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69(1 / 1)

重重敲击了两下。 最为耻辱……付出更为严重代价的阶段……? 竟是才到?! 【这是我们重点要说的阶段。】 【大概是变法不成,北宋的气数真的要尽了吧。】 “北……北宋的气数……” 赵匡胤只觉得嗓子犹如被什么塞住,太阳穴突突的跳,眼前竟阵阵发黑。 这到底……又发生了什么事…… 什么叫北宋气数要尽? 第36章 人麻了 赵佶他聪明体贴乖巧伶俐有木有…… 【说起来,司马光也没得意多长时间,他主政之后,没几年就去世了。】 【然后紧接着,新旧两党就开始轮番主导朝廷。】 【另外王安石变法虽然激进,而且新法主持没几年就被废下线,但也是真的确实将大宋的军事实力提高了不少。】 【才几年的功夫而已,可见新法的确卓有成效,可惜就是没能继续下去。】 【大概宋朝真的天命如此?不止是大怂,也是真衰啊。】 赵顼咬紧牙关,与堂下一直沉默不语的王安石对上视线。 新法……必须要坚持下去! 可是……激进? 那新法之中过于激进之处…… 【新法图强,旧法求稳。】 【高太后垂帘听政,废除新法,但其管理之下,这个时期的宋朝社会还是稳定且繁荣的。】 【可宋朝社会的稳定繁荣,就像是一颗大金蛋,确实发光发彩,但这蛋,它壳脆啊,内里再丰富,没有能保护自己的能力,那只要遭受一丁点波动,就会有风吹蛋蛋碎的可能啊,所以这不就是“完蛋”了嘛。】 “咳咳……” 刘彻以拳抵唇忍住笑:“这‘完蛋’一词倒是形容得贴切。” 就是不知道这宋朝究竟会怎么“完蛋”? 【之前提到过,宋神宗赵顼命不长,只活到38岁,但是,他生的儿子多啊。】 【首先,在宋神宗赵顼之后,继位的是宋神宗第六子赵煦,其原名为赵佣,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才十岁,同年继位,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高太后临朝听政。】 【尽管高太后垂帘听政之下,宋朝社会还是稳定且繁荣的,但高太后信用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进行“元祐更化”,并对刚即位的宋哲宗赵煦严加钳制,冷落宋哲宗赵煦,结果引发严重的新旧党争,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一直到元祐八年,即公元1093年,在宋哲宗继位后的第八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赵煦才开始亲政。】 第八年,还是在那位高太后去世之后…… 嬴政摇了摇头,可见这宋哲宗继位之后,所受掣肘确实颇多。 恐怕等他亲政之后,必然有所反弹才是。 果不其然,就听天幕继续开口道—— 【宋哲宗赵煦在亲政过程中,开始贬斥旧党,信用新党,由此开启“绍圣绍述”——】 【即以“绍述”继承神宗成法为名,于次年改年号叫“绍圣”,在此期间,神宗时期的新法逐一恢复,反变法派被贬官流放,于是史称这一时期为“绍圣绍述”。】 【在终于亲政之后,宋哲宗赵煦逐渐重用章惇,曾布等革新派,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得国势再次有所起色。】 【而在绍述后,执政的新党在军事上对西夏再采取强硬政策——】 【一方面在沿边诸路构筑了一道长达千余里的防御工事,一方面在重开的战事中打退了西夏的进犯。】 【元符元年,即公元1098年的第二次平夏城之役,宋军击败西夏三十万敌军,这是宋朝和西夏历来战争中少有的大捷,从而迫使西夏主动求和,宋夏新疆界确立。】 【这前后一共两次的平夏城之役,最终使得西夏得以臣服。】 【其后《宋史》也评说道——“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屡请命乞和,哲宗亦为之寝兵,楶立边功,为西方最。”】 【这足以标志着宋哲宗赵煦一朝在外交和军事上的成就。】 【而除此之外,在军事上,宋哲宗还重启河湟之役,最终收取了青唐地区。】 【总而言之,整体上客观而论,和宋神宗赵顼一样,宋哲宗赵煦也的确是宋朝历史上少有的,拿得出手的皇帝之一。】 大概是从一开始停下来的后遗症……哪怕是听到这里,赵匡胤的心也一直悬着,没能放下来。 可这宋哲宗赵煦,怎么听,怎么看,确实是个拿得出手的皇帝啊,连天幕都这么说,怎么到最后,宋朝还是气数将尽?赵匡胤心下惴惴不安,又突然想起之前天幕所说的“衰”,难道—— 【宋哲宗和他爹宋神宗一样,相比于其他宋朝皇帝,拿得出手是拿得出手,但是他早死这一点,比他爹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宋神宗38岁去世,宋哲宗更早,才二十五岁就病逝了。】 【所以说,赵光义的血脉是不是真的有毒,能有点作为的皇帝都早死,还一个比一个死的早。】 【也不知道是宋朝命中带衰,还是赵光义命中带衰,甚至一直影响到后代之中。】 赵光义…… 赵光义听着自己都怀疑自己了,他这是不是报应啊?难道真的是所谓的报应??? 高位上的赵匡胤已经头晕目眩的捂住了脑袋,他就知道……他就知道!!! 果然他就不该抱以期待吗…… 两次!两次宋朝有可能起来的机会! 结果两任皇帝竟都是早死的命……这就好像眼前给你吊着根胡萝卜,可不是驴不愿意走,而是压根就没驴可走! 他现在连骂赵光义的心情都没有了,只剩满怀的痛心啊,揪心啊!! 抓心挠肺的,甚至想捶胸顿足…… 唐朝李世民时期。 “这宋朝皇帝……” 李世民也是很无言,这宋朝皇帝之中,怎么偏偏有作为的两个竟然都是早死? 难道当真是这宋朝命中带衰?还是那赵光义的血脉…… 李世民摇了摇头,想不出究竟缘何如此,只能叹息一声,暗道了一声可惜。 【说起来,宋哲宗赵煦的身体一直很糟糕,少年时便有咯血等宿疾,再加上他所宠爱的刘氏,其一子一女接连夭折和暴病去世,这给宋哲宗赵煦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也由此加重了他的病情。】 【另外宋哲宗后期还磕了许多丹药,这无疑会造成丹药中毒,从而导致病情反复,不断加重。】 【而除此之外,史籍资料中对于宋哲宗病情的猜测,除了磕丹药加重病情这点外,还猜测他是纵欲过度,以及有肺部和肠胃的问题等,还有就是,宋朝的宫廷之中,极其喜欢用重金属汞来对建筑进行装饰,这也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