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其后“采薇”就有代指隐居生活的意思。】 【王绩的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风骨。】 【他追随陶渊明的脚步,语言风格朴素清新,又将山水与田园结合在一起。 其代表作《野望》,可以说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相当于开了“山水田园派”结合到一起的先河,也算是唐朝诗歌改革发展的先驱代表人物。】 听到这里,王绩确实是有些感慨。 不过他的《野望》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让王绩不禁觉得—— 还是当浮一大白! 干了这杯酒,再说其他。 只不过这初唐时候,诗的发展有他,也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人? 【对于唐朝诗作的发展,当然不止王绩一个人,我们继续往下说,“初唐四杰”的名号,大家也都该还记得吧?】 【那接下来这位,不仅是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人物,和王绩可也是有些关系的。】 作者有话要说: 王绩:喝了这杯酒,我们来做好朋友~ 第102章 初唐四杰 【当你看到这样的景色时,你会说些什么?】 天幕之上,出现了一副画面—— 橘红色的落霞映照了半边天空,绚烂而又多彩,远远能瞧着成排的大雁飞在天空之上,叫声传来之际,江水荡漾,无尽的延绵出去,仿佛和落霞映照下的天空都连在了一起。 好一副充满意境的景色,让人不禁一瞧再瞧。 至于要说些什么? 是要描绘赞美眼前之景吗? 【若是不学古诗词,大概我们就只会脱口而出:“哇,好美啊。”】 【或者是:“哎呀妈,可真好看啊。”】 噗。 天幕有些搞怪。 听到这里,历朝历代下,有不少人都笑了起来,然后又听天幕继续说道—— 【但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却会这样说——"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汉朝未央宫。 刘彻品着这一句话,不禁亮眼点头。 "不错啊。" 看来这唐诗的确有种不可言说的美在其中。 【这句话就是出自王勃写出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也是我们要背的一大长篇之一。】"喱,千古名篇?!如此高的评价吗?" 【听到“王”这个姓,大家应该就知道了,王勃和王绩的确是沾亲带故的——他是王绩的侄孙,幼年时就非常聪慧,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父亲王福時的好友杜易简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 【16岁的时候,王勃就进入了沛王府做官。 其人生正是得意之际,出门送个朋友,都能写出又一篇必背诗篇——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其中这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堪称是送别诗中的经典之句。】 brgt 【咳咳,我们现代人在分别的时候,大概不会有这样深刻的情绪,毕竟无论分别多远,现在联系可是非常方便,但要知道在古代一场分别,再见可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所以古代的送别诗,可以说是很情真意切的。】 "嗯?" 嬴政眯了眯眼,特别在意其中那一句“现代无论分别多远,联系可是都非常方便”,那要怎么方便联系? 这“非常方便”,又是如何方便的?是有什么区别于他们这里的联系方式吗? 看来这资料库中很多资料,都需要持续去翻阅探索才行啊。【王勃是怎么写出《滕王阁序》这个千古名篇来的?】 【这就要说一下王勃在王府时,写另一篇诗的经历了—— 当时王府的王爷们没事就喜欢斗鸡,王勃跟的人是沛王李贤,当时沛王李贤在和英王李显斗鸡,王勃为了给沛王李贤助威,就写了一篇同样也很有名的《檄英王鸡文》,来讨伐英王的斗鸡。】 【其中几句是——"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 【要知道“檄文”在古代可是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是声讨,以及揭发罪行等的文书,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等,所以这个文章一出,传着传着就传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手中,而后李治一看,瞬间就怒了。】 唐朝李世民时期。 突然听到雉奴的名字,李世民瞬间挑了挑眉。 这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竟是在雉奴儿子的王府中做官。 不过倒也是,那李贤的名字虽然先前没听天幕提起过,可是英王李显岂不就是后来那位被废的庐陵王? 想到雉奴的几个儿子,李世民不禁摇了摇头。 看来改革教育真的要从现在着重抓起来才行。 【李治看完这篇文章后,直接就怒而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倒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 【也就是说唐高宗李治认为此篇意在挑拨离间,于是就钦命将王勃逐出了长安。】 【结果王勃的仕途竟是就因为这样一篇写给鸡的檄文给毁了。 然后从此人 生也一路不再顺畅,之后还摊上人命官司,差点就丢掉小命不说,还为此连累了自己的父亲,使得他父亲被贬到了越南北部的交趾县,可谓是很偏远又荒凉的地方了。】 【对于此,王勃很是自责,于是就跑去探望自己的父亲,而后途径南昌滕王阁,便在这里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其中几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方面感慨了一下自己的悲催人生经历,一方面却仍表现出了要振作起来的意思,结果更悲剧的是,在写下《滕王阁序》不久后,王勃就失足落水,惊悸而死。】 现在还在王府中任职的王勃:"……" 好的,这以后他一定离鸡远远的,离水也远远的。 不过对于这些还未发生的事,王勃虽然心有戚戚焉,但很快就将情绪平复好,而后去看诗词栏目中,属于未来的他写的那些篇章,尤其是那篇《滕王阁序》,看完之后,竟是自己也为自己赞叹了一句,真的不愧是他。 不过如此佳作,现在已是没必要重复了。 但那又如何,这之后他必然还能写出同样的千古名篇来!到时候上传到资料库中,同这《滕王阁序》摆在一起! 【王勃的经历简单说完,再让我们有请“初唐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