要去做的,那他们为何不冲在前头! “去!一起去!” “定让大唐恢复以往盛况!” 【杜甫还写了《坏橘》讽刺统治者为了口腹之欲劳民伤财,还写到“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支。”】 【这里的荔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东汉和帝喜欢吃荔枝的事情,早在汉武帝时期荔枝就已经作为贡品进献到皇室,而东汉和帝特别喜欢吃荔枝,但是从南方将荔枝运到北方不快马加鞭根本就不要想吃到新鲜的,于是他当时和玄宗时期是差不多的情况,但是有个大臣上书劝谏,东汉和帝为了百姓就没再继续。】 公元前113年,汉元鼎四年。 刘彻蹙眉。 这些也是他未曾注意到的。 他虽然不像那唐玄宗那般昏庸,但却也并不觉得这点小事算得了什么。 可如今看来,对于自己是小事的事,在旁人眼中或是就是关乎一生的大事,该多考虑考虑。 【杜甫这里将东汉和帝与唐玄宗对比,但说的却是唐肃宗不知道橘子减产反而责怪进献橘子的大臣,“汝病是天意,吾愁罪有司。”】 【然而他们这些知道的人却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是“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 李隆基淡着表情坐在那处,没有一点反应。 让身旁的小太监都不知道他是在愣神还是在发怒,一个个地大气也不敢出一个。 然而,偏偏就在这时候,外面走进来一小太监。 “圣上,太真娘子求见,说是再见……见您一面。” 正巧这时说到荔枝的事情,众人更恐慌了。 现在整个大唐谁不知道荔枝对于圣上和太真娘子的含义啊。 一开始在得知太真娘子要成为贵妃的时候还有许多人去巴结她,即便是幕中女子对她的评价不怎么好,可谁不知道圣上独宠她呀,可这次的事情一出,圣上就跟转了性似的,让那些人都巴不得自己从来没去太真娘子跟前蹦跶过。 “让她进来吧。” 李隆基抬眼,便见先时还日日跟在自己身边的女子从外面走了进来。 不过几日不见,她仿佛清瘦了不少,双眼泛红,有些肿,看样子是刚哭过。 果不其然,她一开口声音就十分沙哑。 “ 参见圣人。” 若是往常,李隆基早就已经上前将她扶起来了,然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