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48(1 / 1)

就听一弟朱樉开口道—— “那有什么,你可是皇子诶。” 这简直是把刚才在动画里,朱橚小人的贱贱语气给学了个十成十。 现实中的朱橚:“……” 突然间好想打人。 【除了有一位成了医学家的皇子外,明朝皇帝和太医也算是很有些“恩怨”和“渊源”。】 【比如有位叫刘文泰的太医,就接连医治死了两个明朝皇帝。】 【一个就是明宪宗朱见深,刘文泰的罪名是“投剂乖方,致殒宪宗”,所谓“投剂乖方”就是指用错药了,妥妥的医疗事故,另外一个就是明孝宗朱佑樘,先前说过,朱佑樘最出名的不就是仁慈嘛,他的仁慈也给了这位太医。】 【原本性命堪忧的大事,结果继位的明孝宗可真是个好人,没把他处死,而是贬官了事,于是十八年之后,相似的剧情又上演了,在明孝宗死后,又一查案,好嘛,又和刘文泰有关系。】 【原来刘文泰不知道怎么就与太监张瑜牵上了线,还做到了太医院一把手,明孝宗得病以后,命令张瑜和太医院讨论治疗方案,结果张瑜并没有走常规流程,而是直接找了和自己关系好的刘文泰和高廷和,不经诊断就草草开了药……】 【最后结果当然就是明孝宗没治好,熬到第一天就死了。】 【然后这三个人集体判了死刑,结果张瑜和高廷和是死了,但是刘文泰却因为和当时的重臣谢迁,以及李东阳有交情,于是凭借着这两张护身符,到最后竟是死刑改判流放,然后最终病死在广西,算是善终。】 朱佑樘及之前的明朝皇帝们:“……” 真是气煞他们了! 庸医啊这是! 【然后还有我们先前说过的朱厚照,以及朱由校的死,两者都是“溶于水”,被救上来之后不久就死了,但是这两个皇帝的死因很有些猜测,比如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明朝文官集团。】 【因为朱厚照落水后,宫中太医不能医治好朱厚照的病,据说很有可能是文官集团下慢性药所致,于是朱厚照就想要寻访找民间名医治疗,结果竟直接被内阁首辅杨廷和给拒绝了。】 【从这一点来分析,杨廷和不想换医生,肯定是有甚不可告人的秘密,毕竟如果真想医治朱厚照的话,杨廷和应该要竭尽全力地去寻访,而不是阻挠,那么就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杨廷和,或是以其为首的文官集团不想治好朱厚照。】 【同理朱由校的死,也有相关的怀疑。】 【这自宋朝之后的士大夫阶层,这些文官集团们,真的是自成利益团体,为了自身利益,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还有明朝宫中的那些太医,对比草根阶层李时珍,还有同样弃举从医的万密斋,也是叫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明朝皇帝们:“……” 朱元璋…… 朱元璋深吸了口气,突然按住老五朱橚的肩膀,语重心长道:“老五,你有学医的天赋,多学学吧。” 朱橚:“?” “以后一代传一代,我们老朱家自己学医!” 朱元璋堪称是咬牙切齿的说到这里。 真是气死他了!要不是够不到天幕说的这些个人,他真要拿了大刀,亲自将这些人给剐了! 不过有天幕如此提醒,他的那几个几世孙们,也应该是懂得要如何防范,也懂得要如何做才是了,而且就此机会扫除这些障碍妨碍,也能顺着天幕的意思,为了那庞大的资料库,更大限度的做出一些改变和行动来。 不管是主动顺应趋势而为,还是被迫顺应这天下趋势而为,总归能有变化,就算是暂时迈出了一步。 等之后,他必然要让这些孙子们见识见识,大明朝自他开始,就能大刀阔斧的整顿和改变,所以后朝也不能落后下来! 【如果说中医学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是医学方面的。 那么在文学方面,我国古代传统文学的发展,可是更精彩纷呈,而且也有独特的文化底蕴以及内涵。】 【所以中医学科的发展讲完之后,我们来讲讲作为基础学科的最后三大主科之一,即语文的发展以及重要性等。】 语文? 对,还有语文这个科目。 历朝历代下众人不禁点了点头。 不过语文要讲什么? 【总会有这样的疑惑,语文重要吗?学语文有什么用?】 【好像有用,却又好像没什么用,尤其是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学习语文,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语文,语言和文化,在大学以前,作为基础学科,三大主科之一,我们背的那些古诗词,学的那些文言文以及近现代名家篇章等,难道学完之后,就真的一点用也没有,一点影响也没有吗?】 【想必大家都会说,怎么可能。】 【但是要说在实际生活中具体有什么用,好像又很泛泛。】 【可其实,学习语文,作用于我们“人”上的,对于传承那些自古以来的文化,才是更重要的影响部分,要知道我国古代的思维方式可是多偏向文科的,所以无论什么,都一直伴随着文化的发展变化以及继承传承。】 【尤其是从我国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更是独属于我国的灿烂文明以及精神内涵,也更是需要继承与发展。】 【所以接下来,想以我国古代最突出的,关于古诗词文化的发展为例,来讲讲学习语文之于我们的重要性。】: 第99章 古诗歌 以古诗词文化的发展为例? 古诗词文化? 赢政想起先前天幕讲其他时,偶尔会冒出的一些诗词篇章,尤其是称颂他的那些,都是真不错。想着便不由得点点头,这些倒是能够多来点。 【某些地区劳作时的“喊号子”,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就是一边劳作,一边喊号子,好借此有节奏,也更有力气,更有效率的进行劳作活动,是一种流传下来的文化习俗,也是一种传统文化。】 【那为什么要在这里说起喊号子,因为古诗词最一开始的起源,就和这个有关哦。】 嗯? 古诗词起源和喊号子? 【是的,你没听错,古诗词的起源,确实是和劳作干活时的曲调很有关系。】 【毕竟很早很早以前,在最一开始的时候,我国古代的人们,可不是一来就知道如何作诗作词的。】 【在先秦时期,那个时候什么都比较贫乏,自然更是没什么娱乐活动,劳动干活除了采集就是打猎,或是其他别的活计等等,这些事情在做的时候,不免会让人觉得无聊,时间长的话更是如此,所以为了提神,总要娱乐一下自己。】 【于是当手脚都不闲着的时候,当然就要靠嘴来出力了。】 【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