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21(1 / 1)

幕说朱祁镇复辟之后,对付有功之臣时,朱元璋就已经气得站了起来。 听到这里,怒气更是抑制不住! 瓦剌退走,焉能又不卷土重来之时? 土木堡之战本就死了那么多文武大臣,竟是还要诛杀流放罢免这么多国之栋梁?! 这哪里仅仅是荒谬愚蠢,简直是愚不可及!! 【北京保卫战,于谦等力挽天倾。】 【而其中大明没有北宋一样立国百年便被胡虏驱赶着南迁,力挽狂澜令金瓯无缺的中流砥柱便是于谦。】 【若无于谦力阻,则大明南迁之议便成定局,京师百姓,祖宗陵寝,将全都丢给了瓦剌人,就算日后得以收复,于国力,国威损失之大,亦是难以估量。】 【彼时皇长子朱见深尚在襁褓之中,而且并非正式册立的皇太子,更何况一个婴儿也根本没有办法去凝聚危城人心。】 【而当时可不止是朱祁钰,可别忘了还有其他诸王。】 【不是没有迎立贤王的声音,比如诸王中“最长且贤,众望颇属”的皇叔,襄王朱瞻墡。】 【但朱瞻墡若是真当立,则帝系转移便成了定局,并且这样一来,朱祁镇多半是不会被放回来了。】 【所以于谦提出的“立朱祁钰为帝,朱见深为太子”之议,既符合国难立长君的现实需求,又最大限度保证了宣宗一系的权益,使帝位不致落入旁支,对得起明宣宗朱瞻基当年的君臣之遇。】 明朝朱瞻基时期。 听到这里,朱瞻基看向于谦,眼眶不禁泛红。 紧接着,又听天幕继续说道—— 【而且当时瓦剌要放朱祁镇回来,已经当上皇帝的朱祁钰其实也颇有顾虑,也很不悦,毕竟当初将朱祁钰推上皇位的,是这些大臣,皇帝也是这些大臣让他当的,这时候前任皇帝回来,已经大权在握的朱祁钰自然不怎么情愿。】 【是于谦劝说其皇位已定,不会再更改,所以理当要尽快去接朱祁镇回来,朱祁钰这才派人出使瓦剌。】 到此,朱瞻基不由得深深吸了口气,才看着于谦开口道:“廷益,朕知你……” “朕知你一直都是好的。” 从听到“谋逆罪”三个字之后,于谦就低垂下了头,原本想要跪下请罪,却被朱瞻基制止住了。 到此时,听到朱瞻基如此说,于谦也不禁红了眼眶:“臣,不负君恩。” 明朝朱祁镇时期。 朱祁镇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具体说些什么。 他望向朝堂之上挺直站立的于谦,只觉得哑口无言。 【石亨……要为自己谋后路的石亨,原大同副将。 在“土木堡之战”中战败,单骑逃回,被贬官下狱,然而于谦认为,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而且战败的主要责任不在他,于是将其释放,并委任以京师总兵官的重任,统一指挥京师步兵部队。】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于谦,石亨在后来的北京保卫战中,才能有机会在对抗瓦剌之时立下大功。】 【但为了让这场“夺门之变”变得师出有名,于谦非死不可。】 【所以哪里是谋逆罪,于谦等诸人何罪之有?】 【竟是和岳飞一样,被冠以了“莫须有”的罪名!】 【然后,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 【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 【史载:天下冤之!】 【那天,连天都是阴的。】 秦王宫。 嬴政也是阴着一张脸,如此人才,竟又是这样的结局! 他大秦有多缺人,现在是越来越体现出来了。 人手短缺,严重不足,可那宋朝和明朝,竟还如此对待如此难得一见的能臣! 若是不稀罕,倒是把那些人才给他啊?! 真是气煞他也!可惜可叹! 【谋逆罪……遂溪的教谕吾豫说于谦的罪应该灭族,于谦所推荐的各文武大臣都应该处死,刑部坚持原判,这才停止,而后千户白琦又请求写上他的罪行,刻板印刷在全国公布。】 【所谓谋逆,应当是有所图谋,才要逆反。】 【可于谦,到抄家的时候,家里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财,只有正屋关锁得严严实实。 结果打开来看,竟是只有朱祁钰赐给的蟒袍,剑器!】 【他谋逆什么?他图的什么?】 【自从土木堡之变以后,于谦发誓不和敌人共生存,经常住在值班的地方不回家。】 【朱祁钰派太监兴安,舒良轮流前往去探望,在听说他的衣服用具过于简单之后,便下诏令宫中造了赐给他,所赐东西甚至连醋菜都有,又亲自到万岁山,砍竹取汁赐给他。】 【当时有人说明代宗太过宠爱于谦,可就像太监兴安等说的那样——“于谦日夜为国分忧,不问家产,如果他去了,让朝廷到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人?”】 【而就算朱祁钰如此“宠信”于谦,可到抄家之时,于谦却是家无余财,连曹吉祥部下,一个叫朵儿的指挥,都在于谦死后,为其恸哭,还把酒泼在于谦死的地方,哪怕曹吉祥发怒,鞭打他,第二天也仍是照样泼酒在地表示祭奠。】 【天下百姓都认为于谦是冤枉的!】 “家无余财……” 朱棣一张脸铁青又难看,听到此,更是悲痛又哀叹不已,如此大臣,如此肱骨能臣! 朱祁镇……你怎么对得起?! 【我们都学过于谦所作诗篇《石灰吟》,而这首诗,据说于谦才十二岁之时所作,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而于谦之后的人生,也确实如此诗一样——为官廉洁正直,铁面无私,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们爱戴。】 【他是百姓的“于青天”,是明代有名的清官。】 【可于谦最后得到的是什么?是冤狱!】 【竟是这首他十二岁所作诗篇完完全全表达出来的——】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这一生,的确做到了清清白白,可却怎能料到,是那高高在上的帝王,是那搬弄权势的奸臣,非要凭白往他身上破脏污,只为满足自身之利益与苟且!!何其可耻,何其可恨!】 明朝朱祁钰时期。 景泰五年,朱祁钰已是眼眶通红的望着于谦。 朕的于少保……QAQ 他真的哭死。 而后又望向其他大臣,如石亨那等人,已是被控制住。 王文甚至还叫了太医过来。 朱祁钰擦了擦通红的眼眶,一时心情复杂,甚至终有内心稍定的感觉——这不是为了坐稳帝位,而是这些大臣们…… 他们是否更加对他“归心认可”了? 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