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那方才被诗句所影响而高涨的气氛突然沉寂下来。 谁说不是呢? 还不止一个呢,人家还有一个能当上皇帝的好儿子! 【那再一对比曹丕的诗句就很明显了,“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③】 【这同是名句,你要说谁好谁不好,那真说不好,但这诗中表现出来的风格气质,那就是不同。】 【至少在文学造诣上,曹操是会偏向于脾性跟自己更接近一点的曹植的。用个不那么恰当的比喻,我一个学古典舞的,你不能让我去教hip-hop吧?】 【但是呢,文学并不能作为判定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这个咱们后面再详说。】 曹丕、曹植一行人都快疯了。 此女像是在戏耍他们一般,每每说到关键处便不说了,每每众人才刚一放松,她就惊天一声雷。 其他人看热闹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想法? 他们现在甚至没有心情再去想女子说的诸如“hip-hop”这样的新奇符号了,快告诉他们曹丕是如何打败曹植,曹丕又是如何称帝?曹操何去何从?天下又是如何情况吧! 然而女子连他们的话都听不到,如何能听到他们心中所想,只自顾说自己的。 【也就是这个原因,这些依附于曹氏集团的文人们当时创作了许多同题材的作品,表面上他们因为曹氏集团的庇护获得了创作机会,实际上却无意间地压抑了他们自己的天性。】 【家人们可能会说了,曹操那么爱才,那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何至于就压抑天性了呢?】 看着女子眉眼微弯的样子,曹操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他自认为自己对那些文人已然仁至义尽,即便是曾痛骂自己的陈琳,现如今不也心甘情愿为自己卖命吗? 此女若不愿说他可不说,怎的还开始胡说了? 不过他也在反思,回想众人的创作,确实技艺如前,气性不足。 可谁让他们如此的? 大家的想法都大同小异,邺城众文人们也没觉得自己的天性有什么被压抑的。 虽同题材的作品多,可众人自是各有风格。 且平日里无论作何内容,丞相也未曾干预,此事如何也怪不到丞相头上。 就连曾经写了《为袁绍檄豫州》骂及曹操祖宗三代的陈琳也觉女子此言荒谬。 “此女莫不是以吾檄文与今作相较?”陈琳不解,问向一旁同观巨幕的阮瑀道,“再者吾二人如今檄文亦实事求是,难不成非要吾等痛骂丞相方才叫释放天性?” 阮瑀劝说:“随意看看,不必动怒,丞相也非不能明辨是非之人。” 然两人心中也并非觉得女子所言全无道理,但他们都不想承认。 若是认了,岂不是承认自己乃阿谀奉承之人? 【大家应该都知道建安七子有哪些人,七子之称出自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曹丕在文章中将孔融、阮瑀、王粲、陈琳、徐干、应玚、刘桢七人并称为“七子”,说他们“于学无所遗”意思是这七人在学问上没有什么遗漏的了。】 众人又被震住了。 不单单是因为这七人的名单。 魏文帝曹丕。 虽说先时已经说了曹丕之子曹叡为太子,许多人还是心存怀疑,后又听说曹丕得了曹魏天下,信的人又多了些。 可这时连称号都说出来了,那此事更不可能是空穴来风了。 曹操双手握拳撑在案几之上,那堆满了文书的案几咯咯作响。 子桓真的坐上了那个位置,可方才女子介绍自己时并未有此类称号。 那自己呢? 自己最后是何结局? 此女就不能多说点这些吗? 当真可恨! “咳……”曹丕听闻此事,也激动地险些说不出话来。 反倒是一旁的人连忙恭贺,“恭喜公子,贺喜公子,秦末有陈胜吴广鱼肚藏书,如今巨幕现,此乃天意也,百姓必定随巨幕而从之,恭贺公子!” 曹丕连忙制止众人,示意继续观巨幕。 乐极生悲,没走到那一步谁也不知后事如何,但他表面淡定,心中依旧欣喜。 然有人欢喜就有人忧。 听闻曹丕这称号,曹植心中百般滋味。 曹植自问自己不会输了这个哥哥去,父亲最后怎会选他不选自己? 甚至魏文帝,仅凭这一“文”字,自己就必胜于他,刚才幕中女子不也说了吗? 此乃为何! 一时间,大家都在为这魏文帝而惊奇,倒是没多少人去在意这建安七子到底是哪七人了。 但女子的想法却不为他们的意愿而作暂停。 【建安文学的兴盛期大约从公元208年到公元220年,也就是建安十三年到建安二十五年,但建安十三年发生了一些大事,比如咱们熟知的赤壁之战,再比如咱们熟知的孔融也是在这一年逝世。】 曹操脸色难看至极,所幸此时屋内只他一人,并未有人看到他这盛怒之前的模样。 赤壁之战乃他的耻辱一战。 若他在赤壁打破了孙刘联军,那此刻恐怕他已经统一天下。 再提孔融之事,叫他更是头疼。 果然,自己的有些事只是暂且不提啊! 这么快就提到了。 【孔融让梨的故事咱们从小就学过,除此之外孔融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的文学典故,比如“小时了了”,再比如有名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而这个成语就来自孔融被灭门之前。】 【根据《后汉书》记载,孔融被抓的时候,他的孩子因为年纪小没被牵连,知道自己父亲被捕,还无动于衷地下棋,别人就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回答“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然后曹操知道了就把这两个孩子也杀了。】 【那教会我们谦让第一课的孔融如何会被灭门呢?】 【这个事情说简单不简单,说复杂也不复杂。曹操的儿子曹丕娶了袁熙妻甄氏,孔融就写信去讽刺他,曹操北伐乌桓,孔融又嘲讽他,如此几回,孔融就彻底得罪了这位权臣。】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招合徒众”、“谤讪朝廷”④、父母无恩……孔融被数罪并处,最后才落得个株连全家的下场。】 【孔融之死尚有争议。但有一点毫无疑问,曹操乃心狠手辣之人。】 第16章 “此女非论吾乎?” 曹植听女子之言曹操心狠手辣有些听不下去了。 这后世之女当真有恃无恐,仗着他们拿这巨幕没办法,便说些煽风点火之言。 他问完方才想起自己正在沐浴,身边并无一人,遂加快动作以便出去与众人详谈。 此次巨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