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70(1 / 1)

更何况天幕如此说,她们甚至想象不到,这之后天幕结束,等待她们的又会是如何…… 恐怕她们只能变得更柔顺,然后去安抚那些“受到刺激”的男人们。 这么想着,一时间,一部分女子竟不由得生出怨怼来。 但她们没真正意识到,既然会怨怼天幕,既然会有如此想法,那某些意识,某些认知,已经悄无声息发生了改变。 【再说曲从第六,在《曲从》篇中,班昭教导妇女要善事男方的父母,逆来顺受,一切以谦顺为主,凡事应多加忍耐,以至于曲意顺从的地步。】 【说“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 这是想要人安定心志,专一不二的言论啊。公婆的心是不可以失掉的。】 【事物有因为恩惠而自我离弃的,也有因为道义而自我毁坏的。 丈夫对你虽然怜爱,可公婆却不一定喜欢你,这就是所谓的因道义而对夫妻关系的深重伤害。】 【但公婆的心意就是如此,你奈何不了,所以只能选择逆来顺受。婆婆不说你的好,你最好听从;婆婆说你的不好,你更要顺着,千万不要争辩对错,争强好胜。这就是曲从。】 【所以《女宪》说:“妇如影响,焉不可赏!”】 东汉邓绥临朝称制期间—— 听到这里,班昭已是有种头重脚轻之感。 这里……天幕又会如何说? 难道这也是错? 【嗯……就是说,最起码的道德素养肯定是要有的,但多加忍耐到逆来顺受,甚至曲意顺从,真的大可不必。】 【还有我们连着第七章一起说——】 【在《叔妹》篇中,班昭又说明与丈夫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之道,端在事事识人体,明大义,即是受气蒙冤,那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万万不可一意孤行,而失去彼此之间的和睦气氛。】 【即妇女能得到丈夫的钟意,是因为公婆对你的爱,公婆疼爱你,是由于小叔子小姑子对你的喜爱,由此推论,对自己的肯定或否定,推从或诋毁,全在于小叔子小姑子。】 【他们的心丧失了就不可再得到了。都知道小叔子小姑子的心不可丧失,要像亲兄妹一样和睦相处,即使是相处不好也没有办法。自己并非圣人,哪能没有过错!从前颜子贵在有错就改,所以孔子夸他为人能始终如一,更何况女人呢。】 【即使具备了贤惠的品行,敏锐的天赋,就能说不会犯错了吗! 所以说家人和气才可以遮掩家丑,外姓、内姓相离则会家丑外扬。这是一定会出现的状况啊。】 【《易经》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丈夫的兄嫂弟妹,虽和自己没有血缘之亲,但却有深厚的亲缘和情义,应该尊重他们。】 一路听到这里,已经有人意识到,其实天幕对于《女诫》,并非是全盘否定—— 女子应有的道德素养,或者是说为人应有的道德素养,这些都没有在批判,而是重点放在女子所为,以及所思所想上。 而尤其是对于夫妻之间,女子究竟要如何做才是? 于历朝历代下,也并非是所有女子都将《女诫》奉为圭臬,但同时她们也不明白,为什么这《女诫》传到后面,包括那“女四书”一类,怎么好像地位越来越高了一样? 不说天幕,单就《女诫》中的几点,她们就嗤之以鼻,想要反驳一二点。 尤其是听天幕之前说起的“被蚊子吸血而死”女子故事,更是让她们瞠目结舌,左思右想,都不明白为何会是如此结果?!怎么睡在陌生人的床上,比自己的性命都要重要? 可再一想到之前天幕说过的“裹小脚”…… 到南宋,到元明清尤甚,管中窥豹,好像对于那时候女性的思想行为,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只是同为女子,她们真忍不住想要摇头叹息。 只希望天幕继续说下去,能叫醒这些女子们! 真的醒醒吧!醒醒吧!而后继续听着天幕说那《女诫》第七章的内容—— 【谦虚柔顺的好女子,一定能和婆家的亲人和睦相处。倘若你是个贤淑谦逊之人,就能依靠道义而和好,推从恩义而互施援手,有些许美德就能彰显出来,而一点不好的地方就可以遮掩掉。】 【公婆都称赞你,丈夫更会嘉奖赞美你,这样就会好名声传于邻里之间了,父母也会感到光彩。 如果你是个愚蠢的人,当着兄嫂自恃清高,对着小姑子持宠示骄,这样做,哪还有和睦!】 【恩义都没有了,哪还有什么美誉可传! 所以说没有了美德,缺点就会显现。】 【婆婆愤怒则丈夫就会憋屈,使自己名誉受损,羞耻、侮辱都归于一身。继续这样,就会给父母增添羞耻,离开就会增添丈夫的负担。这是荣辱的根本,并且是好坏划分的基本点,不能掉以轻心。】 【然而要得到小叔子小姑子的心,最重要的就是要谦顺。“谦”是妇德的根本,“顺”是妇女的行为准则。这两条做好了,就足以家庭和睦。《诗经》说:“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就是这个道理。】 这些话听着都没多少问题。 可是先前经过天幕“犀利扎心”之语,显得为人妻竟地位如此低下,现在在公婆和叔妹面前又是如此,怎么都有种抬不起头,甚至还要跪下来,躬下身的卑微卑弱感觉…… 她们又不是真的奴仆货物,如何没有感觉和想法? 就算打心底里认为要恭敬孝顺,可某一时刻,难道就真的没有其他想法过?? 恐怕谁都不敢如此说。 但她们不敢表现出来,不敢明目张胆的去说什么,毕竟这是不对的,为人妻如此,是要被人拿捏住话柄去说事的! 可《女诫》,甚至是那“女四书”,在天幕,在后世之人眼中是不值得提倡的,这才是不对也不正确的…… 心中本就有一丝缝隙想法在,这一听下来,岂不是又被撬动了几分? 【为什么《女诫》听下来,维持家庭和睦,好像最主要是靠女子?】 【班昭在“训女”的时候,难道就没想想丈夫,公婆和叔妹要怎么做?就一味要求女性要如何如何??】 【可真是会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所以即使和女性无关,是丈夫做的不好,是公婆有失公允,是叔妹刻意针对,身为妻子,媳妇,嫂嫂等,也要打碎牙齿混血吞,逆来顺受,曲意顺从?那这究竟是娶了个正妻过去?还是买了个姬妾过去?怕是连姬妾都不如吧?!】 【要么就公平一点,既然要求女子如何做,那也出个《男德》,《公婆德行》,《叔妹规矩》好了,这样一来,岂不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