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宗弼不由得咬紧牙关,最后遥望一眼天幕,不得不恨声道:“——退!!!” 【南宋,宋朝。】 【到最后灭亡之际,宋朝也算是“有骨气”了一回。】 【不过有趣的是,这有骨气的后代不是赵光义的,而是赵匡胤的。】 赵匡胤倏然一怔,竟是反应不及。 而赵光义…… 他特么真的想哭了!! 【是从赵构之后——】 【赵构起先是有子嗣的,不过子嗣夭折,而他后来不能人道,自然也就没有了孩子。】 “咳……” 刘彻不禁低咳了声——天幕,可真是什么都往外说啊。 【关于赵构不能人道,生育障碍的记载,其实也挺丢脸的——】 【说是金兵奔袭扬州,攻陷天长,前锋距离扬州城仅有数十里,然后一天深夜,赵构正与一位宫女作乐,突然宫外大呼“金兵渡江了”,于是赵构慌忙带领少数随从乘马出城,急驰至瓜洲渡江逃跑……】 【而就是这一次突如其来的惊吓,使得赵构从此患上了严重的生育障碍,也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已经被囚禁在行宫中的赵构:“……” 天幕!! 他已是囫囵之身,没想到竟还能有更难堪的时刻! 【赵构不是重点,重点是赵构不能生育,就只能从皇室中挑选别人来继承皇位。】 【也是由此,赵家的皇位就又回到了赵匡胤的后代手中。】 【而最后那悲壮的崖山海战,赵匡胤的后代——才年仅八岁的小皇帝也在其中。】 赵匡胤骤然屏住了呼吸—— 八岁……才八岁的孩子。 【崖山海战,那是南宋与蒙古最后的海上决战。】 【于崖山之下,那浩荡的银洲湖水从这里出海。】 【而南宋最后一个年仅八岁的小皇帝,和其大臣军队再次一路往南,从浙江又逃到了广东,仿佛只要南边还有退路,宋朝的国祚就可以再次延续下去,可是……广东已经是最南面了,他们已经无路可走了……】 【大宋,也真的就此到头了。】 【于是,这最后一次决战,大臣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跳海殉国,南宋十万军民也同样为国捐躯,跳海自尽,七日过后,尸体浮出海面,竟有十余万人……】 赵匡胤骤然嗬了一声——十万余人…… 十万余人尽皆跳海自尽!! 赵匡胤的眼眶瞬间就红了,不禁淌下泪来,这是……十万军民啊! 【崖山海战,何其悲壮。】 【宋朝的骨气,到最后竟是以此彰显,又是何其悲哀可叹!!】 【外在力量的强大,从来都不是根本。】 【压垮己身的,不是外在火力的冲击,而是自己毁了那些支撑己身的脊梁与铁骨啊!】 【所以于汉,没有火药之能,却也能成就“强汉”之称!】 【可是于宋,到最后却只能再次一路向南,可这已然是退无可退之局——】 【所以纵有万般悲壮,也只能哀于命运流转……】 听着这最后一段话,众人尽是一声叹息。 嬴政摩挲着手指,思考也良多。 他如何不懂天幕所要表达告诫的—— 哪怕研制出火药来,也不该过多依赖,狂妄自大。 这火药之威力的确强大,可就像那宋朝,如果自身强大不起来,最终也只能是可恨可叹之过往,哀叹可悲之结局! 所谓民心与民意,民族的脊梁与铁骨…… 嬴政叹息一声,摇了摇头,任重而道远啊。 现阶段,秦朝还在“收拢人心”之阶段,而他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但那又如何! 既然他能统一六国,自然也能统一民心! 为君为帝,自他起,千古一帝他要之,盛世之君他也要!! 而能助他的,除了要继续网罗有才之人,更重要的是——天幕! 嬴政不禁再次抬起头,遥望注视着天幕,不过这时候天幕又再说“结束语”了。 【——这期视频又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 之后,天幕又回到最初的状态,而眼前…… 嬴政心思一动,对了! 他倒是差点忘了一件事—— 他的身体! 究竟要如何才能养生长寿?! 第43章 尽忠报国 过渡章,有现代,也有岳飞…… 简半夕在公司“被逼”辞职,正在申请劳动仲裁。 只是“丢掉工作”这件事,她还没告诉家里。 如今她一个人在外住合租房,还有存款可以坚持。 不想回家,这种事也不可能过多麻烦身边朋友,所以在工作上遭遇的一切,只能自己咬牙坚持渡过。 说起来,“被逼”辞职的原因实在是有些好笑。 比如什么她不适合公司企业文化理念。 不团结——不愿意一直帮上司拿快递拿外卖。 不友好——不愿意帮领导做PPT以及每日工作汇报。 还有什么性格不开朗不合群——团建的时候,好多人都在各种吹主管的新车新衣服,就她跟个木头一样,话也不会说。 最重要的是,她在公司已经工作两年,最近又恰逢应届生毕业,来应聘的人不缺,可是岗位有限——就那种培训一下,谁都能上的岗位……虽然应届生辞职几率较高,但架不住给的基础工资低。 这样一来,对比好几年都“没有建树”,还要涨工资的老员工,性价比简直不要太高。 于是综上,选来选去,简半夕成了炮灰。 她是有点逆来顺受的脾气的。 不然也不会毕业后,在公司一干就是两年。 从小县城到大城市,找工作不容易。 打拼也不容易。 加上家里人一直说找到一个工作就好好干,不要总想着辞职,没定性也不稳定,所以简半夕一直“忍”到了现在。 可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气。 去谈话的时候,被这样无端指责,甚至是可笑的理由辞退,她拒绝接受。 所以简半夕难得硬气起来一回,倒是惊讶住了许多人。 有支持她的,也有劝她的,说闹太难看对她不好。 因为要是还想在一个圈子里混,那真的得掂量掂量。 毕竟那些老总们之间基本上都是互相认识的。 圈子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 可能大公司的老总不会管这种事。 但是像这种小公司,一个眼熟认识的老员工辞职了,去到另一个公司,前面在哪家公司工作,资料都一目了然。 那怎么辞职的,为什么辞职,人力那边必然会关心一下,然后上报。 等老总们聚会交流,没准儿还会再聊一两句。 比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