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再见于史籍,我们无从得知更多她的记载。】 【一直到六年之后,史书上才突如其来地记了一笔她的死讯。】 【而之所以有这一笔记载,也是因为平阳昭公主的葬礼与众不同——就是先前所说的,她是以军礼下葬的。】 【但这六年期间,关于平阳昭公主,又都发生了什么?为何这期间内,史籍上没有任何关于她的记载?】 【又为何……六年之后,直接来的就是平阳昭公主的死讯?】 李三娘紧抿着唇,是啊……为何? 这是为何?! 第62章 所谓荣光 李三娘:弟弟,让你白费口舌…… 隋朝隋文帝时期。 天幕又再次讲起李家之事,这次出乎意料的,竟是李渊生的那位李娘。 这倒是又惊讶震撼住了杨坚。 单一个李二郎,便是隋末李渊得天下的一大助力,结果这李渊生的女儿竟是也不差。 能有如此一双好儿女,难怪最后得天下的会是李渊了。 杨坚不禁摇了摇头,随即又是一笑,继续往独孤伽罗宫中行去。 现下这个时候,二郎和那窦氏应该也在那里。 如今杨坚和小李世民相处下来,越是喜欢欣喜得不行,如此麒麟儿,竟是能被他寻到,怎么想,也都是一大幸事。 他无比庆幸自己当初的那个决定,再有就是让窦氏也留在宫中。 没听天幕都是如此说,二郎的教导可离不开窦氏。 至于李渊……杨坚又是暗自点头,那李建成自然也是不错,留给李渊,也算是他对李家的一点弥补了。 想必再接一个李娘进宫,那李渊应当也不至于说些什么。 想到此,杨坚脚步不由得加快,他得和伽罗说说。 秦王宫。 嬴政皱了皱眉,有此等功绩和能力的女子,为何没有更多记载下来? 【在分析原因之前,让我们再来更深入回顾下刚才所说的——】 【李渊起兵,柴绍要响应去迎接义旗,而平阳昭公主留在长安,一介女流之辈,于隋末乱世之中,当真如她所说的那样,一个妇人,遇到危险最容易躲藏起来吗?】 【那个时候,隋炀帝还没死,各地农民起义混乱不堪,连有些郡县官员都各自称王称霸,可谓是草木皆兵的时代了。】 【更何况,平阳昭公主可没选择一条稳妥保险的道路,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凶险的道路。】 【前面有言,平阳昭公主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于《旧唐书》记载中——“公主乃归鄠县庄所,遂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 【我们足以得见,这只几百人的队伍,可是在满是流寇山匪的混沌之地!那些人,可基本上都是一些亡命之徒。】 “亡命之徒……” 刘彻嘶了一声:“一介女流,又变卖家产,去招收亡命之徒,这无异于是与虎谋皮啊。” 但话说回来,能在如此复杂危险的情况下,做到这种程度和地步,更是让人不得不赞叹这位平阳昭公主的胆识与谋略。 【将一群形形色色的人聚集在一起,又要让其听令,将诸多人拧成一股绳,还要再继续招收和笼络其他势力的人,而且还是在个多月的时间里,试想一下,若换做是男子,恐怕也没有多少人能做到吧?】 【而这些人所听令和效忠的,可还是一位女子。】 【要知道当时李渊的势力可是也还刚起来,打着李渊的旗号?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乱世之中可不缺枭雄人物,如那王世充和窦建德等人。】 【可多数起义军尽被平阳昭公主招入麾下,又是因为什么?凭的又是什么?】 【能起义的首领,再怎么说,也必然是有所能力之辈,他们却甘愿听命于一个女子,并且在平阳昭公主的带领下,击退一波又一波前来攻打的隋军,势如破竹的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地方,这能说是巧合和幸运?】 历朝历代无数人下意识摇了摇头,当然不能。 这又怎么可能归功于巧合和幸运,恐怕是男子,都未必做得到如此! 【所以,单凭这些仅有的记载来看,平阳昭公主之能力,其在军事指挥上的天赋和胆略,以及能够和秦王李世民并肩作战的实力,我们是否能够猜测或笃定,这李唐的江山,平阳昭公主恐怕也居功甚伟!】 【可这样一位军事能力卓绝的公主,却在长安之战后,几乎销声匿迹,再一次传来的,却是她的死讯!】 【为何独独是作为女子的她,没有更多的记载事迹流传下来?】 【是平阳昭公主在战局稳定之后,就退居幕后?这可能吗?她甘心吗?】 【一个完全有能力,也不比男子差的女子,一个已经统领了七万多人队伍的女主帅,怎么就要突然退居幕后了?】 【所以,这若是平阳昭公主之意,于情于理都不合。】 【那么,只能是外界因素的迫使……】 隋末乱世。 听到这里,李娘蓦地攥紧了手。 随即无声扯了扯嘴角。 外界因素的迫使……如今她遭受的,岂不是同样的事情? 【究竟是什么外界因素?】 【让我们来看看于史书记载中,关于平阳昭公主以军礼去下葬时的情景——】 【平阳昭公主下葬时,及将葬,诏加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 【这是军礼规格,但有礼官和大臣反对,提意见说——“以礼,妇人无鼓吹。”】 【即女人下葬时用鼓吹与古礼制不合。】 【为什么不合?难道她没有在乱世之中出了力?难道她没有组建那超七万余人的队伍?难道她没有和李世民一起攻克长安?难道那山西的咽喉要道,不是她带领娘子军去驻守和防守?!】 【哦,是了,也是给出了答案——简简单单的“妇人”,以及“女人”二字,与古礼制不合,就能抹杀她的一切!!】 咔哒—— 武则天将手中的茶盏放于桌案上,无声讽笑。 妇人,女人……与古礼制不合,呵,何其可笑。 【何其可笑,以这种理由来阻止,好像一个女人的身份,就能让他们有理由去蔑视平阳昭公主所做的一切!】 【恐怕他们还以为理由正当,也理所应当。】 【可还是那句话,是非功过,自在人心,世道是会变的,历史总会留下痕迹,哪怕平阳昭公主的事迹仅此而已,可从其中,我们依旧能描画出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形象来!】 【而试图将其功劳掩埋之人,必遭人唾弃鄙夷。】 隋末乱世。 李元吉僵硬着脸色,梗着脖子,突然想到,今日他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